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林珩年却误会了裴以绥话里的意思,他若有所思地眨了眨双眼,不合时宜地想起了之前参加的一档音乐节目。
场上的嘉宾也对自己说过这句话。
没什么表示吗?
那档节目他需要在选手表演完节目的时候给出恰当评价,不巧之前出场的选手表现得太过紧张,导致有两个节拍进错。
林珩年本想直接指出错误,却在看到选手依旧紧张的表情之后选择了更温和的方法。
他选择自己将选手刚才演唱的曲目以节拍的形式呈现出来,并着重重复了那名选手的错处。
索性这位选手一点就通,当场就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并对林珩年的指正表示感谢。
两人的行为原本是没有错处可以指摘的,但节目组的主持人为了话题热度,选择将这个行为放大,并转而向林珩年发出提问:
“林老师好像对这位选手格外关注啊,我们可以发现,珩年老师对于之前上场的选手都太过于冷漠了,基本上一句话带过。然而到这位小选手的时候却愿意悉心指出其中微小的差错,我在上场之前还听说,这位小选手就是林老师公司新签约的艺人,想必是林老师公司提前打好了招呼,所以才这么关照。那我在这里向观众们代问一下,珩年你对这位新同事有什么祝福和叮嘱的吗?”
经过主持人这么一番话,两人的行为好像很自然地就变成了公司里的前辈对于初出茅庐的新人的特别关照。
林珩年在主持人话说到一半的时候就立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公司之前确实跟他说过有新人要上这档节目,并希望他能够多多关照一下新人,可以多点一点选手,增加发言机会诸如此类。
但林珩年拒绝了。
一是他根本不擅长做这种事情,二是他不喜欢这种节目外的猫腻发生在自己身上,他很反感。
在他拒绝之后,公司就没再提起过这件事情,林珩年对于这段小插曲也就没放在心上。
所以,现在主持人提到的关照之类的事情根本就没发生过。
可林珩年明知道这些话是个陷阱,却不得不回答。
他斟酌片刻,刚要开口,站在舞台上的选手却先他一步说了话。
“不是的,在此之前,林珩年老师根本就不知道我!”台上的选手有些激动道。
“我只是一个刚加入公司的新人,跟林珩年前辈毫无交集。这次节目也是我自己争取到的,根本不存在夹带私货的情况发生,主持人刚才讲到的情况只是在主观臆断,”他说着双手握紧话筒,有些紧张地盯着主持人,“请不要说这种让观众误会的话。”
“屏幕前的观众朋友们如果不相信,我可以向大家提供海选时候的录像证明,节目组也可以向大家证明。”
这位小选手是在这个节目上第一次见到林珩年,刚才林珩年对他错处的指正让他非常感激,所以在主持人想要利用两人之间这微弱的联系搞事情的时候,选择站了出来。
主持人没想到先开口的是选手,手里握着话筒一时忘了开口。
他的本意是想借助林珩年的热度炒话题,顺势让选手自己承认两人之间确实存在私人关系,毕竟这是个出头的好机会,他不认为会有新人选择放过这次机遇。
然而现实却让他狠狠打了脸。
何况这名选手已经说出“主观臆断”这类词语,更让他之前说出口的话成了名副其实的谎言。
一时之间,他还没想好要如何继续后面的主持任务。
林珩年听到选手的发言后,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些话就算应该说出来,也不该是他一个新人小选手出头,理应由他将这些话说出来,否则这名选手在之后的比赛中一定会被针对的。
“抱歉,在此之前我确实不认识这位选手,主持人字里行间的猜测我也不认同,如果主持人认为这中间有什么隐情可以向节目组申诉,不必多此一举来问我。”
既然总有人要在这次事件中站出来,那还是让他来吧。
主持人听闻林珩年的这番话之后,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他好歹也算得上是主持界的老人了,林珩年不想着怎么找补,竟然就这么当众打了他的脸。
主持人立刻看向台下的现场pd,示意来个人解决一下。
站在黑暗中的导演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段插曲发生,现场节目中途怎么能少了点评嘉宾,导演本人也没办法让林珩年离开,只好示意场务上台去把选手给“请”下来。
林珩年一见节目组这么处理,就知道这是要把所有过错全部推在一个小选手身上了,毕竟这样处理的成本代价最小。
然而,他却不愿意因为节目组的过错去选择沉默。
“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