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江南墨韵,情寄祝郎
林悦只觉眼前光芒一闪,紧接着,悠扬的丝竹声、熙攘的市井喧嚣声裹挟着江南独有的温润气息,扑面而来。
待光芒散尽,她发现自己身处明朝苏州城的一条古巷之中。
脚下是青石板路,错落有致地铺展开来,两侧是白墙黛瓦的屋舍,屋檐下悬挂着的红灯笼随风轻轻晃动。
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有卖笔墨纸砚的文房铺子,飘散着阵阵墨香;也有摆满精美刺绣的绣坊,五彩丝线在日光下闪烁。
不远处,一座小巧的石拱桥横跨在潺潺流淌的小河上,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岸边的垂柳和粉墙。
“欢迎来到大明弘治年间,你是一位出身书香门第,才情卓绝且擅长制香的女子,名叫苏念瑶。
本次任务是与祝枝山相识相知,赢得他的倾心。”系统冰冷的声音在林悦脑海中突兀响起。
林悦,此刻已化身为苏念瑶,她稳了稳心神,抬手轻抚身上那件绣着淡紫色鸢尾花的月白锦缎长裙,裙摆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垂落。
她的双眸恰似春日里的一泓清泉,灵动且明亮,透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肌肤白皙细腻,泛着柔和的光泽,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松松挽成灵蛇髻,斜插着一支翡翠玉簪,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的脖颈边,更添几分温婉韵味。
这日,苏念瑶听闻城中有名的文渊阁举办一场文人雅会,诸多才子佳人都会前来,以文会友。
苏念瑶自幼受书香熏陶,对诗词文章、文人趣事极感兴趣,便兴致勃勃地前往。雅会现场,众人或是挥毫泼墨书写佳作,或是围坐一处高谈阔论,气氛热烈非凡。
苏念瑶手持一把绘着兰花的团扇,莲步轻移,穿梭在人群中,静静欣赏着眼前的一切。
就在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只见一位身着藏青色长袍的男子大步走来。他身形微胖,却丝毫不显臃肿,反而自带一股洒脱之气。
他面容圆润,双目炯炯有神,透着聪慧与不羁,嘴角始终挂着一抹自信的笑意,正是祝枝山。
此刻的祝枝山在江南文坛已颇具声名,其书法更是一绝,深受众人追捧。
祝枝山被众人簇拥着走到一处案前,只见他挽起衣袖,拿起毛笔,饱蘸浓墨,笔锋在宣纸上肆意游走,不一会儿,一幅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的书法作品便呈现在众人眼前,写的是他自己即兴创作的一首诗:“江南好景韵悠长,墨客文人聚一堂。且把豪情倾笔墨,笑谈今古意飞扬。”
众人纷纷拍手叫绝,苏念瑶也不禁看得入了神,心中对祝枝山的才情钦佩不已。
雅会结束后,苏念瑶犹豫再三,还是鼓起勇气走向祝枝山。
“祝公子,小女子苏念瑶,久仰公子大名,今日得见公子挥毫,实乃三生有幸。公子这首诗,气势恢宏,书法更是精妙绝伦,令小女子大开眼界。”苏念瑶微微欠身,脸颊微红,眼中满是倾慕。
祝枝山连忙回礼,笑着说道:“苏姑娘谬赞了,能得姑娘赏识,是枝山的荣幸。
看姑娘气质不凡,想来也是饱读诗书之人。”
两人就此攀谈起来,从诗词韵律到书法之道,再到生活中的闲情雅趣,相谈甚欢,彼此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苏念瑶发现,祝枝山不仅才华横溢,为人更是幽默风趣,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有着独特的生活哲学。
而祝枝山也被苏念瑶的温婉大方、聪慧过人所吸引,一颗心悄然泛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