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这家人.......他看扫了眼元香家里的环境,说句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也不为过。
不过......他顺着元香指的方向看过去,哎?这背篓里的......不正是薯蓣么?而且这背篓里的薯蓣块茎大,一看就是已经长了好几年才被挖出来的。
许大夫眼神亮了亮,要知道这薯蓣可不易得,药用价值大,无论是脾阳亏、胃阴虚、补肾精,都是对症的良药,有了这味药隔壁村的林屠户的病症说不定会有好转。
他从地上的背篓里仔仔细细地瞧了这薯蓣,品相极好,就是县城的药房里都是难得一见的,他朝着元香道:“这位小娘子,不知这薯蓣可否卖给我?”
“啊?”元香还忐忑着不知道能不能赊账呢,突然听这许大夫这么说,一下子有点懵,“我家姓宋,许大夫叫我元香就好。”
许大夫又询问道:“宋姑娘,这薯蓣本就难得,最近我问了行脚商几次都不可得,县城药房的价格我是知道的,我按药房的价格给你,怎么样?”
元香心想,原来这里把山药叫薯蓣啊,她原本正愁着要是这地方的人不认识这东西可怎么办?现下有识货的人那可太好了,自己去县城药房卖这东西的话费时又费力,卖给许大夫的话倒是确实省事。
最重要的,她现在确实急需一笔钱,这家里缺都缺,啥都要用钱买。
元香点头,爽快道:“行,就按许大夫说的来。”她也不怕许大夫在这野山药的价格上框她,就直觉他不是这种人,而且他就在许家村,知根知底的,真被框了以后找他就是。
最后这堆山药称了九斤半,徐大夫出四十文一斤,元香付了诊金,最后她手里还剩下三百文左右。
这次交易双方都很满意。
二果跟三喜更是高兴极了,他俩都好久没见过铜板了,有了这些钱就可以换粮食,二果知道以前在他们老家一斗稻谷要五十文钱,三百文可以换六斗稻谷,这些稻谷可以放满以前家里的一个小缸,一个小缸的口粮够他们三个人吃好久了。
“姐,明天我跟你再去挖这个土疙瘩!”二果觉得他挖大半天的地是一点都不累了,腰也不酸胳膊也不疼了,他还可以继续挖!
“我也去,我也去!”三喜抱着元香的胳膊使劲地晃,就怕她再把自己留在家里。
元香好笑地摇摇头,“你们没听许大夫说么?这薯蓣本就是十分罕见的,我们今天能挖到是因为运气好,下次再有这运气可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见这俩孩子听完元香的话情绪瞬间低落下去了,她只好安慰道:“行了,山里那么大,咱们肯定能找到其他好东西的,走,这篓子里还剩一点薯蓣的边角料,咱们今晚就吃这个吧。”
“药材也能吃吗?”
“能啊,可香可软了呢。”
背篓底下剩的野山药是挖的时候不小心断裂的边边角角,元香没好意思把这些碎料也卖钱给许大夫,正好今晚自家吃掉。
山药削皮后蒸熟,加一点盐巴还有蒸熟的野菜,最后一同碾成泥。
二果和三喜是第一次吃这东西,野生的山药口感绵糯甜香,好滑好嫩好软啊,他俩觉得这东西比米饭还好吃!
元香尝试着给躺着的这人喂点山药泥,现代社会人昏迷着可以输营养液,但在这里除了喝药她也没什么有营养的东西给他补,就怕他在睡梦中给饿死了。
她在山药泥里混多了一些水,搅拌均匀后再慢慢喂进去,然后等了一会儿,发现男人喉咙处开始动了,慢慢地吃的顺利地给咽了下去。
元香很高兴,能吃得下去东西说明还有求生的欲望吧,等把这稀薄的山药泥喝完,给他垫了肚子,那边熬着的药也差不多好了,一边喂药元香一边发愁,这人要是真成了植物人可咋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