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闻渊深知这一位的心思向来天马行空、人鬼难测,但又十分敢想敢做,忙道:“你不要胡来。”
越潜却突然指指脚下,嘘道:“不要作声,你听——她们好像在唱歌呢。”
两人仔细听时,果然从房中隐隐约约传来一个女孩子哼唱的声音。
孟闻渊从未听过这个调子,只觉曲调虽然简单,却抓耳入心,十分清丽好听。
他正自听得认真,微一侧头,却看到越潜少见地不说话了,身子还有些微微发抖。
孟闻渊心中一凛,不由得低声问道:“怎么了?”
越潜伸出有些颤抖的手,哆哆嗦嗦指着下面,半晌才道:“怎……怎么会……”
他抓住孟闻渊的肩头,不知道是因为激动、兴奋,还是害怕,此时用全然不似平常的声音说道:“‘青城山下白素贞’,这是‘青城山下白素贞’。你说,她如何会知道这个调子?”
------
日月星移,时光流转,贾家供娘娘省亲的园子已竣工了。
在贵妃游幸前,各处景致先已暂制了灯匾,待贵妃正式赐名后再行正式镂刻。
如前世一样,这里的灯匾字样倒有大半是宝玉所拟。
宫里的正式旨意也已下了,恩准贤德妃贾氏于次年的正月十五日省亲。
自从接了旨,众人心中算是终于落了定,阖族上下更是忙碌。
园子的各处收拾布置颇费人工。
单那帐子围屏便有几百架,更别提更细处那千八百件小事要照管。
外头还有贾蔷、贾芹等忙着教习小戏子、训导小尼姑、操练船坞驾娘,以至于各色鹤、小鹿、白兔、鹅鸭等小动物的采买饲育,各色竹子、果树、香草,还有水里头荷花莲花的栽种,真正是内外喧腾,忙碌非凡。
新建的园子因为要候着娘娘的游幸,所以内里容不得一丝错儿,每日皆有当班的进去巡逻检视,若发现有甚不妥之处,及时就要补缮清洁。
因正是各处大缮的时候,凤姐便叫连府里也顺势收拾一番,将各处屋顶都翻检翻检。
若看见有旧了、坏了的,趁这时都更换了,又可添添喜气,也免得两回麻烦。
修缮屋顶的匠人小工所到之处,府里早用帐幔围屏等将道路遮拦住,一路有精干的媳妇婆子盯着,一应丫鬟都不许经过。
这日因修到贾母院中,凤姐先几日便同尤氏说了,一早尤氏便来接了贾母过府听戏、说话,免得老太太见了真“上房揭瓦”的人心烦。
其他住在贾母院中的人,宝玉约了秦钟在外书房玩,且不必管他;还剩一个黛玉,凤姐便说让李纨接了她去跟三姑娘等坐一坐,玩上半日再回来。
黛玉只说当日有事,但一定闭门不出,凤姐知道她是个懂事的,也不多问,便由她去了。
贾家给赏钱痛快,干活的工匠手脚便格外麻利,不过半日工夫便将贾母正院前后房屋的屋瓦全部检视了一遍,将那微有旧损的都换过了。
马上忙完最后一片房顶时,侧屋上的一个小工突然“咦”了一声。
这一声引得底下站着的几个媳妇都一齐往上看着。
他的师傅忙瞪了他一眼,低声道:“别作声!来的时候怎么同你说的?作甚么咋咋呼呼的。”
那小工捏了捏手里的物事,心里有些委屈,可师傅的责备他却万万不敢分辩。
他做完手上的事,赶忙下了梯子,手脚灵活如猿猴一般,甫一下地,忙将梯子稳稳扶好,专等他师傅下来。
下头监工的媳妇见他们下来,都迎上去笑问道:“都弄好了罢?今儿时辰也差不多了,便做完这一处的也罢了,明儿还有西院儿的几处,做完了那些,就都得了。”
领头的师傅点点头,不敢多看、多话,叫徒弟收了梯子,就要随媳妇们出去。
那徒弟是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是穷人家送到他师傅这做学徒的。
他模样极老实,此时却显得有些为难的样子,像是要说什么又不敢说。
管事的媳妇瞧他这样,有些好奇,可又不敢叫他们这些人在这里站得久了,便笑道:“这个小哥儿可是有什么要紧事说?咱们一面往外头去说罢。”
那师傅眉头一皱,赶忙瞪了小徒弟一眼,压低声音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地方,还不快走呢。”
那小孩子畏惧师傅,但天性纯良,还是不愿隐瞒,将嘴唇一抿,把右手向前摊开,嗫嚅着道:“我在上头拾到这个。我想怕是谁丢的罢,若人家着急,一时又找不见,那可怎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