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采纳卢杞的建议,用重赏激励将士远征参战,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德宗诏命泾源节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将士奔赴数千里外,东去江陵、襄阳与叛军作战,言明有重金奖赏。五千将士出发时,各自带领着兄弟姊妹,准备到京城领取奖赏,自己可以轻装上阵,视死如归。当这些怀揣着发财之梦的官兵,开进京郊停留时,德宗派出宦官吐突承璀等官员们,却用粗茶淡饭、残羹冷炙让将士享用,自然引起了众人的不满和怨恨。
“皇宫内金银财宝堆积如山,朝廷中山珍海味到处抛洒,却让咱们来吃这些猪狗用的食物。大家反正都是为了发财去拼命,不如杀进皇宫夺来财物各自回乡罢了”。
在别有用心者的鼓动下,而那些原本就是穷苦身份的将士也有这样想法,一声呐喊,大军真的就直接向不远处的大明宫冲去。此时长安城守军本来不多,这些暴动将士很容易攻破。又是宦官吐突承璀和卢杞一帮人,急忙簇拥着德宗李适逃出了长安,退守京都西北角的奉天。
把皇帝吓走了,也把皇宫洗劫一空,又将不少的皇家人员给予绞杀,那以后该怎么办呢?姚令言面对眼前的“烫手山芋”,也是抓狂起来。好在有身边人醍醐灌顶:“何不请出原来的老首长朱泚大人,主持局面呢?”
此时已经顺应德宗心思的朱泚,赋闲在家。就这样他半推半就、稀里糊涂坐上了大明宫皇位,并立国号为“大秦”。原来的唐朝官员,不得已转变成了大秦的“伪”官。
都是为了生计,活着才是硬道理。
自然给朱皇帝道贺的有之,沉默的有之,反抗而死的也有之。而身为一个诗家和文艺工作者的李季兰,对这位知交颇深的朋友,没有道贺也不会反抗,而是用一首诗句“闻道乾坤再含育,生灵何处不逍遥”,进行了明确规劝提醒:要以天下为重,以苍生福祉为重。
在经过近一年的所谓“勤王”、“靖难”内战后,在韦皋等众将士浴血奋战中,朱泚叛军被消灭,德宗又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大明宫延英殿。然而,德宗没有反思什么,而是急着清算那些为伪政权效力的官员,自然李季兰也在被清算之列。
“因为你对叛乱首领朱泚的赞扬,才让他有胆量建立秦国做起了皇帝。”在大明宫延英殿上,德宗这样对李季兰说。
“三郎,我也是没有办法回避,他们让每一个来不及逃跑的官员,写出自己的效忠表文。我也只能写出规劝的诗句,提醒他们以天下为重,以苍生为念!”她回应道。
“李娘娘虽然向叛军写的是两句诗文,但较之那些写“效忠表”的官员更为恶劣,影响更是深刻。鉴于其身份和影响力,不严惩不足以儆效尤。望陛下察之。”吐突承璀提醒德宗。
此时朝堂上,每一个官员都噤若寒蝉,都知道这是德宗要杀鸡儆猴,辩解也是无益的。而李季兰也只有自己为自己辩护了。
“太常卿严大人被虏后写的‘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能被陛下理解而原宥,贱妾写的《陷贼后寄夫》,陛下就不能理解,非要至我于死地?”
在京城陷落的将近一年内,那些被圈虏的朝廷官员行动,受到限制和监视,李季兰也在其中。她只能深藏在后宫禁苑,期待终有一日德宗能靖难回朝。可在这个伪朝廷的监管之下,无法表达真实心愿,她只能用诗歌来发泄愤懑与期待。
日日青山上,何曾见故夫。
古诗浑漫语,教妾采蘼芜。
李季兰以平常妻子的口吻,写出思念丈夫的心情。并用《上山采蘼芜》的古诗,引导出《古艳歌》中“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物不如新,人不如故”的表述,来表达对德宗的思念与牵挂。而这一切,都没能打消德宗对她投靠朱泚的怀疑,坚持要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刀,杀鸡儆猴。一个毫无靠山的柔弱女子,以“失身贼廷”为借口,就这样在延英殿上被活活棒杀。只有她旷达而艳情的诗歌,在民间流传。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这位文采飞扬的姐姐,就这样被冤杀了吗?后来再没有正义之人为她翻案纠错吗?”薛涛听完段文昌的讲述,愤怒而激动的问道。
“傻丫头!在那个勾心斗角的大殿里,没有背景没有后援,是难以立足的。李季兰是圣人召唤去的,反倒又是被圣人冤杀的。你记着,高处不胜寒。”段文昌说后,薛涛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