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断微微一愣,他抬起头,目光透过眼前的刘海,发丝间的朦胧感让他的眼神看起来很冷。
他看着罗秋蘅,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开学?”
罗秋蘅走的时候,站在门口,看着林断复又严肃道:“我会和景言离开这里,所以你要好好的。”
“嗯。”
......
林断将视线从桌子上的录取通知书上转开。
林景言依旧忙于兼职,只有林断在家。第不知道多少次打开他哥的录取通知书,林断心情愈发烦躁。之前还那么期待的时刻,现在却让他相当不愉快。不,与其说是不愉快,还不如说是令他感到失落,一种被独自留在原地的孤独感让他无法由衷地感到喜悦。
他合上录取通知书,把它推得远远的。
想了想,干脆拿出了图书馆借来的高中物理辅导书。要将混乱的心情复原,理科的教材是最佳选择。为了避免自己胡思乱想,林断准备暂时逃避到井然有序的逻辑世界里。理科的法则最为单纯明确,不容许模棱两可的解释存在,这一点是林断最为欣赏的地方。
预习的这章是运动与力学。
他把摊开的教科书放在桌边,转身去倒热水时,失去平衡的参考书掉了下来。
林断要将它捡起来,书后半的部分却突然掀了开来,以粗体字打印的公式映入他的眼里。
“Q=IVt”
他原本打算翻回原来的页数,但不知为什么很在意公式的意义,于是他看了下说明文。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称之为焦耳热。导体两端的电位差为V,要是通过1c的电荷,V焦耳的能量就会以热运动能量的形式将能量传给电离子。IA的电流,在t秒间的电流量是Itc。因此,它产生的热量,也就是焦耳热Q,可以用Q=IVt的公式表示。”
电流……
林断以机械式的动作,抬手端起杯子。
电流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能量。在英语中不称为“electric power”,而多单以“Power”称之。
如果不是使用那些单纯的力学原理,而是利用更加高深的知识……
林断差点把凑到嘴边的热水给撒了出来,他记得他看过那样的记述。
他把在桌上堆成山的法医学书抽出来,凭着记忆快速翻阅。
有了!就在第六章的“感电”里。
“……感电致死时,必会有电流的入口及出口的存在。也就是说尸体上会留下两处下文将提及的电流斑。不过,如果是家用电的代表——交流电的话,由于正极与负极在短瞬间不断交替,所以无需区别哪一个是入口,哪一个是出口。”
一股颤抖般的兴奋从腹部涌了上来。这不是快接近正确答案了吗?就像是尝试过好几种方法才把难解的数学题解开的心情一样,林断兴奋不已,狂喜地捧着书继续阅读。
“人类身体内部的电阻,在遇上高压电的时候,顶多只有100欧姆,因此可以说人类对电流毫无抵抗能力。但是幸好皮肤的电阻值相当大,人体也因此获得保护。皮肤的电阻值,因身体的部位、皮肤的角化程度、湿气等等的不同,数值也会有所差异,但一般值约在4万欧姆至10万欧姆之间。”
光看这数字也不难想象皮肤对电流的抵抗有多强,能不能克服这一点,也许就是决定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
“电流最致命的伤害,就是对心脏的影响。流过人体内的电流通路若经过心脏时,死亡的危险性最高。”
原来如此,那么目标就是继父的心脏。
“为什么电流直击心脏会造成致命的伤害呢?并不是如一般人所想的,心脏会在一瞬间麻痹停止跳动,而是因为电流会引发‘心室颤动’的现象。心脏是由一条条的心筋纤维所组成,它的动作是由洞房结节(右心房与上大动脉间的特殊心筋)所发出的周期性电流来控制,使心筋纤维全体同步统一。但是,若有比这股周期性电流还要强的电流通过时,心筋纤维的节奏会被搅乱从而会陷入紊乱,使心脏的机能遭到破坏,这便是‘心室颤动’。这个状态若持续五秒到十秒,意识便会消失,若持续十秒以上,呼吸也会跟着停止。”
接下来,书上又仔细说明了在死亡前的末期呼吸期所产生的Adams Stokes症候群的症状。
“若持续一、两分钟都没有呼吸,那在人体内的另一个呼吸中枢便会开始活动,这称为末期呼吸,又别名为喘息呼吸或下颚呼吸,就是使下颚突出吸气,犹如喘气般的呼吸状态。”
光是想象,全身便起了鸡皮疙瘩。林断赶紧看完这一段,翻到下页去。于是他又发现两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电流通过生物体内后,通常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因此即使解剖遗体,也无法断定死因是由电流所引起的。”
这就是林断所苦苦追寻的!要能顺利地使用电流阻碍心脏的机能,且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那完全犯罪的目标也能达成了。
“即使同样是电流,交流电的危险性远较直流电来的高。以直流电而言,若通过心脏的电流超过200毫安培,便极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现象。但交流电只要100毫安培,便已达危险值。另外,虽然是偶发现象,商用频率50赫兹到60赫兹之间的频率,极容易刺激到心筋纤维的活动,这一点也必须加以留意。”
也就是说,家用电为人为引发的心室颤动现象提供了绝佳的理想环境。林断由衷地感谢国家电网。
下一段的说明却对林断雀跃的心情泼了个冷水。
“电流虽然不会在生物体内留下明显的特征,但电流所产生的热能却会形成电流斑。它通常位于电流所直接接触的皮肤部位,因为皮肤的电阻极大,导致高热的产生,而留下了特殊形状的灼伤伤痕。”
这一页书还刊登了典型的电流斑照片。凹下的中央部位呈现烧焦般的黑褐色,而四周隆起的部分则呈现如陶器般的青白色。
尸体上要是留下这样的痕迹,大概一眼就看得出来是感电致死的。
“当然电流斑并不是绝对会产生的。比如说,接触皮肤的面积大、相对使电流量的单位面积变小,或者涂抹盐水减低皮肤的电阻等情况,就不会留下清晰的电流斑。”
林断若有所思地合上书,总之,困扰近一月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他想到了林景言和罗秋蘅的开学时间,还有不到十天,一个计划逐渐在脑海里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