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天幕认证: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6章 趋利避害

第6章 趋利避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幕中那个引得万千百姓哪怕被罚也要自发给他建立生祠的皇帝真的可能存在吗?

与这些士人相比,不识字的百姓的震惊要更多一些。除了极端迷信者,更多人当个稀罕的热闹瞧来着,难得的竟然有机会听大人物的家长里短。

别说,刚刚敦郡王骂儿子那出戏码还真有趣——

身为佃农的老周家就指着这佃来的这十几亩地生活,天幕降临时,这一家子的壮劳力正和往日一般在田间地头忙活,然后,他们就和看见这神迹的所有人一般倒头就拜。

金陵自古繁华,但这跟看天吃饭的老周家没啥关系。

但从天而降的神迹,也由不得人们当做啥也没有发生。

大字不识的老百姓,天幕中的罗列的作为证据的文字他们是看不明白的,南北差异巨大,口音也是如此。但奇怪的是,天幕中人的口音明明和他们完全不同,却不妨碍大家听的个明明白白。

这是在讲皇帝家那些事儿?

神迹自然是神迹,但在发现天上的神迹完全改善不了他们的生活时,那股神迹突然降世时的崇敬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变淡。神迹依旧是神迹,没有人不相信天幕中的神谕。但王侯将相的事情,和他们这些升斗小民又有什么关系?

百姓或许愚昧,但也不是傻子,在一小撮人眼里高悬天际的神迹不如一碗能够令人果腹的浓粥。但现在不一样了,有点儿脑子的人都知道能让百姓自发立生祠的皇帝意味着什么。

周家老大问他爹:“爹,这是说未来有个好皇帝,是吧?”

周老爹点头,但说出的话却不是那么肯定:“是、是吧?”他不敢置信的反问道:“这神谕总不能说谎吧?”

周小弟一句话将大家问懵了:“可是,昭武帝不是海外建国吗?咱家还能出海?”

是这么回事儿——

同样,太行山脚下,自天幕降临就和爷爷一起跪在地上仰望神迹的放牛娃狗蛋听见爷爷喃喃道:“这天下还会有这样的皇帝吗?”

小小的狗娃不知道如何回复,而眉目皆白的老爷爷也不需要太多回复,他沟壑纵横的脸上那双沾染风霜的眼眸溢满了期待。

蓝天,白云,远处青山,哞哞的牛叫,跪拜的祖孙,这只是万千百姓的缩影之一。

【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难不成就真的是上天之子了吗?

我们都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后五代史》有言:“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翻译过来就是天子难道生来就是做天子的吗?不过是因为兵强马壮才使他成了天子的罢。

但知道是一会事儿,不妨碍当权者用这种方式用这种方式加强皇权统治。】

说到这里,午门前众人面面相觑,现场鸦雀无声。

这也太过大胆!

画中人的思维太过天马行空,不是说昭武帝的事迹吗?怎么忽然就跳到这里了?

这一刻,康熙帝乃至满朝官员们都清楚的知道,纵使天幕中人姓爱新觉罗,纵使天幕极其推崇昭武帝这个君王,但神迹的出现对清王朝的统治未必是件好事。

天幕之人不崇君是个既定的事实。

【昭武帝却身体力行带头打假辟谣,古往今来也是没谁了。

甚至因有官员治下民间留言其龙子的传言愈演愈烈,他直接训斥了该官员。明明这件事对于他本身的统治是有好处的,但他却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乃至于训斥之外,这种迷信行为还在《国报》上大肆批判。

解释,宣传,批判,罚款,各种手段齐出,昭武帝到如今还有这么多信众,委实是这个皇帝做的足够好。

但他这种行为不光当时人不理解,我们后世人也不是很理解。】

康熙:……

作为一个皇帝,他真的很不理解,这不是好事儿吗?

这要发生在康熙帝自己身上,不在这神迹上再加一把火就算好的了,至于辟谣,那是想都不要想!

不光皇帝本人不理解,在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理解的。

自古以来只有造神的,第一次听到驳斥的。

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都成什么样了,一张鞋拔子脸,都没见前朝驳斥的。

明明是加强统治的事情,昭武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昭武帝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

但他讨厌任何与迷信沾边的事情是可以确信无疑的。

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这可能和九龙夺嫡的几件重要的大事息息相关:一个是张明德案;一个是胤禔魇镇太子一案;还有一个就是毙鹰事件。】

几乎是天幕中人的话音一落,胤禔不可置信的话音就炸裂开来:“魇镇?我、这、这不可能!”

难不成他疯了不成?

胤礽不过一废太子,到底是什么情况下他才会破罐子破摔的搞出这样失智的事情?

胤禔不可置信,胤礽同样不可置信。

胤礽相信老大想要他死,一如他也想要老大死一般。但争斗多年,胤礽从来不曾想过靠巫蛊咒死老大。巫蛊要是管用的话,这天下该是和尚道士的天下,而不是皇权至上。

老大这是疯了吗?疯了吗?还是疯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