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筑梦侦缉录 > 第4章 查证

第4章 查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黄衣女人若有所思,停下来看了一眼唐施诗,心里惊了一下。她叹了口气,又问,“你认识徐怀卿吗?”

“啊,谁?哦,那个,那个阴兵啊。我不认识。”唐施诗说完,又赶紧问,“我能问你点事儿嘛?你看,你来都来了,我也回答你了,你帮帮我吧,我就一个问题。”

她见黄衣女人在犹豫,心想机不可失,赶紧问,“如果我要听一个死人说话,有什么办法吗?”

黄衣女人一愣,反问她,“为什么要问这个?”

唐施诗心里又美了,这事儿有戏,她赶紧说,“刚才说,我有个同事自杀了,我怀疑他死得有问题,但我又什么都不知道。那天在梦里,他跟我说要我救他,我也没救成。但是我老觉得他还有话跟我说,我想知道他要说什么。”

“这对你很重要吗?”黄衣女人有点不屑。

唐施诗看到她的表情,有点没底。算了,事到如今,真诚才是唯一的必杀技,于是她声情并茂的说,“可能对我没那么重要,毕竟我跟他非亲非故。只是对他的家人来说,亲人突然自杀,还没有任何原因,一定非常难受。他既然肯找我,说不定我有什么办法能帮他呢。”

黄衣女人这才完全转过身来,她盯着唐施诗,问她,“你真不记得,徐怀卿是谁吗?”

“啊?”唐施诗有点蒙,还没反应过来,那黄衣女人就不见了。她赶紧追到门口,才想起来,算了,是在梦里。

“哎呀!”随着“哐”一声,唐施诗醒了,她人躺在两张单人床中间,头撞到了床头柜。

疼死了。她心里默默地嘀咕,这个梦太清醒了,真无语啊。

一看手机,马上8点半了,她赶紧穿好外套,拿起电脑就往二楼餐厅去。

傅一宁已经在等她了。听戴璐说,他是最近才来的实习生,之前一直在甲方实习,估计是想多几份实习经历吧,后来选了来事务所。他看起来个子很高,但人很瘦,一点不像老姚,壮汉一枚。唐施诗总觉得他看起来有点眼熟,对傅一宁还算客气。

傅一宁看她远远过来,站起来冲她招手,她刚坐下,他把杯子推过来,“你困了吧,我买了杯果汁,怕喝咖啡你睡不着。”

“谢啦。”她也不客气,拿起来就喝了一大口。确实,刚才做了个梦,现在还有点没出来。

“你白天拍的那些照片导出来没,给我看看。”

“嗯我都导出来,按照日期编号了,然后又做了一个excel清单,数据也都统计好了。”傅一宁打开表格,把电脑往唐施诗这边推过来。

“不错啊!”她有点小惊讶。

很多实习生就是来打个酱油,混个实习经历,能少干就少干,甚至坐那玩游戏只等着别人安排,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唐施诗想到这,哎呀我又开始老干部了。她其实很不喜欢自己这种习惯,就是偶尔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当前辈,想着指指点点那些小朋友和实习生。但其实本质上来说,跟Betty指点她和老姚他们没什么区别,就是一点权力和面子呗。有些实习生因为背景一般,过不了校招,所以想在实习的时候多表现,或许能争取留用,这种人会很老实很听话,有些人就喜欢欺负这种实习生。唐施诗不愿意这样。

傅一宁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不忙,顺便做的。”

唐施诗看了他整理的清单,是12月9号的,因为一天就有几百辆车进进出出,所以很难把整个月的都拍下来。不过,这些数据肯定都跟出货系统里一样,这些过磅单唐施诗推测也是临时写的,就为了应付他们检查。真实的过磅单,肯定已经都收起来了。

她又把之前戴璐发的出货明细表打开,12月份的出货次数有将近1万次,平均每天也要有300多次。下午吃饭的时候,司机师傅说这些货车都是重卡,大部分都是70吨左右的载重,如果这么算,光12月份出货量至少有50-60万吨(一般不满载)。一般来说,三四季度算出货淡季,那全年最少也是出货700万吨。这跟他们说的一年出货量400万吨差太多,快一倍了。

“一宁,你明天帮我把全年的出货数据都要一下,统计一个分月的表,来得及吗?”

“没问题。”

“对了,你哪天来的?见过文经理吗?”她随口一问。

傅一宁愣了一下,随即说,“只见过一面。我来的那天,在酒店看见他匆匆忙忙收拾行李,说要回北京开会。后来就没见过了。”

“那你知道了吧。”她又问。

“嗯。”

唐施诗叹口气,习惯性的用右手指轻轻的敲着桌子,像在弹琴一样。她抬起头对着傅一宁说,“别担心。”

一宿无梦。唐施诗今天终于睡了美美一觉。

她准备今天找机会跟戴璐讲一下昨天的疑问,也不知道文新子是不是也发现了这个bug。早晨去楼下吃饭,她看见戴璐和傅一宁在聊天,心想,该不会他已经跟她说了吧,顿时感觉有点不妙。

到了办公室,戴璐和唐施诗被审计主任叫去开会,唐施诗走前对傅一宁比划了一下,告诉他要做那个表格。傅一宁笑了一下,给她比个OK,继续低头干活。

原来是那个陈主任想打听一下,昨天在矿山实地检查有什么问题。他请两位坐下,笑眯眯的问,“怎么样啊小唐,我们矿山那边是不是很大,就是环境不太好,辛苦你还去跑一趟。”

唐施诗赶紧接话,“还好还好,不辛苦,就是麻烦陈老师跟着跑一趟,那边同事也都很配合,很顺利。”

“那,”陈主任话音一挑,“唐老师这边发现什么不合规的问题没,需要跟我们沟通的?”

唐施诗看了一眼戴璐,她示意直接说就行,唐施诗才开口,“暂时没有什么问题,晚点我整理一下报告,先拉着陈浩老师初步聊一下细节,然后再给您同步一份。”

“到时候有问题,让陈浩帮忙约您时间,我看最近会议很多。”戴璐补充到。

“好的,好的,哎呀有时候确实管理不够严格,会有一些小问题,咱们先沟通,这样效率高一些。”陈主任说完,把茶杯盖扣上,又是那个笑眯眯的神情。

俩人出来之后,唐施诗说,“璐姐,下去走走嘛,我跟你聊点事儿。”

戴璐也没拒绝,就跟着下去了。他们这栋楼的一层是个大厅,有一个咖啡座,平时很多员工会上班的时候来买咖啡。戴璐和唐施诗坐在最边上的一个卡座里,这安静,好说话。

唐施诗看她有点不自在,就问,“没睡好吗昨天?”

戴璐笑着说,“还行。不过我在这一直吃饭不太习惯,我是南方人,这边都是北方菜系,口味还比较重。哦对,你要跟我说什么啊?”

唐施诗沉吟了一下,右手又在小圆桌上弹起来,说到,“嗯,我其实想问,你跟文经理呆的时间最长,他突然回北京开会,你知道他去跟谁聊什么嘛?”

“为什么问这个?之前Betty不是说了,我们内部不讨论这个事儿。如果你要跟我说这个,那我上去了。”说着,戴璐就要起身。

“哎,璐姐!”唐施诗赶紧叫住她,“也不是要聊这个。哎,是我说话不合适了,你坐。我之所以那么问,是觉得这个项目有点问题。”

“嗯?你觉得哪里有问题?”戴璐一听她说项目的事儿,只好又停下来,坐回去。

唐施诗见状,把自己昨天在矿山遇到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猜测一五一十的都说了一遍。戴璐一只默默的听着,也没有任何提问。末了听完了,她也表现的很惊讶,只是问,“施诗,我觉得你是不是有点敏感了?”

“啊?怎么了?”唐施诗没明白。

“只看了一天的数据,就有这么多猜测,你才来几天,连之前的底稿都没看完,业务也没有完全了解,上来就带着个人偏见做了预判,你不觉得自己缺乏基本的职业精神吗?”戴璐有点不悦,显得咄咄逼人。

“这,怎么讲呢?我是觉得不对劲,想跟你聊一下。再过一周你就去别的项目了,我是不是有责任有义务要把这些跟你了解清楚呢。”唐施诗也有心理准备,毕竟前两天她就已经不情愿配合她了。她又想起来什么,接着说,“还有,客户这的人都不知道文新子的事情吗?为什么不说?文新子之前的好多资料都不见了,你是怎么跟他交接的,我都不能问吗?”

“他走的时候哪知道会出这件事,他也不会跟我交接。”戴璐甩出一句。

“算了,我找一宁去统计数据了,一会儿回去看一下。如果全年的出货量远远高于他们这个级别的矿厂的最高年产量,我就有理由怀疑这里面的数据有问题。到时候,我肯定要先跟Betty说,你也一起吧。”唐施诗说完,就站起来走了。

戴璐坐在那,一动不动。她见唐施诗走远了,掏出手机拨通了那个号码。

傅一宁看到唐施诗走过来,赶紧打开表格,他做了一张统计图表,确实如她说的,三四季度出货量级别略低于一二季度,所以全年出货量已经是接近750万吨了,比唐施诗先前预计的还要多。

她又问傅一宁,“之前客户给的资料里面,这个矿的矿产资源储备评估报告你们看过吗?”

傅一宁摇摇头。

唐施诗赶紧在那天戴璐发给她的共享盘里去找,翻了半天确实有一个评估报告。点击开来,发现是一份PDF格式的复印件。她翻到载明储量的那一页,显示预计开采周期20年,年开采量预计不低于800万吨。

她有点失落。忽然,她又想到什么,赶紧翻到报告第一页,这一页有显示报告出具方,是长春的一家地质勘查公司,唐施诗立刻把这家公司的名字输入“天眼查”软件,显示公司法人是“王逸”。

傅一宁站在她身边,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时,唐施诗又问他,“股东清单有吗?”

“有的,也在这个共享盘里。”傅一宁赶紧拿过鼠标,退回到上层文件夹,找到那个股东名册,打开给她看。

“王,王,王。”她一边念叨着,一边往下划鼠标,都没发现有王姓的股东。

“是不是他老婆。”傅一宁冷不丁的说。

唐施诗抬头看了一眼傅一宁,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她轻轻笑了,点开网页翻了几分钟,找到了。对,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叫陈胜意,他爱人的名字叫王晴,俩人刚离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