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昭昭长安月 >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又是一日下午,用过午膳,李昭宁正批折子,一手拿着奏本仔细地看,一手搁下笔去摸桌上盘子里的糖糕,却摸了个空,只触到凉凉的桌沿。

她蓦然抬眸,看到空荡荡的桌子,悄悄叹了口气。

或许是听到李昭宁的叹息,赖尚宫走上前来,俯身垂首道:“陛下,可是缺了什么?”

李昭宁将目光挪过去,看了看赖尚宫,还是耐着性子道:“去取些糖糕来。”

赖尚宫便点头去了,但是端来的都是些果腹尚可、配茶太噎的果子,她拿起一只尝了一口便放下,再也不愿意啃第二口。

赖尚宫却并不在意:“陛下批阅文书,当专心才好,不可贪嘴。”

李昭宁瞥她一眼,不说话,拿起刚才那份说睿王太过跋扈的折子,在上面上重重地写了一个字:

善。

将子涵都换走了,简直比陈崔还要过分。

当年陈崔幽禁她,也只是在衣食上短缺,对她的宫中人没有过多干涉,也不会放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她的言行的人在宫中,但睿王一来,阖宫上下焕然都是新面孔,甚至连守门的侍卫都换掉了。

虽然对李昭宁来说这没什么两样,守门的都不是她自己的兵,仍旧意味着随时随地都能要了她的命。

她盯着桌上那盘并不合她口味的吃食,用余光瞥了眼垂首静立的赖尚宫——她是睿王的心腹,行事出言皆循规蹈矩、举止有度,就算李昭宁有心刁难,也绝挑不出一点错。

李昭宁本不打算与睿王针锋相对。在睿王回京前,她本来还想拉拢睿王,并借她的势力扳倒陈崔。但睿王回京后,既没有与陈崔相与,也不跟李昭宁明着对抗,而是两边不沾,一副云淡风轻、作壁上观的局外人做派。

但每天晚上,麟德殿与皇宫之间的传信侍卫的灯火彻夜不息,李昭宁居住的蓬莱殿中也有无数监视情报如雪花般传入麟德殿;明修栈道,明度陈仓。

过分!!

念及此,李昭宁怒从心起,唰地一下站起身,将手中折子重重地掷在桌案上,居高临下地睨着赖尚宫,语气森冷:“睿王在何处?”

赖尚宫明显愣了一下,但还是从容地答道:“今日睿王在曲江池设宴,款待旧日诗社友人。”

“诗社?”李昭宁若有所思。她素来只知道睿王是个勇猛善战的女将,但没想到她竟然还有这样的风雅之好。

想了想,李昭宁道:“替朕换身常服,朕也想去看看诗会。”

赖尚宫看了看李昭宁,欲言又止,还是转身去寝宫为李昭宁找衣服。

不一会儿,她便抱来一套浅青色的圆领袍并黑金蹀躞带、一双白靴,慢慢给李昭宁换上,又给她梳头。

李昭宁似乎看出赖尚宫手上动作有些迟缓,猜到她的不情愿,便问:“怎么,这诗社聚会睿王去得,朕去不得?”

赖尚宫指尖一滞,但也只是稍稍扯了扯李昭宁的头发,并未弄痛李昭宁。她眨眨眼,将李昭宁的头发散开来再重新拢起,踯躅片刻,似乎终于想通了:“王爷的诗社成立至今二十多年,包蕴韩、刘、柳、白多位大诗人,是京中名气最大、影响最深,根基也最牢固、势力最错综复杂的诗社。虽然王爷离京数年,诗社沉寂无声;但只要王爷回京,诗社便自恢复如初,重现往日风华。”

赖尚宫手上动作流水般利落,但还是从镜子里悄悄地觑了一眼李昭宁,却发现她并无任何异样,既不自卑也无自负,只是垂眸静坐,若有所思。

赖尚宫眼中暗暗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色,继续道,“王爷如今回京,沉寂多年的诗社也重回当年鼎盛之势,就算数位诗友迁谪损益不在京中,也大多都写信来庆贺了。”

“那朕也写封信,恭贺诗社重开之喜。”李昭宁淡淡道。

“不可,”赖尚宫摇摇头,将一束青丝绕至李昭宁脑后,“诗社从不收外人的信……当年先帝意欲附庸风雅,赋诗多首却均未能得到诗社众人青眼,直到过世也无缘诗社……”

李昭宁唇角一翘。

写诗她不擅长,但她认识一个人,那人一定擅长。

她微微抬眸:“赖尚宫的意思,是需要一首诗作为敲门砖?”

赖尚宫点头道:“是。”

她噗嗤一笑:“朕的科举考诗文策论,不知睿王的科举要考什么?”

赖尚宫正系束带的手一愣,立即意会到李昭宁话中的揶揄之意,但还是不动声色道:“每逢诗会,也是诗社迎新之日。陛下去了曲江池,自会看到外面的诗题匾,按题作诗,交给门房,若通过,即刻便会被邀请入内,奉为上宾。”

李昭宁默默计划了一遍今日的行程,便道:“备马。”

赖尚宫将最后一缕碎发拢在李昭宁耳后,后退两步,顺从地点头道:“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