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絮一边抡勺一边笑,“能成的,实在忙不过来就麻烦大娘你们帮我翻炒两下,不费什么心思。”
既有了答复,婆子便不再拖延,一个坐在炉灶前烧火添柴,一个去外面院子水井边淘米。
炒至冬瓜香蕈熟透,才又将炸好的鳝鱼段倒进锅里一起翻炒,饶絮夹了一筷子尝味,又添了两勺姜汁和一勺酱油,等到锅里水汽被炒干,姜汁的味道浸入鳝鱼中,吃起来外脆里嫩,才起锅装盘放在旁边,用碟子盖好保住热气。
常家买来的大虾一早就用粗酒醉卤,浸泡到现在大约两个时辰,原本活蹦乱跳的河虾半点动静也不见,捞出来后有只虾蠕动了两下虾须,左右摆动两下后就彻底醉倒。
饶絮之前在泗水河见过小河虾,偶尔饶家实在没什么吃的,饶兴文他们又嘴馋,就会成群结队下河捞鱼捞虾带回来让她做,不过那时候没有酒泡,只能选择最简单的大火炒熟吃个趣儿。
她把泡好的大虾和粗酒一并倒进锅里煮至沸腾,待到虾渐渐蜷缩外壳也变红以后捞出来,在盆里放七八勺酱油,四五勺清水,七八勺醋汁和葱花蒜末,用锅铲搅和均匀,把浸满酒味的大虾装进去,酱汁刚好淹过虾一节手指,再用木盖盖上闷入味。
“这个抱去桌上,等到上菜的时候打开,舀一勺就好。”饶絮擦了擦手上油渍和酱汁痕迹,余光瞥向院子里的日晷,轻舒了口气。
接下来的两刻钟她们三人各自拿了刀挂去鲥鱼鱼鳞,在洗干净的腹中先涂酱汁,再涂蜂蜜,周身里外都抹好后放入碟中,揉搓两根嫩葱和两片姜放在鱼身上,一盘盘装进蒸笼里文火慢蒸。
腌在酱中一个时辰的黄鱼也在这时候捞出沥干酱汁水分,起锅油热后放进去煎至两面金黄,加一勺酱油一勺米酒半勺盐小勺花椒,小火煮至汤汁沸腾浸入鱼身,黄鱼渐渐变色微红,再加一勺砂糖入汤融化提鲜,几根葱几片姜丢进去浅染味,随后立马捞出装盘。
因旁边两个炉灶被占去蒸饭蒸鲥鱼,饶絮便只好在一个锅里同时煎六七条鱼铺满整个锅底,又让烧火的大娘注意火候,不可过大也不能太小,过大则焦过小则难熟。
一直到午时末,三十几条黄鱼才纷纷出锅。
至于油灼肉八宝肉一类则是饶絮熟稔于心的几道菜,锅铲清洗干净后,鲥鱼也蒸出锅用碗扣着摆在距离炉灶不远的桌上,锅内加入大量菜籽油,油滚泡消后慢慢将猪肉块放进去,到热油刚好漫过猪肉的位置停下,两锅并行,炸得肉块微微起酥,再撒葱蒜醋汁捞出锅。
油灼肉做完,木甑子里的米饭也好了,婆子把饭桶搬到外面,空出的锅灶洗干净后饶絮趁着这边煎肉的空档,忙快走几步转过去把山药丢进锅里煮到烂熟,又嘱咐烧火的婆子。
“一会儿煮好舀出来,切成指节大小的段,塞进腐皮里包好。”
婆子哎声应了,饶絮听锅里咕嘟咕嘟的响,又马不停蹄的过去看情况,把肉捞起锅,重新倒油加香蕈笋片火腿麻油等一系列配菜佐料,肉随后入锅,用酱油焖煮到五分熟,再放入两勺茶叶核桃肉和海蜇,一并炒到熟透后让婆子装盘,饶絮则转去另外一边用一层薄油煎豆腐皮山药。
忙头转向一直忙到未时正,也还剩几道菜没出锅,采绿已经领着另一个丫鬟和婆子小厮过来,问过后先闻了闻一直煨着的鸡汤,点了点头。
“饶娘子不必着急,前边还在听戏喝茶吃点心呢。”
寒冬腊月的天气,饶絮一直在厨房这个火气极旺的地方争分夺秒,已是满头大汗,后背都被汗水浸湿了,听见采绿的话后心里稍定了定,抡勺的动作都变得不急不缓了起来。
又过了近两刻钟,采绿才带着人端菜去前边院子里,饶絮也终于从繁忙杂乱的灶台中脱身出来,她浑身乏累的靠在门框上,眼睛无神的看向空中,只觉得手臂酸软得不像自己的手,一根手指头都没法动。
“饶娘子,我扶你去坐着歇歇吧?”采绿返回来瞧见她的状态,有些不放心的道。
饶絮深呼吸,“不用了,采绿姑娘你先忙宴席,我在这里站着歇会儿就好。”
采绿也不勉强,看着婆子小厮端出去的一盘盘肉蔬,摆盘不说如何精致,但香味却已经弥漫整个厨房以及所在院子,眼底露出些赞色,“饶娘子好厉害,我刚见到你还有些不敢置信,真以为管家诓我呢,没想到真能做出这么多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来。”
饶絮低头笑笑。
采绿又道:“方才我送菜过去,老爷夫人还说要请饶娘子略等一等,先前说好的事后另有重酬,如今见了这些菜更觉得不能少了,就是得等前边吃完了酒菜才能腾出身过来。”
饶絮心里划过一丝欢喜,不过仍旧很稳得住场面,微微点头应下。
采绿见了便更觉得对方虽然周身都是乡野质朴气却自有别样风采,她一时说不出那种感觉来,但很愿意和饶絮攀谈,于是又笑着说了两句才转去前边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