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呆瓜,有吃的才喊人啊,你还怪精的。”
玉哥儿不理他,一味地吃糖饼。
没多久,就传来了寻人的声音。
“玉哥儿?”
“玉哥儿?”
“玉哥儿,你在哪?”
玉哥儿听见阿爹的声,急忙大声喊:“阿爹!这!玉哥儿在这!”
“在哪?”
“在这!”
“在哪?”
“在这!”
“在哪?”
“在这!”
“在哪啊?玉哥儿,阿爹看不到你!你站着别再乱跑了啊!等阿爹找你!”
郑江北听着两人跟唱戏的一样,一声比一声大,就把玉哥儿抱起来,举到头顶,让人坐在自己脖子上,“能看见你阿爹吗?”
“看到啦!”
玉哥儿对着林方秋摆手,“阿爹,玉哥儿在这!在这!”
林方秋看到玉哥儿,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今天一早就带着玉哥儿出来挖野菜,明明叮嘱玉哥儿,不让他乱跑,结果一转身,孩子就不见了!可把他吓坏了!
可算是找到了,只是,玉哥儿坐在谁的脖子上?看着那人像是郑江北?
他昨天烧水的时候听见大嫂说了几句,秀哥儿要和离,今天是来说这事的,人怎么在山里?
等他走到玉哥儿的位置,发现果然是郑江北,正要给人打招呼,就看到玉哥儿手里的饼渣子都掉到郑江北领子里了!
“别晃了!知不知道很危险!”
没有听过林方秋这么严厉过,郑江北愣了愣,乖乖地把玉哥儿放下来。
林方秋耳朵尖瞬间变红,反应过来,“我....我不是说你,那个,我是看饼渣子都掉到你衣服里了。”
郑江北摸了摸领子,捻出几个渣渣,说:“没事。”
玉哥儿倒跟那个没事人一样,还笑着跑到林方秋面前,“阿爹,不吃野菜了!吃糖饼!糖饼!”
林方秋伸手给玉哥儿擦了擦嘴巴的渣渣,“你吃吧。”
郑江北这会儿明白了,原来两个人进山来挖野菜吃,嗯,这俩人看着好像比之前又瘦了。
把怀里的糖饼掏出来,看了眼还在不好意思的林方秋,郑江北蹲下来,把包好的糖饼塞进玉哥儿衣服里,“这些都给你。”
“谢谢小叔父。”
“叫叔叔就行了。”
玉哥儿歪头,表示不解。
林方秋有些明白了,秀哥儿和郑江北是打算和离。
又逗了一会儿小呆瓜,郑江北想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向他们告别,“我有事,先走了。”
一大一小点点头,林方秋嘴快说了一句“走路小心点啊,别摔着了。”
郑江北看了他一眼,也点点头。
林方秋说完才发现这是自己经常对玉哥儿说的话,只好低头,假装整理自己的衣服,缓解尴尬。
玉哥儿则是一直对郑江北摆手,“再见!叔叔!”
“再见!”
“再见!”
......
“再见!大英雄!”
还没走多远的郑江北倒是听清了,那小呆瓜喊他大英雄?
......
再次回到李家的时候,郑江北的心情好了很多,但进了院子的时候,他又换了一副冷漠的脸。
进了堂屋,发现村长也在,李家的人应该做好了决定。
找了个位置坐下,郑江北问:“有结果了吗?”
李母看了眼村长,说:“和离吧,正好让村长做个见证。”
郑江北给他们时间考虑的时候,李家人的意见变得不一致,除了李四秀非要和离书,其他人都劝李母和郑江北再说说,让他和秀哥儿继续过日子。
李母也头疼,能和离当然好,但是她不想出那三十两银子。
李四秀可不愿意!他要嫁给锦轩哥哥!必须和离!
李四秀哭着说:“娘,郑江北都威胁咱们了!我还能和他过日子吗!反正我不会和他走的!而且,娘!锦轩哥哥家这么有钱,肯定能出更多的聘金!”
李母想了想也是,都闹成这样了,算是撕破脸面,咬咬牙,便开口说:“三十两就三十两,那就要和离书,三郎去请村长来。”
听闻是和离书,郑江北没有意外,掏出两封写好的和离书,递给了村长。
李家人这才意识到,郑江北今天来就是打算和离的,但眼下就是这么个情况,村长在这,本来就是请他来做个证,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村长也是识字的,这也是李家人请他来的原因之一,村长接过和离书,叹了一口气,“那我念给大家听吧。”
“郑江北,东平县云水村人,李四秀,东平县上桥村人,自成亲......现李四秀归还定亲的玉佩,另还郑江北三十两银子,从此二人婚嫁各不相干,立此为凭。”
村长念完看了看李家人,把和离书放在桌子上,拿出印泥,“要是都没有意见,就过来按手印。”
村长话落,李四秀迫不及待地上前按了手印,郑江北等他结束,也过去按了手印。
村长又在两封和离书上面各签了名,按了自己的手印。一家给了一份,“行了,这就成了。”
李大郎把玉佩和银子递给郑江北,郑江北看过之后,将东西收了起来,对村长行了礼,“晚辈,告辞。”
然后,看也不看李家人一眼,就走了。
李母气得脸红:“瞧见了吧!这就是他的真面目!扭头就走,怎么说我也是他的长辈,一点尊重都没有!”
其他人没说话,倒是村长开了口,“我看啊,这事明摆着是你们家做得不妥!那江北小子多好的人,算了,说多了都是气,我走了!”
郑江北拿了和离书后,没有回云水村,而是直接去了县城,他想,这日子总算是结束了。
他不知,山林里的林方秋看着手里的二两银子,眼眶酸涩,泪水在里面打转,这钱是刚刚从玉哥儿怀里和糖饼一起拿出来的。
除了刚刚的郑江北,林方秋想不到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