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溪听了徐娟的话,附和着一脸认同的道:“我知道的,我们家也不是想要拆迁的房子和钱,我们也不想耽误人家发财。不过当初我们买房子是花了钱的,又花了大功夫改造过,现在他想收回去拆迁那也得先买回去再说吧,现在这样黑不提白不提的就想把房子直接拆了,这不是欺负人么!再说了,要不是我们家一直在那住着,就他家以前那破猪圈的样儿,能给他们补偿两套房子吗?”
徐娟点头道是,“那是不能,其他人家的新猪圈都换不成房子,他家确实是沾你们家的大光了。要是按照旧猪圈拆,那一块儿最多补给他四万多块钱,是因为一直有人住着,才能按照住宅补偿的。”
陈溪又感谢了徐娟几句就告辞了,心里有了底,回家跟爸妈商量了对策。
首先,沉住气按兵不动,不主动去找他们去,接下来我们就是正常的过日子,家里保证总有人在,谁也别想不声不响的把房子给我们拆了;然后,如果要拆,谁得了利谁就得补偿我们的买房款、房屋改造费和搬迁费、安家费。既然他们是因为我们的改造和长期居住多得了30来万补偿款,那咱们就要10到15万,到时再具体看讨价还价的情况;第三,对方要是想耍赖,那咱就是非暴力不合作,我们也不主动去跟他们闹,问就是我们不要钱,我们就想保住我们的家。至于他们家拿不拿的到拆迁款,那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
原房主等啊等,等到大年三十了,眼见着陈家人不仅没有回老家的准备,反而还买起了年货。实在坐不住了,原房主才找了过来,看见陈昌在门口杀鸡,就蹲过去打招呼,“陈大哥啊,过年不回老家啦?”
陈昌看了他一眼,继续忙手里的活儿,随口道:“不回了,年后这一家子还不知道要怎么吃饭呢。都是劳碌命,一天都不敢停,留下来找找地方年后还得开店。”
“是呀,你们那馒头铺子年后也开不成了,有啥打算啊?”原房主试探道。
陈昌把拔干净毛的老母鸡放到清水盆里洗着,不在意的道:“咋的,老哥是要给我介绍个工作?”
原房主尬笑:“嘿嘿,我能介绍啥工作,我就是个老农民,我自己都没工作。这不是我看你们也不是俺们这儿的人,馒头铺不开了是准备回老家呀还是咋的?”
陈昌直接道:“不回,老家啥也没有,回去了全家人喝西北风啊?我家里儿子还没娶媳妇,闺女还在上大学,我们两口子还得好好干几年呢,我跟我媳妇上有老下有小,就指着我们两口子挣钱糊口了。我们都想好了,你们村不是要拆迁么,我们俩以后就在家里蒸馒头拿到工地上卖去,这样还能省个摊位费。”
“那哪行啊,你们这屋子也得拆了。”原房主忙道。
陈昌不咸不淡的道:“谁说的!可没人通知我们,我们家不拆。我们全家的生计都在这里面了,我跟孩儿他妈以后还要在这儿养老呢,等以后你们村的新房子盖好了我们继续卖馒头。”说完拎起洗好的鸡进屋关门。
陈溪就蹲在窗户边看着外面,原房主又在门口转了几圈才走。
哼!现在知道急了,算计别人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别人的日子要怎么过!王八蛋玩意儿,治不死你!
一家人正在包饺子呢,陈桥回来了,还带着个姑娘。王秀热情的不得了,“哎哟,闺女快进来,进来暖和暖和。这个桥儿,也不知道提前说一声,家里都没个准备的。”
姥姥拉着人家姑娘去火边坐着了,“闺女叫啥啊?多大了?属啥的?家是哪的?跟桥儿咋认识的……”
这姑娘挺大方的,“我叫胡娟,比陈桥小两岁,85年的,属牛,家就在临市的乡里。我跟陈桥在一个店里打工,他修车,我是收银……”
王秀倒了杯热水递给人姑娘端着暖手,又端了瓜子、糖、水果什么的放到人姑娘边儿上,然后就坐在一边儿听着。
陈昌继续包饺子,陈溪拉一下陈桥,叫他出去说话,“咱家啥样儿你心里没数啊,也不提前说一声就带人家回来了,你不怕把人给吓跑了。”
“她不让我说的,说她不嫌弃咱家穷,她不图钱,图钱也不找我了。”陈桥还挺得意的。
“呵!那人家看上你啥了?图你穷?图你傻?”陈溪是真心不理解,看着挺正常一姑娘咋看上这块儿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