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小七科举手记 > 第55章 县试正场

第55章 县试正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跟何七先前猜的差不离,她就知道,不是何怀环便是何怀璋,除却萱草居的人,还有谁见不得她好?

“多谢公子告知。还请公子将此三人送问,不必顾忌我。”何七对萱草居这几个可不会手下留情,陈姨娘当年还要害死她呢,这会儿不过是让他们尝尝牢狱之灾。

任二公子轻笑一声,道:“本该是好事做到底,可这回恕我不能相帮。我这里的人现在不方便进城,只是你一人怕是也压不住他们三人,要送问,恐怕得过阵子了。”

他说完,何七就闹了个脸红,人家这回又救了自己一次,还没好好道谢,就又要任二公子帮她办事,实在是有失礼数。何七忙道:“等县试完了,我带家中下人来公子处提人,或是公子告诉我个方便的地儿,我自去将人押去县衙便是。这回又蒙公子救命,无以为报,若公子以后再临江有什么事,只管驱使我便是。”

“这事以后再说吧,现在不早了,你再不走,怕是要赶不上县试了。”

何七这才想起这一茬,可方才的考篮与验明正身的文书都不见了,她还得回那破屋子寻到这些,才能起县试,也不知能不能赶上。

看何七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任二公子适时道:“你的东西我都已经叫人找到放在外头了,你跟着他们出去便是。只一桩,今日在这里遇到的事,勿要对他人言。”

何七这才松一口气,感激望向任二公子,道:“公子放心,我定当谨记,守口如瓶。”来不及细想今日遇见之事,何七说完便转身走了。

任二公子做事果真靠谱,何七点了一遍自己的物件,一样不差,只是有些许破损。待她匆匆赶到考棚外头时,已经无甚么人了。虽然还未黎明,但考生们该进场的都已经进了。何七在外头焦急地看了一圈,想找到给自己作保的廪生,没有他,自己可进不去啊。该不会是迟迟没等到她人,已经走了吧?

就在她四面环顾时,后边传来一道熟悉且愤怒的声音:“你还记得要来县试啊!”何七回头,发现竟是世孙,身后是跟着正是给她作保的廪生。

“世孙怎么在这儿?”

“我来送卿松考试,本想……”世孙看见转头的何七,也被灰头土脸的她吓了一跳,“你…你怎么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你从哪儿来的?”

何七知道这廪生定是世孙帮她留住的,忙道:“这些来不及说了,多谢你,我先进场考试了,等今日下了考,我再同你说。”

衙差见何七是世孙在等的人,也没有与她为难,唱名之后,何七便顺利进入了考棚,找着了自己的号舍。今日是县试的正场,正场批卷较为宽松,录取者众,只消是正场过了,便得到了参加府试的资格。余下的几场考试参不参加,由考生自行决定。若是只想参加考试,点到为止即可,若是想要冲一冲,博个县案首,直取秀才功名,那便需要试一试了。

按照何七的性子,多余的考试肯定是不会参加一场的,可既然有能直接当秀才的机会,那她就不会放弃。不过后头的几场考试也要今日的过了再说。何七定神,将纸笔摆好,便看到衙役举着考题贴板来了。

正场的考题共三道,是两道四书题,一道帖诗题,何七略略扫一眼,看着都不是难题怪题。

第一题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述而》。

这题并不难,只需注意在破题之句点睛,何七在纸上一笔一划写下:此言君子胸襟如霁月清风,小人则常怀忧惧。忽而想起前日温书时先生曾讲,此句可与《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互为印证,但直接用又觉生硬,回想起《孟子》中曾有言“浩然正气塞于天地之间”,可以以此做引言,思量半晌,提笔又写下 :然正气乃坦荡之本,譬如秋潭映月,澄明无翳。破了题,后面的内容便也不难了,何七按照几日前林子鹤教她的做,很快就写完了这一篇。

第二题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中庸》。这题也并不难,何七按照上一题的路数,也很快有了思路,几下就写完了草稿。

接下来便是最后的试帖诗了,何七看题一眼,就要下笔之时,忽的想起什么,眉头皱起。原来这陷阱,在这儿等着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