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辞赋风华,情寄宋玉
柔和光芒仿若春日的微风,轻柔地将林悦包裹。待那亮光如晨雾般缓缓消散,丝竹雅乐之声、文人墨客的吟诗唱和,裹挟着浓郁的古韵气息,扑面而来。林悦发现自己身处一座雅致的庭院中,四周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一条蜿蜒的小溪潺潺流过,溪水清澈见底,水面上漂浮着粉色的花瓣。庭院中,一座古朴的楼阁矗立其中,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典雅。
“欢迎来到战国时期,你是一位才情出众的贵族女子,名叫楚瑶。本次任务是在这乱世之中,与宋玉相识相知,赢得他的倾心。”系统那冰冷机械的声音在林悦脑海中突兀响起。
林悦,此刻已化身为楚瑶,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文化气息,整理了一下身上华丽的罗裙,裙摆绣着精致的凤凰图案,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宛如凤凰展翅欲飞。她的双眸犹如一汪清泉,闪烁着灵动的光芒,肌肤白皙如雪,透着淡淡的粉色光晕,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身后,用一根镶嵌着宝石的金簪束起,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的脸颊旁,更添了几分妩媚。
楚瑶在庭院中漫步,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琴声从楼阁中传来。她顺着琴声走去,只见一位身着白色长袍的男子正坐在窗前,专注地弹奏着古琴。男子面容清秀,剑眉星目,眼眸中透着一股温润与才情,高挺的鼻梁下,是一张轮廓分明的嘴唇,嘴角微微上扬,带着淡淡的笑意。他就是宋玉。
“公子好琴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楚瑶轻声赞叹道。
宋玉听到声音,停下弹奏,抬起头来,看到楚瑶的瞬间,眼中闪过一丝惊艳。“姑娘谬赞了,不过是闲来无事,随意弹奏罢了。不知姑娘是?”宋玉礼貌地问道。
楚瑶莲步轻移,走进楼阁,说道:“我乃楚地贵族之女楚瑶,偶然路过,被公子的琴声吸引。公子不仅琴艺高超,想必在诗词歌赋方面也颇有造诣吧?”
宋玉微微一笑,说道:“略通一二,让姑娘见笑了。”
楚瑶看着桌上的诗稿,说道:“我对诗词也颇感兴趣,不知能否拜读公子的大作?”
宋玉连忙递上诗稿,说道:“姑娘请。”
楚瑶接过诗稿,认真地读了起来。宋玉的诗词辞藻华丽,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楚瑶不禁对宋玉的才华赞叹不已。
“公子的诗词真是绝妙,每一句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情思。”楚瑶说道。
宋玉看着楚瑶,眼中满是欣赏:“姑娘能懂我的诗词,真是难得。我一直觉得,诗词是表达内心世界的最佳方式。”
从那以后,楚瑶时常与宋玉相聚,他们一起探讨诗词歌赋,一起在庭院中赏月,一起在溪边漫步,分享彼此的心事。楚瑶发现,宋玉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心地善良,对世间万物都有着独特的感悟。宋玉也沉醉于楚瑶的才情与温柔,两人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升温。
一日,楚地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诗会,众多文人墨客齐聚一堂,共同吟诗作对,交流文学心得。楚瑶和宋玉也一同前往。
诗会上,众人纷纷展示自己的才华,气氛热烈非凡。一位年轻的才子站起身来,高声朗诵了自己的新作,赢得了众人的阵阵掌声。
“此诗意境开阔,词句工整,确实是佳作。”楚瑶赞叹道。
宋玉微微皱眉,说道:“诗虽好,但总觉得少了几分真情实感,有些流于表面。”
楚瑶看向宋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那公子觉得,怎样的诗才是好诗?”
宋玉思索片刻,说道:“好诗应是有感而发,能触动人心。就像《诗经》中的那些篇章,质朴而真挚,虽无华丽的辞藻,却能千古流传。”
楚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公子所言极是。诗词不应只是文字的堆砌,更应是情感的寄托。”
这时,诗会的主持者提议,以“春景”为题,让众人即兴赋诗。众人纷纷应和,一时间,吟诗声此起彼伏。
宋玉站起身来,略作思索,开口吟道:“春风拂柳绿丝绦,桃花映水绽红娇。燕语呢喃传爱意,春光旖旎醉心潮。”
他的诗句刚落,便赢得了满堂喝彩。楚瑶也不禁为之倾倒,她望着宋玉,眼中满是倾慕:“公子之才,令人钦佩。”
诗会结束后,楚瑶和宋玉一同漫步在回家的路上。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纱。
“今日诗会,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楚瑶笑着说道。
宋玉看着楚瑶,眼中满是温柔:“有你在我身边,再精彩的诗会,也不及此刻的美好。”
楚瑶脸颊绯红,低下头轻声说:“公子又取笑我了。”
宋玉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楚瑶:“我从未取笑你,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心话。瑶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