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风风雨雨,和上书房无关。
但你要说上书房是象牙塔,那纯粹的搞笑,皇家的孩子向来早熟,这里的拉帮结派比起朝堂也不逊色。
尽管弘暄并不在意,但因着天幕,不可避免的,他就成了上书房的领头羊之一。另一个领头羊显而易见,正是天幕中提及的未来乾隆帝的弘历。弘暄本人其实挺排斥这种拉帮结派的做法的,但人心使然,并不是他不喜欢就能就能拒绝的。
比起弘暄的看透一切的不屑一顾,弘历的社交更加圆滑些。这也是明明弘历比弘暄小两三岁,他依旧和弘暄旗鼓相当的原因。当然,弘历本身是个卷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了。
弘暄不是看不透簇拥着他的人们都意思,只是,看明白了,就要如他们所愿吗?弘历愿意,那是弘历的事情,弘暄才不愿意。看看当年的大伯和二伯就是了,一味的依靠这些人,他和弘历就是另一个大伯和二伯。
但你要说弘暄没有棱角,那也不是——
就比如现在,弘历的脸色就难看的很。
上书房的争斗和朝堂争斗还是不一样的,朝堂上争的势力,是办事能力的展现,但上书房争则是学习,是课业,是提出的论点的对错。
这次弘历被四伯训斥,则少不了弘暄的推波助澜。
不管弘历是因为看不惯弘晙也好,还是嫉妒弘晙也好,又或是单纯不想弘晙带坏弘昼也好,但他动了弘晙,就是过界了。弘暄明目张胆的不加掩饰的告状,就是告诉弘历,这是他的报复。
事情是这样的:
作为敦郡王府的二阿哥弘晙,和雍郡王府的五阿哥弘昼按理来说,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不该太过亲密才是。就像弘时,哪怕和弘暄他们关系不错,但并不妨碍弘时在有些立场问题上避嫌。
不过,弘晙和弘昼年龄小,也接触不了啥重要信息,亲密些也没什么。甚至某种意义上,两位阿哥的亲密交往,未尝不是两府的默契,若是弘暄出海,两府总归要有连接的链接。
弘暄和弘历也就罢了,他们俩一举一动有太多人盯着,有些事情亲自下场也并不合适,弘晙和弘昼就很好。
按理来说弘时作为链接也挺不错,问题是......弘时对弘历存在心结,弘暄他们确实和弘时关系不错。四伯在位的时候,这没问题,但问题是等之后弘历继位呢?
你要说弘时多讨厌弘历这个弟弟,那是没有的。但你说喜欢,那纯粹是在说笑。弘时当了四贝勒的长子当了好多年,不管他想还是不想,早就将其当做了自己的囊中之物,然后,忽然有一天他才发现,原来,他不是阿玛的继承人,这让他情何以堪?
弘时承认弘历比他聪明会做人,但不代表他就会释然这件事。在外面他和弘历是一体的,代表的都是雍王府,但不妨碍弘时宁愿和弘晸他们一块玩儿。
弘晙和弘昼两人年龄小,弘昼也好,弘晙也好,和府里的关系都不错,两人又相处的不错,这不是现成的链接吗?
只是弘暄和四伯胤禛存在默契,不代表弘历和弘暄存在默契。
这件事明面上是弘昼带累了弘晙,就连弘昼本人都认为是他带累了弘晙受罚,但弘暄就认定了谋划这一切的是弘历。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
弘暄没有任何证据,直觉罢了。哪有这么巧,偏偏起哄的那几人都和弘历相处的不错的。
弘昼喜欢玩蝈蝈,这本来没什么,皇子阿哥的,只要不将这事情弄的众人皆知,私下当个爱好没什么。问题是弘晙和弘昼玩的好,弘昼的爱好,很快吸引了弘晙。
玩蝈蝈这事儿,虽然上不得台面,但小孩子嘛,只要克制的住,不影响学习,反正弘暄不觉得有什么。
弘晙前一天刚得了个蝈蝈,弘昼和弘晙两人争论谁的蝈蝈更厉害,两人谁也不服谁,本来按照两人的性子,争不出来,大不了之后回阿哥所比比看就是了。
偏偏周围有起哄的:
“呐,我看弘晙你在吹牛罢,弘昼那小子的蝈蝈我们见过,你的蝈蝈会比弘昼的厉害,怎么可能?”
“就是就是,蝈蝈长得大,未必就厉害。”
“我不信,除非你拿来看看。”
......
激将法虽然明显,但架不住他有用啊!
弘晙信誓旦旦:“我才没有撒谎,不信我让人拿给你们看。”
于是,跟着弘晙的小太监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只能听从弘晙阿哥的吩咐将阿哥所里的蝈蝈拿到了上书房。
蝈蝈这玩意儿,想要控制他不叫,只要不过于刺激它,稍微点点儿朱砂、松香、蜂蜡等配成的药就行了,翅膀振动不起来,自然也就没声了。
只是,偏偏就出现了意外。
弘昼起身回答讲师问题的时候不小心带倒了凳子,然后凳子好巧不巧的又撞击了弘晙所在书桌的桌腿。
蝈蝈收到刺激,然后‘吱——吱吱——’的声音在上书房中突兀响起。
上书房讲师的脸色不出意外的黑了,后面的场景也是可以预料到的。
尽管弘暄和弘晙他们不在一间教室当中,但事情闹的这么大,他想不知道都难。
讲师提问弘昼是巧合,凳子会倒也是巧合,撞上弘晙所在的桌案还是巧合,但弘晙因为弘昼害他被罚,两人闹矛盾总是事实。
弘历的动作很隐晦,晙哥儿只是被多罚了点大字,打了手心,谁也说不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