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警觉回眸,正欲一探究竟,又听一声猫叫。那声猫叫似真似假,她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也不再好奇,转身施展轻功,循着白马消失的方向追去。
她走后,小巷阴影里缓缓走出一少年,他身穿布衣,脚蹬芒屩,长发高高束起,几缕碎发随性地垂落于额前,眉目间清澈明亮。
少年捂着起伏不定的胸口,长舒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被发现,刚刚妖女起手即可施展妖法,说不定也是妖魔鬼怪其一。
可当他看到地上一动不动的乌鸦,又不禁转念她不见得是坏人,实在矛盾。
就在少年百思不得其解之际,被击倒在地、方才还了无声息的乌鸦开始发出哀怨的啼叫,振翅而起,向着瑶光离去的方向飞去。
少年见惯不惊地收回视线,转身消失在巷子里。
三生城内荒无人烟,唯有萧瑟的风声回荡在空旷的街道上,宛如鬼哭狼嚎。城外却炊烟袅袅,有着烟火气。
少年提着满篮的野菜归家,远远望见那一缕炊烟从远处的一座木屋屋顶升起,心跳骤停。还不等看清情况,少年立刻加快脚步,奔向那间木屋,不顾篮中的野菜洒落一地。
“阿娘!”
少年推门而入,只见年迈体弱的娘亲正弓着身子,在灶台前胡乱摸索着。他环视屋内一周,确保无碍,才敢松下口气。
“阿稚回来啦。”听到亲儿的声音,妇人放下手中柴火,转头朝向来处,面容上布满了岁月沧桑的痕迹,却如同秋日余晖般温暖。
全程,妇人的双眼一直紧闭。
“阿娘,这柴火湿了,燃起来烟大,会将妖魔他们吸引过来的。”边说着,青稚边急匆匆上前,捞起水瓢将灶底的柴火浇灭。
直到柴火熄灭,无炊烟再起,青稚这才扶起妇人到就近的木椅上坐下。他拍了拍妇人身上的灰,担忧道:“阿娘,你眼睛不好不要乱走动,容易伤着。”
知道是儿子在关心自己,妇人扶上青稚的手,慈爱地笑着:“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阿稚。阿娘我想帮帮你。”说着,妇人又想站起身来,青稚硬是将妇人按着,不让她起身。
“这什么事,阿娘你就给我乖乖坐着。”
自己亲儿的倔,她比谁都懂。妇人也不强求,无可奈何地笑了笑,苦口婆心道:“那你把我之前晒的腊肉也一并做食吧。有客远来,万万不可怠慢了客人。”
“客?”
正在青稚疑惑时,身后传出少女清脆悦耳的声音:“夫人客气。”
只见一名黄衣少女袅袅婷婷地立于青稚身后,明明一副古灵精怪的模样,可弯成月牙的双眼又透着些许天真。
青稚闻声回头,赫然发现是白天遇到的妖女。他瞬间抽出腰间镰刀走出屋,进入戒备状态,与她对峙,冷声道:“阿娘,这妖女才不是什么客。”
他一手将妇人藏在身后护住,一手探入口袋,把袋中的物品往瑶光撒去。
瞬间,白花飞舞,明明该剑拔弩张的场景融为美景。瑶光随手捏住一片花瓣,细细端详,那花的香气弥漫开来,清香四溢,似乎还带有一股难以言喻的灵气。
三生城,三生石,三生花。
瑶光心中暗自揣测: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三生花了。据说它能吸收日月精华,对神仙修为大有裨益,对凡人亦能强身健体,但若被妖魔触碰,则会大大损伤元气。
看来这三生城是真出问题了。
而青稚见瑶光触碰三生花后毫发无伤,误以为是她妖力太强,伤不及她,连忙拿起腰间镰刀与她对峙,“妖女,你别过来,我死也不会再让你们伤害阿娘的。”
这毛头小子还挺孝顺的。
瑶光嘴角上扬,右手轻轻一勾,方才还在青稚手中的镰刀落到了她手中。她把玩着手中的镰刀,看上去亦正亦邪:“在下初到三生城,对这城里的妖魔颇感好奇。你与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我便饶过你们。”
青稚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怒道:“少废话,别学乌鸦精那一套,我不会相信你的!”
青稚正欲挥拳上前,却被妇人轻拍后背,劝他:“阿稚别担心,这姑娘不是坏人。”
瑶光闻言,好整以暇地问:“噢?夫人为何如此笃定在下不是坏人?”
妇人语气祥和道:“老妇虽看不见,可心里明得很,姑娘身上尽是灵气,定是路过的神灵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