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和苏然怀揣着将艺术教育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宏伟蓝图,告别了西北小镇,奔赴下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目的地——南方的一个水乡古村。这里河网交错、古桥林立,有着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但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子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抵达水乡古村后,林悦和苏然迅速展开调研。她们穿梭在古老的街巷,与当地的老人、孩子交谈,深入了解村子的历史、文化和现状。在调研中,她们发现村子里的传统手工艺——木雕和竹编,技艺精湛,却因缺乏市场推广和创新设计,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同时,村里的孩子们对艺术教育充满渴望,却没有合适的学习机会。
基于这些发现,林悦和苏然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计划。一方面,她们决定在村里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培养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为乡村的未来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她们将整合当地的传统手工艺资源,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对木雕和竹编产品进行创新升级,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广销售,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为了让艺术教育课程顺利开展,林悦和苏然四处奔走,争取各方支持。她们向当地政府申请了闲置的村舍作为艺术教室,又联系了曾经合作过的爱心企业和公益组织,为教室配备了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她们还邀请了多位艺术院校的师生作为志愿者,组成了一支专业的艺术教育团队。
在课程设计上,林悦和苏然充分融入了水乡古村的文化特色。她们开设了水乡绘画课程,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家乡的美景;还设立了民俗文化课程,邀请村里的老艺人讲述古村的历史故事和传统习俗。此外,她们将传统手工艺课程作为重点,让孩子们在学习木雕和竹编技艺的过程中,传承和发扬家乡的文化。
然而,项目刚开始实施,就遇到了难题。由于村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监管和支持,部分孩子对学习艺术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林悦和苏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们决定挨家挨户走访,与孩子们的家长沟通,向他们阐述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承诺会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经过一番努力,家长们逐渐转变了态度,孩子们也开始积极参与到艺术课程中来。
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推广方面,林悦和苏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她们邀请的设计师与当地老艺人在设计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沟通和融合的过程并不顺利。而且,市场对传统手工艺品的接受度也需要进一步培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林悦和苏然组织了多次设计师与老艺人的交流活动,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她们亲自带领团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针对性地对产品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