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新年,他们依旧是回了村子。
好长时间没回来,站到院子里,林方秋好像看到他和玉哥儿刚刚到郑江北家的画面,那样不知所措的模样,再看现在,一家三口,幸福快乐,不对,肚子里还有一个,如果明年再回来,那他们就是一家四口了。
“是不是不舒服?去屋里躺会儿,床我已经铺好了,剩下的我来收拾就行。”郑江北两天前回来一次,把房子都收拾干净了。
林方秋摇摇头,“不想躺着,我坐在堂屋吧,相公,我想看看你。”
“那我把炭盆再加点炭,把门关一半,你往里面坐,有风,别吹着了。”
林方秋点点头,“相公,你别紧张,我好着呢。”
“行,那你有事喊我。”
晚上,刘婶招呼他们过去吃饭。
饭桌上,刘婶知道他们都在县城买房了,震惊得不得了,这么快!
郑江北说:“都是方秋的功劳,要不是他,我也接不到这门生意,也不会这么快买房。”
“是相公厉害。”
刘婶听到两人互推功劳,拉过林方秋的手说:“不用谦虚,阿北都说了这是你的功劳,那就是你厉害!这真是好事啊,是好事,秋哥儿真是个福星,老天爷有眼,老天爷有眼啊!瞧瞧,瞧瞧,这俩孩子现在过得多好,真好,真好啊。”
郑江北看着林方秋,见他点点头,又说:“还有一件事,我又要当爹了!”
玉哥儿伸着小脑袋也跟着说:“玉哥儿要当哥哥了!”
“啥,又要当爹了?!秋哥儿有了?!”
林方秋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大过年的,娘,你哭啥?”虎子问。
“我这是高兴的了,高兴的了,双喜临门啊!哎,阿北啊,回头给你父母烧纸的时候,别忘了说说,让你爹娘也高兴高兴。”
郑江北点头。
对于他们,这又是幸运的一年。
......
在家过了十五,一家三口就回城了。
趁着林方秋月份还小,郑江北想还是要先把房子定下来。
他们原先是自己去逛的,但现在林方秋怀孕了,郑江北就找了房牙子,先领着他自己转转。
等看着有个差不多的,觉得合适,郑江北再带着林方秋看,主要怕人累着,想说一天只看一处,但林方秋说不要紧,一天看两处吧,都是觉得房子合适,郑江北才带自己去看,也不是很累,不看快点,不然好房子被人买了去怎么办?
东平县城很大,可是价格合适又合心意的房子却难寻,两个人一开始看的是一进的宅子,但都没有合适的,有的院子里面没井,有的是院子太小,还有的就是太偏,那位置好的又超过了他们的预算,虽然挣钱了,但钱也不能全用来买房子。
如今,他们又要多一个孩子,手里还是要有些钱的。
房牙子也不催着人买,小郑工他也认识,这几天跟下来,竟然发现小郑工还是个疼夫郎的,自己先看,觉得行,然后带着夫郎再看一遍,两个人商量着来,瞧着就幸福,哪里跟那些多嘴的人说似得,说这俩人肯定过不好,这还过得不好?这都要买房了,看着小郑工那个小心的劲,估计人家还要有孩子了!就是那些人嫉妒罢了。
况且这买房本来就是大事,马虎不得,接了这个活,给人办好,不能出些差错,这时候仔细点,想着以后万一找小郑工做些家具,也是能说上话。
他就提议:“要是这一进的院子没有相中的,咱可以看看二进的宅子。”
“二进的宅子?”
林方秋想,这一进的宅子,好的都要八十几两了,要是二进可不翻倍了,天呢!
郑江北却想着去看看,万一有合适的。
“那你帮我们寻几处看看。”
房牙子说,其实二进的宅子也不贵,比着一进的宅子多几十两那是有的,但也没有贵得离谱,只要是那不是特别大的二进院,差不多一百二十两也能拿下来,再商量看看,还能再少点。
只是逛了一处二进宅子,郑江北就和林方秋商量,“我们应该买二进的,前院留着我做活用,后院咱们住,很方便。”
这要是买了宅子,有了新家,就要从玉匠坊搬走,而且他们的户籍就能转到县城,那他也能去衙门登记一下,以后在自己家接活干,二进的宅子,前院后院分开,互不影响。
把话讲给林方秋听后,林方秋仔细想想,也觉得二进的宅子也合适。
换了目标,那买房子也不能急,两个人又跟着房牙子看了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