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参天迷似阵,明月高悬静若无。
密林中,虫鸣已息,树叶无风自动,静谧无声。
“沙沙……沙沙……嘎吱……沙沙……”
“有人吗?是哪位师兄师姐在这儿?”
人声被密林吸收,传播得甚近。
“咦,我怎么踩在师兄师姐头上?”
云起盯着手中的弟子玉牌,看着已然与白色光点重合的红色光点万分不解。
这红色光点中传来的气息俨然是哪位陌生的师兄师姐。
不过,若是地面上遍寻不见,
难不成在地底?
夜色渐凉,云起望向上方一览无余的夜空不禁打了个寒颤,对脚下的这块土地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联想。
她虽不怕鬼神之说,但此情此景,难免让人心生疑虑。
觅声林,觅生林,这是沁园秘境中难得的困地,位于秘境的西南方向。
觅声木,树形笔直状似杨,高数十丈,喜光耐寒,无花无果,吸音静声,是隔音的好材料。
但这觅声林不同于秘境之外,此地据说还设了个大型迷踪阵,拦住了不少倒霉弟子的寻宝之路。
云起目前就是其中之一。
她进秘境时正好落于林中,那时还是正午,阳光极盛之时,嘘声虫也在大声宣扬着自身存在。
此时已至子时,她却仍无所得。
困于无声之地,最为考验的是人的坚持与耐心。
而云起此时最不缺的,也是这两样。
光点重合而不见人影,说明什么?
若弟子玉牌没有出错,则可排除最不可能的天上地下。
那就只剩下,空间节点重合?
这好像超范围了!
捷径走不了,
云起又原地盘坐,开始一遍遍掐算。
不过是一次次推翻再来,
然后多次推翻。
果然,还是能力不允许。
云起再次起身,留下标记,决定暂时放弃此地。
她就不信了,她解不开这个迷阵,还出不去了。
行走于林中,云起听见的只有自己的脚步声,与意外踩断枯枝发出的“嘎吱”声。
突然,“啪嗒”一声,一只沉眠的嘘声虫从树上掉落到云起脚前。
“嘘声虫?怎么会出现在这儿?”云起有些不解地捡起这只后尾发着青光的小虫。
为了早些离开觅声林,她一直是参照日月东升西落的规律,朝着东方行进的。
而据记载,嘘声虫这类以觅声木叶为食的灵虫,白日是会跟着太阳方向转变栖息地的。
若是它们没错的话,那……是我走错了方向?
可天上的明月分明……
云起抬头望月,月光皎洁莹润,一如往初。
静思良久,方才恍然。
是,对,是我错了。
大树参天迷似阵,明月高悬静若无。
云起在心中默念了两遍,眼睛越来越亮。
传闻中沁源前辈题在沁园的词,原来不是指园中那棵不知年岁的迷踪树吗?
不对,难道……
云起想起了一些事,亟待求证。
小心地将灵虫送还于树枝后,她便全力运转轻身术赶回去。
在她没注意到的地方,树枝上看似熟睡的嘘声虫睁开了红玉般的小眼。
它疑惑地晃了晃小脑袋,扇着翅膀确定气味后,
又迷迷糊糊地朝着云起离去的方向跟了过去。
云起找到了那棵留下标记的树,正是弟子玉牌上两个光点曾经重合的地方。
虚是实来,实是虚,
云起闭着眼睛肯定着自己的想法,直直地朝着那棵树走去。
*
一阵神晃身移后,云起才睁眼看到了自己所到之地。
灵草地宽广,数不尽的无欢花与夏漪草分布在道路两旁。
仅扫过一眼,云起就看到了不少满了五千年的存在。
微风拂过,左侧的无欢花活泼,金黄色的小铃铛随风奏乐,叮叮铃铃的,听着让人倍感喜悦。右侧的夏漪草也不甘示弱,蓝绿色的波浪翻涌间,流露的是对夏季的欢欣。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如众星捧月般、被围在中间的那一棵高达三十丈的巨树。
迷踪树,形似槐,树皮暗灰而光滑,黑色纹理遍布其上,叶阔而稀,有花无果,花白而大,是天生的迷阵大师。
传闻手握其叶可破任何迷阵。
从宗门查询到的资料来看,该树是沁源前辈的好友,已在此存活了至少5000年之久,据说早已生灵。
云起秉持着礼教走上前行了道礼,“玄清宗弟子傅云起拜见前辈,有所打扰还望前辈海涵。”
云起话音刚落,耳边就传来“嘎吱嘎吱”的声响。
接着,是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
“哎呀,是玄清宗的弟子啊,难得又有人过了关,老朽可多少年没听见过人声了,一把老骨头不活动活动都快生锈了。”
云起抬眼,本以为前辈会以灵族模样出现,没想到竟是整棵树生了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