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东宫之仗剑与君行 > 第5章 你笑起来真好看

第5章 你笑起来真好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唐国公千里救援我长孙家,此大恩我长孙家永世不忘,他日必报。今日唐国公远道而来,辛苦至极,午间还请留步,我凉州军略备酒席,为国公接风洗尘,还望国公莫要推辞。""

大伯挥挥手,说道:“无忌、清儿、妘儿,你们好好准备,一定要招待好国公。”

老将军发话,李安民应道:“恭敬不如从命,有劳各位了。”此时,李安民的眼睛已不敢再看长孙妘。

长孙妘目光游离,眼神闪烁不定,心事重重地回应大伯:“是!”

大伯又开始不停咳嗽,身旁侍卫迅速端上木盆,另有侍卫呈上熬好的汤药。大伯喝下后,大帐内的诸将立刻围上前。大伯缓了缓,摆了摆手,示意诸将退下,各忙其事。

长孙妘看着大伯的模样,神色黯然,心想大伯或许撑不过这个冬天了,想到此处,她心中一阵绞痛。

宴会的菜肴算不上丰盛,只有牛羊肉和从附近河流捕捞的鱼,以及一些时令蔬菜。现场的气氛有些凝重,宾主们似乎都心怀忧虑,缺乏喜庆的氛围。

长孙妘率先打破了冷场,她站起身来,端起马奶酒,对李安民和众将说道:“我谨代表凉州军,感谢晋阳军的援救。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请唐国公满饮此杯。”

李安民也随即站起身,举起酒杯说道:“郡主稍等,这一杯,我不能饮。”长孙妘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尴尬,她没想到李安民会如此不给自己面子。

李安民看着长孙妘微红的脸颊,诚挚地说道:“这第一杯,应当敬凉州军已逝的将士们,以及我华夏所有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是他们的奋勇无畏,才有了我们泱泱中华的世代相传。郡主,这一杯难道不应该敬他们吗!”

长孙妘点了点头,说道:“应该!”在场的人纷纷起身,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安民再次倒满一杯酒,举杯对长孙妘说道:“这第二杯,敬长孙老将军。老将军一生戎马,驰骋沙场,为我大隋统一华夏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年事已高,仍不辞辛劳,奔赴战场,扫灭敌军。作为晚辈,我对老将军钦佩万分!”李安民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听到这里,长孙妘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了,她也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安民接着说道:“这第三杯,敬在场和不在场的凉州军兄弟们,无忌将军、清将军、景德将军、薛将军、苏将军,以及各位将士们。你们为国征战,浴血沙场,为子孙后代谋取太平,为边境的华夏子民换来安宁。你们都是我华夏的好儿郎,你们辛苦了,这一杯,你们当之无愧!”说完,他又一饮而尽。李家的将士们也同时举杯,一饮而尽。长孙家的将士们感动不已,正欲发言,却被已经喝红了脸的李安民打断。

这第四杯,我想单独敬郡主!郡主是我天朝女中豪杰,郡主横扫王庭,逼退单于,火烧胡营,征战大漠!虽为女儿身,却不输给男儿。无论曾经是敌是友,李某都对郡主万分钦佩,这一杯,敬郡主!”李安民红着脸,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李家的将士们举起酒杯,高声喊道:“敬郡主!”长孙家的将士们也举起酒杯,由衷地说道:“敬郡主!”

长孙妘看着李安民,李安民的脸已经喝得通红,但他似乎并没有醉,眼神清澈而明亮。她什么也没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喝完后,头似乎微微有些晕了。

再看看自己这假小子的样子,长孙妘真想立刻逃离这个尴尬的场合,可李安民的眼睛就没从她身上移开过。大家向他行礼、打招呼,他也只是敷衍一下,然后接着盯着长孙妘看。

长孙妘的脸好像都红了,她有点尴尬地向李安民行了个礼,说:“昨天多谢李国公救命之恩,凉州军上下都感激不尽!”她可是朝廷正式册封的郡主,现在大伯病了,这里也只有她的身份能和李安民相当,所以和李安民沟通也只能靠她了。

李安民客客气气地说:“当初我刚到长安,多亏了长孙郡主照顾,我才能在长安站稳脚跟。你我两家都是国朝的功臣宿将,本就应该相互扶持,这点小事不用放在心上。”话说得很场面,可那得意的表情仿佛在说:快谢谢我吧。

长孙妘想起来了,李安民刚到长安时,她曾派死士暗卫去刺杀他,结果他只带了 4 个亲卫,就杀了她三四十人。

李国公的威名在长安一战成名,这可不就是帮他立威嘛。只是这个帮忙实在不好意思提。长孙妘更尴尬了,回头一想,似乎欠了他不少人情呢。

既然已经欠下许多,再多欠一些也无妨。长孙妘咬咬嘴唇,对李安民说道:“我还有一件事想请国公帮忙。”

李安民点点头,对长孙妘说道:“郡主但说无妨。”看他的神情,似乎很期待长孙妘向他提出请求。

“我军已被围困数月,前段时间又爆发了瘟疫,如今缺医少药,恳请国公施以援手。”长孙妘说完便将脸侧到一旁,不再看他,她实在不习惯求人。

李安民愈发得意,他扬了扬眉毛,豪爽地说道:“区区小事,马上就去办!”接着,他转头对身旁的一名少年将军吩咐道:“道宗,你亲自去办。”少年将军行军礼应道:“是!”随后转身走向营门口,跨上战马,疾驰而去。

长孙妘正想向李安民道谢,此时一名亲卫前来禀报:“主帅请国公和诸位将军去大帐。”

长孙晟在亲卫的搀扶下,艰难地走到了中军大帐。他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然而,他还是勉强支撑着坐在帐中。

李安民一行人走进中军大帐,李安民当即向长孙晟郑重地行了个军礼,说道:“晚辈李安民拜见长孙大将军,大将军万福!”

大伯也拱手作揖,说道:“唐国公大驾光临,老夫本应亲自出迎,但身体不争气,还请见谅!”

李安民连忙回应道:“不敢,不敢。老将军与家父同辈,又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晚辈怎敢有劳老将军大驾?”

唐国公千里救援我长孙家,此大恩我长孙家永世不忘,他日必报。今日唐国公远道而来,辛苦至极,午间还请留步,我凉州军略备酒席,为国公接风洗尘,还望国公莫要推辞。

大伯挥挥手,说道:“无忌、清儿、妘儿,你们好好准备,一定要招待好国公。”

老将军发话,李安民应道:“恭敬不如从命,有劳各位了。”此时,李安民的眼睛已不敢再看长孙妘。

长孙妘目光游离,眼神闪烁不定,心事重重地回应大伯:“是!”

大伯又开始不停咳嗽,身旁侍卫迅速端上木盆,另有侍卫呈上熬好的汤药。大伯喝下后,大帐内的诸将立刻围上前。

大伯缓了缓,摆了摆手,示意诸将退下,各忙其事。长孙妘看着大伯的模样,神色黯然,心想大伯或许撑不过这个冬天了,想到此处,她心中一阵绞痛。

宴会的菜肴算不上丰盛,只有牛羊肉和从附近河流捕捞的鱼,以及一些时令蔬菜。现场的气氛有些凝重,宾主们似乎都心怀忧虑,缺乏喜庆的氛围。

长孙妘率先打破了冷场,她站起身来,端起马奶酒,对李安民和众将说道:“我谨代表凉州军,感谢晋阳军的援救。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请唐国公满饮此杯。”

李安民也随即站起身,举起酒杯说道:“郡主稍等,这一杯,我不能饮。”长孙妘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尴尬,她没想到李安民会如此不给自己面子。

李安民看着长孙妘微红的脸颊,诚挚地说道:“这第一杯,应当敬凉州军已逝的将士们,以及我华夏所有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是他们的奋勇无畏,才有了我们泱泱中华的世代相传。郡主,这一杯难道不应该敬他们吗!”

长孙妘点了点头,说道:“应该!”在场的人纷纷起身,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安民再次倒满一杯酒,举杯对长孙妘说道:“这第二杯,敬长孙老将军。老将军一生戎马,驰骋沙场,为我大隋统一华夏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年事已高,仍不辞辛劳,奔赴战场,扫灭敌军。作为晚辈,我对老将军钦佩万分!”李安民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听到这里,长孙妘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了,她也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安民接着说道:“这第三杯,敬在场和不在场的凉州军兄弟们,无忌将军、清将军、景德将军、薛将军、苏将军,以及各位将士们。你们为国征战,浴血沙场,为子孙后代谋取太平,为边境的华夏子民换来安宁。你们都是我华夏的好儿郎,你们辛苦了,这一杯,你们当之无愧!”

说完,他又一饮而尽。李家的将士们也同时举杯,一饮而尽。长孙家的将士们感动不已,正欲发言,却被已经喝红了脸的李安民打断。

"这第四杯,我想单独敬郡主!郡主是我天朝女中豪杰,郡主横扫王庭,逼退单于,火烧胡营,征战大漠!虽为女儿身,却不输给男儿。无论曾经是敌是友,李某都对郡主万分钦佩,这一杯,敬郡主!”李安民红着脸,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李家的将士们举起酒杯,高声喊道:“敬郡主!”长孙家的将士们也举起酒杯,由衷地说道:“敬郡主!”

长孙妘看着李安民,李安民的脸已经喝得通红,但他似乎并没有醉,眼神清澈而明亮。她什么也没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喝完后,头似乎微微有些晕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