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嫂子在外拉磨,那是做什么?”宋泊道。
“阿篮那是在做豆腐。”李五答。
豆腐的技艺复杂,故而豆腐卖价还行,一块豆腐能卖到一钱。
简单寒暄几句以后,宋泊才切入正题。
“李兄......”说起这事儿宋泊还有些难以启齿。
“你说。”听宋泊这语气,李五觉着宋泊是带了件难事来了。
“是这样的,我家夫郞最近跟我起了别扭。”宋泊缓缓将江金熙闹别扭的事情从头到尾告诉李五。
李五一个大老粗,自然琢磨不透哥儿的心思,听完宋泊的话以后,他也疑惑,“你说的话都很正常,他是为什么与你生气呢?”
“现在为什么生气已经不重要了,我想问问李兄可有哄人的法子。”宋泊说。
“不能说有没有。”李五抬手摩挲着下巴,他与阿篮成婚已经十年有余,期间肯定吵过架,他哄人的法子无非就是买些阿篮喜欢吃的、喜欢看的,再说些哄人的甜话,基本这套下来,阿篮的气就会消去了。
李五的方法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却不太容易,他与江金熙相处堪堪一周,摸不清他喜欢吃什么又喜欢看什么。不过他上次从喜春楼打包菜品回去以后,江金熙倒是把桂花糖藕吃了个尽管,而且之前为了喝药买的糖也只剩下两颗,江金熙应该是喜欢甜食的。
“实在不知道他喜欢什么,你就多说些好话。”李五提出解决的法子,“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如此看来也就只能这样。
只是江金熙是京城的贵少爷,不知道这种普通法子能不能合他心意。
得了解决的法子,宋泊也就不纠结了,他是下午下工后来的,现在半个时辰过去,天已经全黑了。
门外拉磨的声音还是没停,宋泊有些好奇,“你们不吃晚饭吗?”
李五躺在床上,阿篮又在拉磨,家里两个人都没空做饭,晚上那顿便省了去?
“我家儿子做。”李五的话刚刚落下,院内就传来清脆的喊声,“爹、娘,可以吃饭啦。”
李五家吃饭的地方在厨房,宋泊把李五从床上扶了起来,他的左腿不能动,但可以用右腿蹦跶着去厨房。
宋泊本想把李五送到厨房就离开,但捱不住李五和阿篮的热情,被留下来吃晚饭。
李五的儿子今年十岁,古代的孩子懂事早,他年纪轻轻就能下厨掌勺。
阿篮拍了下李会书的后背,“阿书,叫叔叔。”
“叔叔好。”李会书乖巧地应声,打完招呼他跑进厨房里,给大家拿碗筷。
可能是李会书才十岁,也可能是李会书没有做菜的天赋,总之李会书做出来的菜不算好吃,最多只能说是可以入口,盐放得不够又没有油,是减肥人士最喜欢的清水煮菜了。
不过宋泊也不挑,夹菜到饭碗后一口一口吃得优雅。
李五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他们在饭桌上边吃边聊,气氛热烈。
李五吞下一块猪肉,转头看向李会书,“对了,你今日书读得如何?”
“今日将《大学》抄写了五遍。”李会书答。
《大学》这可是四书之一,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李会书读《大学》,肯定是冲着科举考试去的。
难怪李五搬货,阿篮卖豆腐,两人赚的钱在百姓中不算少,却只能住个贫民区的房子,原来是要因为李会书读书要用到笔墨纸砚。
笔墨纸砚可不是便宜东西,一张纸就要零点五钱,用的笔墨加起来要百来钱,这还是品质差的笔墨,若是买支好笔,那就得花去一贯钱也就是一两白银,这可不是普通百姓能消费得起的。
“很好。”听自家儿子抄了书,李五吃饭都带了笑,他道:“这位宋叔叔可是个写字好手,你得多与人学学。”
李会书睁圆双眼,满眼都是星星,他直勾勾看着宋泊,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真的吗?”
被小孩用敬佩的眼神看着,宋泊点头,“只是会写字而已,称不上好手。”
“就是他让你爹赢了一百钱回来。”阿篮补充着。
宋泊写字赢秦令这事儿可是个光荣事迹,从喜春楼回来以后,李五第一时间与阿篮和李会书分享。
李会书放下碗筷,径直走到宋泊面前,九十度弯下了腰,语气虔诚,“宋叔叔!请您教我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