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天幕认证: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31章 黄袍加身

第31章 黄袍加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才半个月吧,天幕竟然又毫无征兆的出现了——

这一次神迹出现竟然还是下午,真是毫无规律可言。

继昭武帝的年少经历推论、昭武时期民族大融合之后,不知道这一期会讲些什么。

万众期待下,天幕很快给出来答案。

【上期我们从昭武帝和乾隆帝的通信中对比了中东皇室的治国方略,这一期我们重点来回顾一下昭武建国之路。】

好家伙,大家一直关注的重点来了。

假死脱身,在经历官逼民反之后,到底又发生了些什么?

要知道,从广州到东洲,何止万里之遥。

人渐渐隐去,然后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由此展开——

{吕宋岛上,昭武帝集合南洋一众豪商,开辟商路,做大做强。

这是昭武帝的起点,却不是他的终点。

觥筹交错间,一群豪商开怀畅饮,南洋商会草草建立,这也是帝国商会的前身。

这一刻,恐怕也没有人会想到,未来这个松散的商业组织在昭武帝手中通过贸易手段会掌控一个国家。}

??

???

这是什么意思,商人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重农抑商是朝廷的一贯方略,清如此,明如此,再往前的秦汉还是如此。商业手段控制一个国家,哪怕是小国,也不容易做到吧?

钱不如权,有权,钱自然就有了,经商的打点,官员的孝敬银子,懂得都懂。但光有钱,被逼民反,流亡海外的昭武帝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官员道:“商会,毁灭一个国家,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有商人摇头:“商人灭国?真当国家的军队是吃素的啊!”

有百姓言:“官老爷就不管管吗?”

有迂腐士子惊呼:“农之为本,商之为末。舍本逐末,竟称圣皇?”

……

官僚们嗤之以鼻,豪商们也是将信将疑,这大概是绝大多数的真实反应。

但真的不可能吗?

服帛降鲁,买狐降代,求鹿于楚,衡山之策,一个又一个典故,齐相管仲早在数千年前,就将其展现的淋漓尽致。

利用好商业,确实能摧毁一个国家。

只是,计策是好计策,能灵活应用的人屈指可数,千古就这么一个管仲。

但想想弘暄一个多月前挨得那顿板子,小小年纪的他轻轻松松赚了二十多万两银子,有管仲珠玉在前,以弘暄的敛财手段,他能做到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想着,坐在椅子上的康熙帝也好,站着的胤礽也好,胤禛也好,有意无意的划过胤禟和弘暄。

瞧瞧——

都是做生意,人家弘暄靠的是真本事,甚至大到能谋国,再看看胤禟,若不是身份在那里,他能斗得过一众豪商吗?

他们什么都没有说,但好像什么都说了。

看的胤禟的脸都快绿了,不是,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还好,天幕及时缓解了胤禟的尴尬。

{新南洲的意外发现,一片近乎大清三分之二面积的广袤领土赫然展现在大家面前。尽管这是一片气候完全和大清相反的土地,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而中国人对土地的执念,是刻在骨子里的。

一大片无主之地,是个人都会心动。

于是乎,昭武帝以及附属势力不断从南洋往新南洲集结,畜牧养殖,粮食种植,茶叶红酒,羊毛纺织……都是好买卖,但海上运营,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人祸,黑吃黑更是常见操作。

为了自己的商队,昭武帝尽心竭力。

于是,有了铁和煤的开采,有了坚船利炮的打造,有了远超规模的海上自卫队。

谁敢想,这一切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做生意。

做生意做到昭武帝这样的,也是旷古绝今。

南洋的无冕之皇,正统的皇室后裔,一个没有满汉之别娶了汉人女子的皇家子孙,昭武帝会被黄袍加身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为了做生意,然后拼命武装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