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仿佛被惊醒,猛地抬起头,她下意识地皱了皱眉。要不要和杜聿明商量?他是这里的最高长官,也是政治老手……但他跟魏将军利益是否一致呢?不完全。
而波德诺从维护美国利益的角度出发,更加不能算有错,那也是魏德迈的核心关切之一——但是再爱国,也不能爱得前途都不要了——因此,魏德迈必须比波德诺更爱国、做的事情对美国更有利。
那么话就绕回来了,该不该跟杜聿明商量呢?
连轴转了一整天的林安感觉脑子里越来越糊涂。
最终,她决定赌一把,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当作魏德迈的意思——
“魏将军的意思是,要彻查。”林安开始“转述”,语调平稳,仿佛只是在复述命令,“整个驻印军的账目、库存、空额,都要查清楚。但,他不会公布,也不会上报。”
说到这林安开始冒冷汗,这话她自己都不信,为什么不上报?美国人为什么要浪费美国纳税人的钱?
她紧急往回找补,“而是要尽快向重庆要求补足缺额、尽快形成战斗力;二是账目和流程都做完整,对国会、甚至波德诺都有交代。”嗯,这样说就对了。
不上报,是因为重点在于最后的成果上,过程的“小插曲”只能是小插曲。
不查也说不过去,来个“火烧钦差”、“帐房失火”更是假的离谱,对战斗力也不利。
她在办公室走了几步,思路越来越清晰,“这件事的主题,必须是丧事喜办。但是喜办不是乱办,自家的事情自家清楚,要尽快补全,不给外人抓住把柄才行。”
她看向杜聿明,“总司令认为呢?”
杜聿明抬眼看了看林安,嘴角忽然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这笑容没什么温度,却看得林安心里莫名一紧,有点发毛。
但她迅速定下神来,暗忖:自己这番话,虽然大胆,但细究起来,其核心利益与杜聿明、与驻印军高度重合,他没有理由反对才是。这么一想,她不由得又挺直了些腰杆。
“我知道了。”他淡淡地说。
屋子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林安感觉越来越困。杜聿明不紧不慢地摸出一支香烟,“咔哒”一声点燃,青白色的烟雾缭绕而上,看那架势,像是准备促膝长谈。林安感觉简直有点崩溃。
杜聿明深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然后坐了下来,姿态很是随意,仿佛只是闲聊家常般开口道:“中国人贪……这不稀奇。” 他顿了顿,烟雾后的眼神变得有些悠远,“可你想过没有……英国人贪不贪呢?美国人,他们又贪不贪呢?”
这声音不高,甚至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却像一道惊雷,瞬间劈开了林安混沌的脑海!
林安霍然起身,几乎不敢相信他在暗示什么。一个念头像闪电般击中了她!之前所有的疲惫、困顿、纠结在这一刻似乎都被这道光照亮、驱散了!
“高!” 她脱口而出,兴奋得以拳击掌,“高!高啊!”
她的困意几乎一扫而空,英国人何止是贪、就差明抢了!而美国人……南北战争贪、一次大战贪、海湾战争贪、乌克兰战争也贪,没可能二次大战就不贪了啊!
她一屁股坐下来,嘿嘿直乐。一份真正的公平的、公正的、全覆盖的报告!覆盖了所有盟军,还能说不全面、不透彻、不够有掌控力么?美国纳税人的钱,可不只是中国人在败呀,凭什么只查中国呢?都怪自己意林看太多,差点又走到“丑陋的中国人”的思路上去了。
最差,也能把水搅浑。既展示了魏德迈的掌控力,又能敲打美军CBI内部势力、还能把中国摘出去。不好做,但并非做不成,而且做成了的话,比她的“彻查驻印军”的方案在政治上要高明多了。
她忍不住真心实意地说,“杜总司令,我真是差的太远了、差的太远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啊。”
杜聿明看着她那副被点通后、几乎要燃烧起来的样子,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思路活络是好事,稚嫩也未必就是坏事。” 他弹了弹烟灰,慢悠悠地补了一句,“至少证明,你的血还是热的,还没被官场油子那套东西彻底浸透。”
这话里的深意,林安此刻却完全没心思去体会。
她正沉浸在兴奋中,立刻又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兴奋地踱步:“我差点忘了,魏将军同意让我去港口派兵的。我这就派二十个人去港口蹲着。至于美方就更方便了,我从港口开始控制,本来就抢了很多中间运输的人的工作。”
杜聿明脸上的笑容渐渐隐去了,神色在烟雾里晦暗不明。片刻后,他轻轻叹了口气,说,“先休息吧。明天还有硬仗要打。”
林安看向他的眼神已经全是崇拜了,她兴奋地说,“是,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