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呈随着宛栀的速度,总是落后她半步,不会很扎眼,但又给宛栀足够的安全感。
直到绕了院区半圈,宛栀心里的阴霾才算过去。
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今天是怎么了。
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妈妈了这件事,她明明早就已经接受了,但再想起曾经的细节还是会感觉到憋闷。
李呈又陪着宛栀绕回了正门。
一路上,宛栀都很沉默,她很少这样,如果身边有别人的话,总是会绞尽脑汁的找话题,不让气氛太安静。
但她身边是李呈,安静是他的基调,不需要再去调节。
哪怕是回家的路上,宛栀都没再开口,看着车外一闪而过的风景,想了很多。
连车子在路边停了许久都没有意识到。
直到外面竟然开始飘起了雪。
这场雪来的突然且凶猛,一瞬间大片大片的雪花飘飘扬扬的洒下来,世界像是盖上了一层柔光滤镜。
宛栀乍然回神,红晕悄悄爬上面庞。
她嗫嚅着,想找些什么来表达歉意。
但李呈没给她机会,他拿出一只红色的纸袋放在宛栀手里。
纸袋外面的logo很明显,宛栀张了张口,下意识想拒绝。
万呈祥的牌子,价格不提,光是去买都要排队很久。
李呈:“不想看看里面是什么吗?”
里面是同款的首饰盒,打开来,那枚素圈静静的躺在里面。
宛栀更加说不出话来。
李呈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先她一步开口:“宛栀,战胜一段回忆最好的方式是将它日日都放在眼前。”
“我还记得家长会上见到你妈妈,很有气质,性格很好,她也不会希望和你之间的记忆,变成你的压力和不愉快。”
李呈拉过宛栀的手,为她带上镯子,顺势握住。
宛栀没有挣脱,默默的看着手腕上的镯子许久,点了点头。
下一秒,她主动的抱住李呈,“谢谢你。”
李呈拍拍她的头,没有说话。
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直到这一刻,宛栀才真的相信自己心里对李呈的那些纠结往事早就已经过去了。
过去了十年,他们依旧可以心平气和地成为好朋友。
回家后,宛栀上官网查了镯子的价格,给李呈转了过去。
宛栀知道李呈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但是聊天框那头是久久地沉默。
李呈不喜欢这样。
这枚素圈不是单纯的用价格可以衡量的,在李呈心里,它意味着很多。
宛栀这么做,无可厚非,但也是在划清界限。
成为朋友的他们,还是要算得清楚。
李呈带着疑问给晴晴发了消息。
晴晴:她是这样的,所以你要送一些没有明码标价的礼物。
贺锦晴现在已经完全倒戈了,无论宛栀如何纠结和李呈的关系,她都觉得他们之间有点什么,多个人照顾宛栀也是好的,晴晴乐得做助攻。
李呈思考着贺锦晴说的话,把宛栀转来的钱收了。
只是等宛栀再上班时,她一出小区,就看到了熟悉的车停在小区门口最显眼的位置。
厚厚的积雪尚未融化,路边堆起了山包似的雪堆,明明现在没有下雪,那辆车上却留了薄薄的一层,不知在这里等了多久。
宛栀还有些不敢认,那边李呈已经下车了,自然的接过她手里的包,替她开车门。
上了车,李呈又递给宛栀一份早餐。
两个包子和一杯豆浆。
这些他都提前做过攻略,晴晴说了,宛栀早起都没什么胃口,有时候早出发些就简单买两个包子,有时候晚些就干脆不吃。
李呈很早就来等着了,包子和豆浆从滚烫的状态变得只带有一点温度。
在他不容置疑的眼神下,宛栀接过早餐,小口地吃着。
“我这是刚好顺路,”宛栀开口前,李呈抢先说道,“朋友之间顺路送送,很正常吧?”
宛栀噎了一下,错过了反驳的机会。
不出意外的,下班的时候,那辆黑色的车停在了诊所门口最显眼的车位上。
宛栀想忽略都难。
系安全带的时候,宛栀不经意的问李呈:“怎么没去看看姜大夫。”
回应宛栀的只有安静。
她回过头,正撞进李呈浅褐色的瞳孔中,真挚中带着微微的玩笑意味,似乎在说:你真的希望我进去吗?
宛栀缓缓坐正身体,双手握紧安全带,不再问傻问题。
李呈轻轻的笑了一下,启动车子。
关于问题的答案,再明显不过。
姜大夫不仅是李呈妈妈的医生,还是他们俩的‘媒人’,他进去,宛栀难免要找个正当的理由。
显然,这个理由现在不适合说。
所以干脆就不进去了,也更舒服些。
就这样,接送宛栀,变成了李呈雷打不动的习惯,宛栀过意不去,会算成油钱给李呈转过去。
李呈照单全收,只是又会默默的找些理由再转成别的给宛栀。
有时候是带她去新开的日料店,有时候是出外景是在路边看到的小饰品。
当然他也谨记晴晴的指导,会给宛栀拍凌晨四点的日出,给她带一支凌霜而开的梅。
宛栀渐渐意识到,李呈为她做的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真的折现的,于是也学着回报。
和晴晴逛街时会留意男装区,给晴晴勾手套的时候也顺带给李呈勾一个。
诸如此类的种种,到后来,谁为谁花的钱更多已经算不清楚了,也不是单单算钱能划分清楚的了。
宛栀一向不喜欢跟别人有过多的牵扯,但和李呈关系越来越好,又变成了高中时那样合拍的好朋友,这种感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