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知道女儿是在意自己,连忙解释道:“这些都是早几个月都做了的,最近都没动了,只你与玉娘的早做好了,你哥哥他们的我跟你爹爹说好了,过几日请巷子里的何嫂子帮着缝。”
辛月听了这才作罢,背着包裹牵着郭玉娘去自己屋里。
经过院里见行李都搬下来了,毛驴身上拉的板车也卸了下来,被栓在柴房门口正吃着草料,一边吃一边噗噗的放着屁,还往下掉驴粪蛋子。
辛月长这么大都没见过活的毛驴,更没见过眼下这般场景,不禁放慢了步子停在旁边好奇的打量。
表妹郭玉娘见她感兴趣,凑到她耳边悄悄说:“表姐,你想不想骑驴?阿公这只毛驴可听话啦,只要喂它胡萝卜,它就愿意驮着我们玩!”
辛月闻言很是心动,她小时候爷爷家养了一只大黑狗,她便总是幻想骑上去学着电视里的将军一样冲锋打仗。
可惜那只叫做黑豹的狗并不愿意陪小孩玩,每每见她凑过去便用大脑袋把她頂开,还龇牙咧嘴的吓唬她。
辛月便也学着郭玉娘一般凑在她耳边轻轻说:“好呀,待会试完衣服我去灶房拿一根胡萝卜,咱俩轮流骑。”
“好。”郭玉娘听了便抿着嘴偷笑,自觉跟表姐有了共同的小秘密亲近了不少,被辛月牵着的小手都放松了些许。
辛长平和辛盛父子俩忙着归置老家给的年货。
里头有米面、粉条,榨的豆油、香油,一些木耳、干蘑菇等山货。
还有好些腌制的腊鸡、腊鸭、腊鱼、腊肉。
辛月大概瞧了一眼没见着腊肠,心里怀疑这边的人不会做这个,她倒是挺爱吃的,以前点外卖时常点腊味煲仔饭,攒了好些小砂锅呢!
辛长平见辛月背着个小包裹牵着郭玉娘从正房里出来,便猜到是怎么回事,喊胡大娘说:“胡嫂子,把家里的火盆找出来装些烧透的柴火放到月娘屋里。”
“嗳,今早便找出来了,怕少爷在家抄书写字冻手,放在少爷屋里烧了一天了。”胡大娘从灶间出来应了一声,便去了辛盛的屋里挪火盆。
辛长平便十分欣慰的看着儿子夸赞道:“我儿这般用功,放假了在家也和在书院一般勤勉。”
辛盛听闻有些羞涩,少年人嘛,干了好事便会急于向家人求认可。
只是面上又要装着不甚在意的样子说:“书院先生说儿的字写得好,正好明年书院招新生,需要抄录些书本,便让儿冬假在家抄十余套便抵了明年的束脩。”
“好!好!好!我儿比为父能干,将来定然能超越为父,在科举上更进一步!”辛长平听了果然更是高兴。
他当年在书院求学,课业都只是中不溜儿,可从来没有这等受先生重视的待遇。
现如今他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心中的骄傲比自己当初考上秀才还要更甚。
辛月这两日见辛盛在自己面前都是装出一副沉稳的好兄长样,现在在爹爹面前偏又露出了些孩子气,也不禁起了逗弄他的心思。
在一边起哄道:“我哥哥这般聪明,将来可是要考进士做状元的,我日后可要当进士老爷的妹妹啦!”
直把个脸皮薄的少年夸得脸红似血,连连作揖告饶,还跑去捂住说大话的妹妹的嘴。
看得大家都开心的笑了起来,这个低沉了月余的院子,终于一扫沉闷之气。
胡大娘给火盆里填上新柴,又帮着关好窗户,问:“表小姐穿衣可需要我帮忙?”
郭玉娘怕生胆子小,哪里愿意让这个第一次见的粗壮大娘帮她穿衣服,连连摇头,只捏紧了辛月的手偎着她。
辛月便说:“我会帮玉娘穿好的,胡大娘便放心吧,您帮姑母做完晚食便早些归家去,天色看着要不好,免得小满在家担心。”
“好。”胡大娘闻言便退出去帮着关好了屋门。
这包裹里的衣衫除了冬日的,还有些薄的春衫,辛月也怕郭玉娘年纪小,穿脱得慢待会受凉折腾得病了。
便不让郭玉娘自己动手,只让她脱了最外边的袄子,也不让她脱了里边的衣服,只把衣衫往上套。
大概估量一下余量就知道哪些穿着会合身,哪些得放一放,把需要修改的分开放着就去找宋氏交任务了。
郭玉娘没再跟着辛月去正房,自己跑到灶间便腻在她娘亲身边,偷偷跟娘亲说悄悄话:“娘亲,大舅家也挺好的。”
辛姑母揉揉女儿的脑袋,笑了笑说道:“这下不害怕了吧,你表姐性子好,跟郭家那几个姐姐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