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关注的是婚礼吗?
没听错吧——
从清朝立国之初到灭亡,神迹说的是这个吧?
这句话的威力不亚于火星撞地球,震懵了所有人。
对于反清复明势力来说是一剂良药,对于清王朝来说却是沉重的打击。
这一刻,皇帝才终于意识到华夏文明范围,并不代表爱新觉罗家统治的范围。
因天幕出现消无声息的反清复明人士,又开始蠢蠢欲动。
“香主,我们是不是……”
“再看看,现在还不是时候。”
至于什么时候算时候,那就要看清王朝之后的政策了。
【除了定义何谓华夏这一概念,在法理上为民族融合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国法》中更是直接规定了各民族平等,这条法律的出台为各民族融合打了一剂强心剂。文化上求同存异的同时,建立不同民族的文化博物馆,直接打消各民族自身文化消亡的担忧。
皇室的以身作则,再诱之以利,给予不同民族通婚补贴,一时之间,各民族联姻频繁。
要知道,不同民族百姓联姻给予1000银元的奖励,在那个时代,这可是一个码头搬运工辛苦三年的劳动所得。
对于有钱人,这笔钱不算什么,但对于升斗小民,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与之相对的是一对新婚的夫妇,男的一身蒙古衣袍,女的头戴翎羽,两个人兴高采烈的在新婚之夜数银元。
洞房花烛哪有数钱快乐——
从一贫如洗大婚前日子,到结婚后的家有盈余,一一开始展现。}
你就说,这婚你结不结吧?
要是现在政策规定满汉联姻给十两银子,你就说底层旗人和汉人愿不愿意联姻吧?
习俗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乃至口味也不同,这算事吗?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这政策好归好,但存在巨大风险。与庞大的原住民相比,汉人满人这些外来人口都少的可怜。一旦原住民叛乱,少数外来人口控制得住庞大的帝国吗?
满汉矛盾,这才是根本原因。
康熙皇帝难道就看不出八旗制度的弊端了吗?满清基本盘是八旗,是满人,看的出又如何?
这一次,天幕终于如皇帝所愿。
【与原住民庞大的人口相比,汉人也好,满人也好,都算少数民族。哪怕和原住民相比,外来人不管是文化经济,还是政治制度,全都遥遥领先,但东洲帝国部落文化和汉文化也有着不小差距,原住民归心是头等大事。】
{商周交替,爆发了牧野之战,最后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当时,商朝有个叫攸侯喜的诸侯,正带着二十五万大军在东方打仗。都城朝歌被攻破的消息一传来,这支军队立马陷入绝境。
国家已灭,他们的未来何去何从?
回去,回哪里去?可不回去,他们又该去哪里?
风雪之下,这只军队度过了白令海峡,他们在这片大陆繁衍生息,这才有东洲原住民。}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美洲原住民来源于此啊。难怪大家长得一个样子,原来是一个老祖宗。
弘暄:……
要不是有上辈子的记忆,真信了你的邪!
现代基因测序,印第安人和东北亚地区的dna确实相似,他们也确实是从亚洲迁徙过来的。可是,时间上和引上是对不上的。大概1.2万年前,他们从亚洲经过白令地峡到美洲定居,可这和商朝差了老长时间了。
现代社会都有人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更何况是看了天幕的大清人,弘暄不信,但信的人大有人在。
未来维护统治,将这小众的说法变为主流论证,这也无可厚非。
【同根同源,这谁能不迷糊?
尽管现代基因测序证明东洲原住民是殷商移民是无稽之谈,但就考古而言,其中谜团重重。
墨西哥曾出土了个玉圭,上面刻着一些像殷商时期甲骨文的神秘符号。不光如此,东洲好几个地方,都陆续发现了类似殷商甲骨文或者中国象形文字的遗迹。比如说,考古学家在许多岩石上,发现了被认为是3000多年前的中国甲骨文。这些发现好像在暗示,远古时候,商朝人和印第安人之间可能有过交流或者传承关系。
不过,到底是还是不是,在民族交融的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
{与之相对的,是一处又一处遗迹的展出。}
虽然天幕做出了解释,但这解释,还不如不解释,反而做实了两者都关系。
基因测序是什么,古代人不懂,但考古证据的的相似性,那可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