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从山上下来后,姜安宁就有些头疼,可能是被山上的风吹的感冒了。
回到家后连忙吃了感冒药,洗个热水澡便在被窝里睡了一天。
等她醒来的时候,身体已经好转了。
揉着惺忪的睡眼从房间里走出去,只见三个人围在茶几处不知道在讨论着什么。
周昶第一个注意到姜安宁,给她让出一个位置:“你醒了,好点没有?”
“好多了”姜安宁坐到他空出来的地方,茶几上放着一张时间规划表,好奇问:“这是什么啊?时间规划表?还有唱歌的环节,你们是要去唱歌吗?”
纸上的字迹一看就是周昶的。
林佳解释说:“5号就是院长阿姨的生日会,我们想着明天带小朋友们排练下歌曲,你觉得呢?”
顾子盛皱着眉头:“只有一天的时间排练,会不会有点仓促?小朋友们可以吗?”
姜安宁仔细看着规划表,肯定说:“可以的!”
她从小就是在院里长大的,院长阿姨待她们就像亲生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兴趣班,院长阿姨都会拜托相熟的公益机构下派老师来教学。
所以院里不缺多才多艺的孩子,更何况院里合唱团还拿过仙洲儿童合唱大赛的金奖。
姜安宁放下纸张,脑子里大概想了下:“那我们分头行动吧。”
最后□□决定,由姜安宁教会跳舞的孩子排练跳舞,周昶和顾子盛带领合唱团的孩子们排练歌曲,林佳带着剩下的孩子一起学习做蛋糕。
等到了生日当天,姜安宁会拉走院长阿姨去仙洲到处逛逛散步,剩下的则留在院里布置生日场所和做生日蛋糕。
计划很完美,现实当然也很完美。
姜安宁一行人来到院里,周昶目不转睛地盯着上面大大的几个字——【仙洲市儿童福利院】。
她……
就是在这里长大的吗?
姜安宁三人对福利院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周昶好奇地跟在顾子盛的身后,按道理顾子盛不应该对这里那么熟悉啊,他又不是这里长大的。
周昶拍了拍顾子盛的肩膀,问:“你怎么对这里也那么熟悉?你也住过这里啊?以前没听你说起过啊。”
“我没跟你说过吗?”顾子盛疑惑地绕绕头:“我记得我跟你说过吧,一定是你没仔细听。”
顾子盛小时候很调皮,不好好学习到处乱玩,不管是上幼儿园还是小学,老是被叫家长。
顾母实在太头疼了,没办法只能提出带着顾子盛去捡垃圾,让他体验一下人生的艰难。
结果这小子捡的比谁都开心。
最后,还是听了周父的意见,带着顾子盛去了儿童福利院做慈善,见到那些可怜的孩子,顾子盛才发觉自己的生活是有多美好。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他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甚至缠着顾母到处继续做慈善。
十岁那年有机会来到仙洲做慈善,正好遇到了姜安宁和林佳,三个人的友谊就是从那天开始的。
这件事情他早就跟周昶说过了,但是当时的周昶对这些事并不上心。
顾子盛想到周昶之前说的话,好奇问:“你不是说之前就认识安宁了吗,怎么那时候我跟你提起的时候,你一点反应都没有。”
周昶踢了踢脚边的石子:“因为我不知道人家叫什么名字。”
这话不假,足球场的偶遇,他只当作是一场没有后续的邂逅,所以并没有关心人家叫什么名字。
还是姜安宁转学过来的前几天,他看到了林佳的朋友圈,才知道当年和他互换秘密的女孩子叫做姜安宁。
顾子盛脑海里开始浮现平日里林佳看的那些小说,啧啧两声:“艺术来源于生活啊。”
他偶尔会陪林佳看言情小说,破镜重圆,久别重逢的戏码在他眼里都只是小说。
可是他的好兄弟周昶,是真的经历了这样的神奇戏码。
“你们两个人聊什么呢?”姜安宁一手挽着林佳的手臂,一手挽着位穿着朴素的中年女性,大方介绍说:“这位是福利院的林院长。”
姜安宁亲昵地说:“阿姨,他叫周昶。我们的朋友。”
林院长站在她的身旁,目光短暂地停留在周昶身上:“周同学,你好啊。”
周昶礼貌微笑:“林院长好。”
“没那么生分”林院长笑着摸摸姜安宁的脑袋:“跟着安宁叫我阿姨就好。”
“阿姨。”
林院长推开教室的门,轻拍手掌:“宝宝们,你们看。谁来啦?”
孩子们一窝蜂地跑上来,围住三个人:“安宁姐姐!佳佳姐姐,子盛哥哥。”
只剩下周昶孤零零地站在原地,姜安宁一把拉过他的手臂,弯下腰朝孩子们说:“这位哥哥叫周昶,是我们的好朋友。”
孩子们瞬间将周昶也围在圈里:“周昶哥哥。”
姜安宁摸了摸为首孩子的脑袋,轻声说:“今天我们陪你们玩儿,好不好呀。”
“好!”
孩子们本来就很喜欢姜安宁,今天她回来的,都高兴坏了。
林院长看着她们和孩子打成一片,欣慰地笑了。
周昶见林院长一个人待在门口,便走过去:“阿姨,你不跟我们一起吗?”
林院长只是安静地待在原地,眼神噙着笑意:“你是安宁第一个带回来的人。”
周昶不知道林院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