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这些工具我帮你修理,你先去做鱼吧,咱们家小安已经馋的流了满地的口水了。”周薇薇不想沈氏沉浸在过去的悲伤中,于是便转移话题开口说道。
“也好。”沈氏抹了一把脸上的眼泪,然后看着眼巴巴的盯着小鱼的小儿子,笑眯眯的回道。
说做就做,沈氏手脚麻利地拿起穿着鱼的棍子,开始仔细的处理起来。
她先用刀刮去鱼鳞,剖开鱼腹,取出内脏,挨个清洗干净。紧接着将周薇薇挖的那些野菜洗净,取出一部分切成段备用。
沈氏从旁边的瓦罐里挖了一点点的荤油放进锅中,瞅了瞅身旁眼巴巴瞅着自己的小儿子,咬了咬牙,又往里边添了一点儿荤油,这个奢侈的动作,让一向节俭的沈氏十分心疼。
等油热了,她将这些小鱼轻轻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随后,她加入几片姜和葱段,倒入适量的清水以及粗盐,盖上锅盖,用小火慢慢炖煮。
没过多久,锅里传来“咕嘟咕嘟”的声音,鱼汤的香味渐渐飘了出来。
沈氏掀开锅盖,撒了一把野菜进去。鱼汤渐渐变得浓白,香气四溢,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沈氏想了想,拿出一个粗瓷大碗装满鱼汤,然后装了好几块鱼肉,这才对着院子里忙乎的周薇薇吩咐道:
“小薇,今儿个你王婶子借了咱家一捧小米,这是恩情,正好咱们家炖了鱼汤,你把这些给他们家送过去,也算是还了一点儿人情。”
周薇薇不是个小气的人,听见这话,当即点头同意。
鱼汤送过去的时候,王婶子一家正在吃饭,见她端来鱼汤,众人惊喜不已。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王婶子接过碗,笑得合不拢嘴,“你们家炖的鱼汤可真香,老远就闻到了。”
王婶子的丈夫和孩子们也凑过来,闻了闻鱼汤的香味,纷纷夸赞,“真香!谢谢薇薇/小薇姐!”
周薇薇笑着摆摆手,“不用谢,今天多亏了婶子借的小米,这鱼汤就当是谢礼了。”
与此同时,周家隔壁的牲口棚里,一个瘦弱的少年从噩梦中惊醒。他揉了揉眼睛,鼻子动了动,嗅到了空气中飘来的鱼汤香味。
“好香……”他低声喃喃,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
少年蜷缩在干草堆上,听着不远处周薇薇和王婶子的对话,眼神有些无神。
等周薇薇回家后,他艰难地爬起来,走到井边,打了一桶水,咕咚咕咚喝了个水饱。
回到牲口棚,他躺在干草上,捂着依旧饥饿的肚子,缓缓闭上了眼睛。鱼汤的香味似乎还在鼻尖萦绕,但他知道,那不属于自己。
少年望着自家的屋子,他双拳死死的握住,眼睛中带着一丝浓烈的恨意,“早晚有一天,我要把属于我的东西拿回来。”
晚饭时,周家一家三口围坐在桌边,每人面前都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鱼汤。周薇薇端起碗,轻轻吹了吹,喝了一口汤,顿时觉得鲜美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
“真好喝!”她忍不住赞叹道。
沈氏笑眯眯地看着她,又给周佑安夹了一块鱼肉,“小安,你也多吃点,正长身体呢。”
周佑安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汤,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娘,姐姐,这鱼汤真香,真希望以后每天都有鱼汤喝!”
“想喝鱼汤啊,那行,以后姐姐多上山,保准能给你抓到鱼吃。”周薇薇看着高兴的眼睛都眯起来的幼弟,笑呵呵的捏了一下他的脸颊说道。
一家人其乐融融,鱼汤的鲜美和野菜的清香交织在一起,让这顿简单的晚饭变得格外温馨。
接下来连续几天,周薇薇有时间的话,就往山上跑。
托空间灵泉水的福,她时不时的能抓到一些小鱼小虾之类的东西,拿回家充饥,才总算是没有饿死,但饥饿的感觉始终伴随着周薇薇的每一天每一刻。
很快到了春耕的时候,村子里所有人,家家户户,只要能动的全都到了地里去耕地。
俗话说,春耕深一寸,顶上一遍粪,可想而知,耕地对于粮食产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