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众兄弟都目光,胤禛有苦说不出。
他想辩解,他不是丧心病狂之人,做不出这般天理难容的事情。
可……未来的自己,就真的不会改变吗?
于是,他只能朝着皇帝的方向跪下,他说:“儿臣有罪——”
有罪没罪不重要,态度很重要。
况且,这件事的是非曲直真的重要吗?
对于天幕所揭示的一众被雍正帝夺爵圈禁的阿哥们而言,一点儿也不重要。
再说,就凭他们兄弟对胤誐的了解,都已然离开大清本土的胤誐真的没有撒谎的必要。人确实会有偏向性,但胤誐一向莽直,若不是雍正帝的继位真的有问题,胤誐不至于暮年还耿耿于怀。
胤祉抿唇不语,胤禩的笑不达眼底,胤禟回以一声冷哼,胤誐的手指捏都嘎巴响,胤祹敛目低头,胤祯则直愣愣的盯着胤禛。
怎么说呢?
受害者和受害者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
就胤祉言,他实在是冤的慌,看热闹也有错吗?
从天幕演绎来看,他又没有带头反对昭武帝,纯属老四自己心虚,大哥二哥不在,他这个实际的长子真是冤的慌。
是的,胤祉觉得,雍正帝肯定是得位不正,否则不至于针对他。
胤禩同样认为雍正帝得位不正,毕竟,若不是这个原因,已经丧失夺嫡资格的他是疯了才会反对雍正帝。
胤禟一向认为胤禛心眼小,实际上也是如此,在他看来,老四那家伙这样做符合他的一贯认知。胤禟的冷哼,更多的是示威,告诉雍正帝,这事儿没完!
老天爷真是开眼啊,早早的揭露了胤禛的不堪,让他们一众兄弟有所防范,这一次胤禛的阴谋再也没有得逞的机会了。
胤誐更是不会怀疑未来的自己,和胤禟一样带着有色眼镜看雍正帝的他只觉得知人知面不知心,真没想到四哥竟然会作出这样的事情。
胤祹别扭极了,一方面,他不觉得他会牵扯到夺嫡当中去,另一方面,对于四哥,他也不觉得他是冷血无情的人。未来到底是他自己变了,还是四哥变了,胤祹不清楚。但他可以肯定得是,他不想四哥继承皇位。
胤祯属于既喜且忧,痛恨中还夹杂着欣喜,属实是一众兄弟中内心最复杂的人了。
别人不关心皇帝的真正属意继承人是不是胤祯这回事儿,但胤祯本人还能不关注吗?若汗阿玛选定的继承人是他的话,那就是说胤禛篡夺了他的皇位,这可不是小事。
那皇帝真的有可能传位给胤祯吗?
皇帝看一眼胤禛,却并不叫起,总归要让其他儿子出出气。
康熙帝知道,就凭十四上面还有这么多兄长在,他就不可能传位于胤祯。
要么是雍正算计了他的临终事,要么是他这个阿玛算计了雍正帝,别无其他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
这倒不是他信任胤禛的人品,认定他做不成弑父的事情。
他连保成都不信,更何况胤禛。
还是那句话,他了解自己,从保成被废就能看出来,他对权利的掌控。隆科多可能真的偏向胤禛,但他活着的时候,荣辱寄于他身的隆科多绝对不干做些什么。下一任皇帝,带个佟家的利益,绝对没有他这个皇帝给的多。
一旦他仓促去世,那么为了自身利益,隆科多乃至佟家作出投机的举动也很正常。
至于说他算计了雍正帝,同样是因为保成。
被废的太子一定没有好下场,从他去世保成未曾出现就能看出。那么,为了太子一系少一些忌惮,让雍正帝没那么名正言顺是他能作出来的事情。这样,哪怕为了自己的名声,胤禛也得善待太子一脉。
只是不知,到底哪种猜测是正确的?
现场唯有胤礽在可怜胤禛,无他,同病相怜罢了。
太子是个靶子,未来的雍正帝又好到哪里去?
……
除了雍正帝这个最大受害人,隆科多也好不到哪里去,此刻,他脸色煞白。
佟家,是因为有了万岁爷 ,才有了如今的荣耀。
可天幕却显示,他隆科多背叛了主子爷,这还了得?
天幕未完,但隆科多已然顾不得神迹进宫认罪去了。
【当然,雍正继位的真相和我们今天讲的无关——】
胤禛心里吐槽:无关的话,你讲这么多干什么?
还好,天幕很快转移了人们都视线。
{敦郡王府,抹了不少霜粉脸色苍白的装病的额乐森其其格做着最后的努力:“我们假死走了,留敦郡王府一个空壳是不是不太好?”
弘暄:“有什么不好的,钱不带走,留着银子让阿玛和九叔一般用来资助八伯吗?”
额乐森其其格:“……”
想想也是,与其让敦郡王府的一切打了水漂,还不如他们母子带走。反正,假账本都做好了,各种合理损耗支出列的明明白白,晾胤誐也看不出什么来。
但终归额乐森其其格还是不甘心:“事情真有这么严峻吗?假死之后,就再也回不了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