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天幕认证: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12章 蝴蝶偏差

第12章 蝴蝶偏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折腾了这么一番之后,康熙总算出了一口气。

至于群臣们,只能说习惯了——

雷霆雨露,俱为君恩。

为臣为子,除了坦然接受,还能怎么办?

那么,作为康熙皇帝最为偏爱的儿子,胤礽感动吗?

若胤礽不是被废的太子的话,地位依旧如十多年前一般不可悍动的话,那自然是感动的。

如今,被废了的太子受到了这份偏爱,真的不是在害他吗?

有时候,胤礽真不知道汗阿玛到底是爱他,还是恨他。

当然,康熙皇帝本人根本没有想那么多。

就像臣子们习惯了他的区别对待,而皇帝本人也习惯了对胤礽有别其他儿子的偏爱。没办法,这是从胤礽出生到今日,几十年潜移默化的习惯。

这种偏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不过,这种偏爱也不过如此——

否则,胤礽不会是废太子,否则,皇帝不会不去考虑胤礽的处境。

这也是一向和胤礽不对付的胤禔今日不曾发作的原因,这固然有天幕的影响,更是因为哪怕是汗阿玛最偏爱的那个孩子,胤礽不还是被废了吗?

胤礽如此,他胤禔也是如此。

是的,冷静下来,他不认为他会没有缘由的进行魇镇之术,要么他是被冤枉,要么是他被逼疯了。

此刻,几个月前明珠临终时趴在他耳边的话语不期然在胤禔耳畔浮现:“王爷,太子被废,您才有活路。但太子被废,您未必有活路。磨刀石把刀磨坏了,那磨刀石又会有什么好下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胤禔如此,纳兰家何尝不是如此。明珠自诩是个聪明人,只是有些事情,身在局中,明白的却是太晚太晚。

那时的胤禔还道‘明珠老了老了,竟然怕了’,现在才知道那是‘姜桂之性,老而愈辣’。

真没想到,就如明珠和索额图的荣辱一般,汗阿玛在时,他和胤礽也是如此。

天幕带来的改变,从胤礽和胤禔身上可见一斑。

若没有天幕,未来经历了两立两废的胤礽会彻底疯魔。而作为磨坏了康熙最偏爱的儿子的那把磨刀石,在得知继位无望愈见疯魔的胤禔,哪怕他是康熙曾经颇为看重的那个长子,依旧难逃老父亲的迁怒报复。

而如今,作为年长的皇子,宠爱与看重凌驾于其他皇子之上的胤礽和胤禔开始变得克制与通透。

胤礽和胤禔如此,其他阿哥们又岂会对天幕的内容无动于衷?

不说阿哥们,臣子们都不可能不受影响,皇帝本人也不可能不受影响,乃至全天下都会受此神迹的影响。

就比如,令人不解的近亲成婚问题。

是的,和雍正皇帝、太上皇的敦郡王、曌圣女皇、十福晋额乐森其其格将军等问题相比,最引入瞩目的便是近亲结婚的危害性。

都知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可已逝去的温僖贵妃和皇帝本人属于近亲吗?

自古亲上加亲就是乐事,史书中更是不乏记载。不光大清如此,其他朝代也是如此。现在天幕却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天幕打破了他们一贯根深蒂固的观念认知,在没有见到真实案例的情况下,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接受,无疑是艰难的。

在这个姑表亲盛行的年代,若是温僖贵妃和皇帝这种都属于近亲结婚的话,那近亲成婚的夫妻真的是一抓一大把的存在。

那个说:“唐太宗和杨妃是近亲,皇子恪、皇子愔不也没事吗?神迹与认知不同,会不会是神迹弄错了?”

这个说:“奴才觉得神谕自有其道理,从神迹看这已经是被论证的事实,应引起重视。”

有臣子道:“会不会是神迹太过大题小怪了,这么多年不也没事吗?”

更有人反驳:“子嗣问题,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奴才以为还是谨慎些为好。”

也有人道:“臣以为不可以一刀切,姑表亲一向是美谈,贸然制止,岂不是害人也?”

……

大家默契地说的都比较谨慎,谈得是太宗和杨妃,但暗指的何尝不是皇帝和贵妃。只是天幕可以无所顾忌地说皇帝的妻妾娶的不对,他们可没那个胆子。毕竟,涉及十阿哥,那就是涉及皇帝和贵妃,乃至先后及其身后的钮钴禄氏,又不是不要命了,大清的文字狱可不是吃素的。

县官不如现管,同样的,神谕再重要,也重要不过命。

当然,神迹中近亲结婚的代表人物胤誐,此刻不是很开心就是了。

父母之恩,昊天罔极。

皇帝如何,胤誐并不关心,但涉及已故的母亲和姨母,哪怕诸臣没有提及两位,暗暗的代指,也很令人恼火。这该死的神谕,比汗阿玛和额娘还亲近的婚姻大有人在,就不能拿他们举例子吗?唐太宗和杨妃不就是很好的素材嘛——

这算什么?

父母的婚姻是错的,他的出生也是错的,那活着的他算什么?

这两个该死的逆子,否定自己父亲的出生对他们有什么好处,简直没事找事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