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昭昭长安月 >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昭宁深吸一口气,回过神,才听到户部尚书在叫她,忙问:“尚书刚才说什么?”

户部尚书闭了闭眼,脸上不耐一闪而过,道:“早朝后,劳烦陛下移步御书房,与臣商议收购南诏茶叶一事。”

李昭宁松了一口气,应了声好。

这是她第一次有了朝后议事的资格,李昭宁心头雀跃激动难掩,一退朝,连早膳都没顾上吃,就急匆匆地往御书房赶。

一直到很晚,李昭宁才累怏怏地钻进小轿回大明宫。

第二日,第三日,周而复始,累得她在轿子里都能睡着。

第四天早朝,一位老臣看到李昭宁额角上被轿梁撞出的肿包,提出将早朝搬至大明宫的紫宸殿,将御书房议事挪到延英殿。

虽有一些不忿的声音,但都被支持的呼声所淹没,众官似乎愿意为了李昭宁多走些路,以让她在政事上免于两头奔波的劳累。

李昭宁由此初次尝到了站在权力浪潮上的滋味。她作为帝王,辛苦一些是应该的,但跨进权力的大门后,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力量,会让她过得更舒适。

她不习惯,但只能接受。

七日后,延英殿。

下午的阳光很暖,照得小榻上都暖烘烘的。屏风后面的外殿里,一众官员正在等待午睡的李昭宁起床。

今天下午,她要与礼部一起为举子们终审试卷、裁定名次,因此,就算不困,也趴在小榻上眯了一会。再起来时,神清气爽。

子涵替她理好衣冠,此时不是早朝,李昭宁穿得随意,一身淡青色的圆领袍,白靴白带,头上用一只碧玉发簪将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尽管未施粉黛,眉目间也自有一股风流。

她拨开帘帐,拐到前殿来,看到众官皆垂手而立。见到她来,又一齐恭敬地上前行礼。

礼部众官都在,两个考官裴砚、白居简,并杜黄也在。

李昭宁望向裴砚的目光滞了一瞬,他神色如旧,依旧是波澜不惊、万事看淡,但眉目间带着一丝淡淡的疲态,下颌也似乎瘦削了些。

感受到李昭宁的视线,裴砚缓缓抬头,眸光闪烁间,翻涌着李昭宁看不懂的情绪。

她心里突然冒出一句话。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

“开始吧。”李昭宁收回心思,在书案前坐下。

众人行过礼,便各自忙碌起来。李昭宁作为君主,不该过多参与排名之事,只需要在最终排定名次时审阅一番便可,因此她只是坐着,静静地看。

杜黄将五十多份试卷都审完后,按名次依次排好,递到李昭宁面前。

她便一张一张仔细看。

第一张是状元卷,字迹潇洒俊逸,行文流畅,用词经典、对仗工整,无论是策论还是诗赋时务,都写得挑不出任何不妥。

李昭宁微微笑起来,心中蓦然一暖。

这是她的学子,将来会成为她的力量。

她又翻开下一张试卷,文采裴然,超绝不凡。她仔细看完,又翻开下一张。

前面几张试卷都写得非常好,但李昭宁翻开第七张试卷的时候,瞳孔剧烈地颤了颤。

似乎是察觉到了她的异常,杜黄问道:“陛下?可有不妥?”

李昭宁看向杜黄,语气轻松:“杜相可仔细看过了?”

杜黄走到她身边,看了看案上的试卷,点头道:“看过了。此卷虽用词晦涩,但其策论角度刁钻而不失严谨,诗赋节奏奇险而不失顿挫,确实是当得起第七名的位置。”

李昭宁点点头,笑道:“那朕便放心了。”

杜黄后退一步,只当是李昭宁看不懂这些字而心声疑虑,并未做他想。

试卷很快便看完,李昭宁对名次没有异议,于是众人向她行礼,准备带着卷册回礼部誊录姓名。

礼部尚书走了两步,忽然又站住,转过身,向李昭宁道:“陛下亲历科举……可有……”

他的声音渐渐小下去,似乎有些心虚,定在那儿不知该不该继续说下去。

李昭宁知道,这人是想问她落榜了没有。

李昭宁眨眨眼睛,正欲开口,耳边却响起熟悉的声音:

“尚书大人该注意举止,怎么能如市侩小民一般行径?”

他的眼神淡漠而冷静,不带一丝情绪,但李昭宁总觉得,他好像又生气了。

而且,这些怒气,有那么一点儿,是对她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