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大漠风云 > 第34章 大明宫李远旧疾,廿八山淑芬遇险

第34章 大明宫李远旧疾,廿八山淑芬遇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只是当时战事紧急,无法派人查证。”李远吁了一口气,“没有实证我做不来什么,魏敢当却不是如此。他胆大心细,身手又好,想着法子替父亲报了仇。”

“就是因为这个?”

“嗯,魏敢当当时杀了不少和父亲不睦的领军将领,要不然大哥也带不了定远军。”李远目光幽深,凝视着案桌上的烛火,两簇火苗在他眼睛里跳跃:“京娘,这位置不该我来坐。大哥坐得,二哥坐得,魏敢当也坐得,唯独我坐不得。”

“你啊,放他们过几天安生日子吧。”赵京娘站了起来,英国公回京就交了军职,这些年年年请御医,吃不好睡不稳,旧伤时不时复发,冬日只能静养。魏敢当自从离开京城,这么多年没有来过北地,这里对他来说是伤心地,更不要说还有很多仇人。

“你说等她回来,我放她去定远军好不好?”

“你是怎么想的?”

“我已经安排人将定远军从上到下捋了一边,旧年跟着父亲和大哥一起打仗的去得差不多了。”李远捂着嘴咳嗽了两声,“那刘先是漏网之鱼,我想她去把定远军军权收回来。”

赵京娘看了他两眼:“我不信。”

“娘娘,御医到了。”——门外陈尚书的声音响起。

李远当年在狱中清苦太过,小小年纪得了肺病,狱中没有好药,留下了旧疾,登基后又一直劳心劳力,肺疾一直没能痊愈,每年秋冬犯病不说,心绪波动太大这气就喘不过来气,如今朝政大半依赖赵京娘处理。

金华山凌云书院

谢山长看着一封又一封送来的喜报,今春秀才试已过去一个多月,各地考中秀才的学子家人纷纷送了信来,江南府有,川江府有,甚至遥远的漳州府都有。

谢大爷拿起一张:“父亲,你看,这是青州裴家,裴家可是大族,他家二郎何时来的书院?”

“你有所不知。”谢山长捻须微笑,“年后来了好几个世家大族的子弟,我专与他们开了一个班,花了三个月时间补习这破题应试技巧。这些家族子弟读书本就不少,只是缺少点拨,经过一个月训练做出来的文章已经和以往大有不同,我就知道他们此科是必中的。”

谢大爷继续翻阅信笺,“漳州胡家,这是哪一个?”

“这个最为重要,”谢山长拿过书信,“这是漳州水军胡将军家的族人。”

“漳州水军,胡家,”谢大爷兴奋地两眼通红:“父亲说的可是伏波将军?”

谢山长点点头,漳州府靠海,海盗横行,朝廷花了大力气组建水军,前后十余年,终于在建元十五年肃清匪患。胡将军得封伏波将军,还在漳州建立海关,与海外通商,漳州百姓多渔民船民,出海打鱼的多,出海经商的更多,胡家在漳州是最炙手可热的家族。

“这胡家怎么转向科考?”谢大爷正要大笑,突然意识到不对。

“胡家族人那么多,也不能每个都去做水兵。”谢山长看了一眼名字,“大正朝那个皇帝不许官员家人经商,这是胡家本族近亲,不当兵不经商,难不成你以为他会想当一个普通老百姓?”

“大正朝那个皇帝什么都好,就是待朝中官员太苛刻,这位置不怪他做不长。”谢大爷坐了下来:“千里当官只为财!皇帝老儿发多少俸禄都是假的,最重要还是得让手下人有油水可拿。”

大正朝以武定国,李远吸取前朝教训,高薪养廉,官员俸禄一加再加,只一条官员及家眷不得经商,举子免税田亩俱无,只和秀才一样有米粮可领。那李远也是精明,取消了金银流通,专设一货币局,铜子银元金元特制,那金元银元看起来亮闪闪可当旧年一两金子一两银子来花用,实际上里面不足半钱金子银子,全是合金。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