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什么事儿?”
“我问你是不是得罪人了?”
“然后呢?”
张斐抓了抓额头,心里想,他妈的杀手果然不该话多。
“……有人告诉我,你这几天有血光之灾,托我来保你平安度过此劫。”
“谁?”
“说来你可能不信,是我三百年前的老祖宗。”张斐把自己说羞耻了,毕竟这话听起来实在太荒谬,他自己都不信。
他原本没打算自己说,想引导大姐讲出自己的故事,没想到大姐不按常理出牌。
郭绵当然不信,嘲讽道:“托梦的托?”
张斐决定尽快结束这个令人脚趾扣地的话题,立马拿出了他爹临死前郑重交付的白玉匣子。
郭绵读完卷轴的上半段脑子懵懵的,想了好半天才想明白,事情应该是这样的:
胤禩这次穿越,经历了很危险、很棘手的事情,于是他回到大清后精心挑选了一个‘未来战士’,帮他解决这个麻烦。
想要挑到合适的人,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保管玉匣的家族,要像关宇家一样,至少能绵延三百年;第二,这个家族对他绝对忠诚,不会在他倒台后放弃任务;第三,这个家族的后人中,有足以解决麻烦的人才。
他一定下了很多功夫。
并且,他知道改朝换代后忠诚靠不住,所以上半段最后一句写的是:任务完成后,执行者可以得到一百两(十斤)黄金。
当时郭绵还默默还算了一下,以当前的金价,一百两黄金大约等同于七百万人民币。
什么保镖值这个价?
郭绵带着厚厚的金钱滤镜,重新打量张斐,脑补出一幕幕枪林弹雨、血雨腥风,对他的恐惧排斥,悄然转化成了安全感。他那张刻薄的嘴,也不是不能忍了。
那么,什么血光之灾,非得用这么贵的保镖?
答案都在后半段里。
在回家的路上,胤禩翻译了那一段满文。不过那么长一大段,他翻译出来只有一句,明晚(时间可能会前后浮动),郭绵的公寓会迎来三个持枪入室的暴徒。
面对这样的威胁,郭绵第一反应是所有人都躲出去,监测到对方上门后报警。
胤禩想的是,让她和郭真真躲出去,他和张斐埋伏在屋内设法制服对方,逼问出背后指使人再报警。
张斐则毫不留情地打破了他们的‘美好幻想’,“国内枪支管制多严,你们有概念吗?首都这种地方,恨不得公厕门口都加上安检。这三个人能弄到枪,绝对不是无组织的。他们敢带着枪来,就没打算留活口。犯这么大的案,没有周密计划是不可能的。我可以确定,从你家门口到公寓大门的监控已经全都在对方掌控中。你如果走了,对方只会跟着你走。”
胤禩第一次发现现代科技也有弊端,监控这玩意着实讨厌。
倘若他和张斐留在这里做了充分准备,暴徒却跟着郭绵去了,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卷轴上写了上次的结局。
郭绵为了保护郭真真自愿被带走。他身中两枪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