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带着莫名的情绪上了床。每人守着床的一个边缘,背对着背。
说来奇怪,明明经历了一场“浪漫的晚餐”,为什么关系反而有点僵住了?
两个人带着各自的惆怅,迟迟无法入睡。
叶予夕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因为时洸的“坦白交代”变得心烦意乱;时洸则懊悔自己每次都是因为酒量太差而平添很多困扰。
不知道耗到几点,时洸先睡着了。事实证明,喝醉酒的时洸,睡觉反而异常老实。
虽然只同床共枕了五天,从来不跟人合住的叶予夕,竟很快适应了旁边睡品不怎么好的时洸。
这一夜由于安静得反常,有那么几次,叶予夕睁开眼,差点去探时洸的鼻息。
*****
第六天。
一早,时洸意外地发觉自己并没有因为前一天的醉酒和晚睡而有什么身体上的不适。
他忘记曾经是谁告诉自己,第二天会不会头痛取决于酒的品质。
他站在洗手台前用冷水洗了脸,对着镜子露出一个微笑。心里想,还有两天就要回家了!
然后他侧脸,看到叶予夕的洗手台上,多了一瓶红色的防晒霜。放在非常显眼的位置上,生怕他看不见一样。
这一天摄制组安排出海。
上午是坐着游艇到深海的区域,浮潜并观看当地人称为Manta的大鱼。
二人把潜水衣穿在里面,外面套了方便穿脱的开衫和短裤。
时洸的衣服是棕色的背景,有亮黄色向日葵点缀,叶予夕的是孔雀蓝底色,上面有粉色的火烈鸟。
“Manta到底是什么啊?”时洸在游艇上问叶予夕。
“它的中文名字叫蝠鲼。”
“啥?福分?这么喜庆的名字?”
“嗯,是这样的发音。因为它们的游姿与夜间飞行的蝙蝠相似而得名。是一种软骨鱼,身体扁平,展开的身型看起来像一个张开的毯子,Manta来源于西班牙语,指的就是一种披肩斗篷。”
“哦哦,你这么一说,我感觉我应该在电视上见过这种鱼。是不是背上是深色,肚皮是白色,后面还有一个细尾巴?”
“对,它们头部前端两侧各有一个由胸鳍前伸特化而成的角状头鳍,加上嘴和鳃的形态,以及巨大的身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头上带角、面容恐怖的恶魔,因此也被称为‘魔鬼鱼’。”
“专家啊!”罗涛坐在一旁,把时洸和叶予夕的对话全部听了去。
“嗯,海里的事,他知道好多!”时洸笑嘻嘻地说。
此时,船上的工作人员开始为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蝠鲼的祖先早在中生代侏罗纪时便在海洋中畅游了。约在1亿多年前开始,它们的体形就几乎再也没有发生过变化。
“蝠鲼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体宽能达到7米,体重超过1.3吨。”
“哇,庞然大物啊!”黄英石感叹。
“虽然大,但是它们的性情非常温和。”叶予夕说。
“是的,能在水中与它们相遇绝对是一件非常梦幻的事,前提是我们没有惊吓到它们。”工作人员补充道,“它们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在远离陆地的大洋中随着海流洄游,在上升流海区追逐浮游生物。”
“它们的大脑和身体比例是所有鱼类中最大的,是为数不多的通过了镜像测试的动物。”叶予夕再次开口。
“好专业啊,刘老师。”时洸故意说得大声,还用崇拜的眼神似笑非笑地盯着叶予夕看,把对方看得都有些不自在了。
章振彤问:“镜像测试是什么?”
“镜像测试是一种视觉自我认知的实验,测试动物是否能够判断镜子中的映像是自己。”叶予夕回答,“人类在18个月大的时候,大约也只有一半能够通过这个测试。”
“哇噻,那这大家伙够聪明的啊!”严珏边点头边说。
来到了深海区域,海水的颜色不再是靓丽的奶蓝色,而变成了令人敬畏的深蓝。
工作人员把游艇的马达关掉,让大家静静等待蝠鲼的出现。
等了一会儿,没见到大鱼的踪影,于是几个人决定先下海浮潜玩一会儿。
刚说完,章振彤和严珏就跳了下去,快乐地游起来。
叶予夕也跳下去,游了两分钟回头看时洸还在船上,他向这边招手。
时洸有点害怕,但是看大家都纷纷跳了下去,自己也不好意思再磨叽。
穿上脚蹼,戴好面罩,眼睛一闭,憋了一口气,从船的边缘跳了下去。
然而,游艇比自己想象的高很多,他扑通扎入水中,面罩和管子在海水的冲力下移了位,嘴和鼻子都呛了苦咸的海水。
时洸一下子慌了,把面罩拿掉,头伸出水面大口呼吸,与此同时,他还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为了让自己的头尽量高地探出水面,毫无经验的他垂直身体,使用了平时在游泳池中的蛙式踩水方式,而不是把身体放倒、平行摆动双腿。
致命的是,他脚上穿着加长的脚蹼,垂直向下用力踩水会产生巨大的阻力。
时洸用尽全力,再加上惊慌失措,很快就精疲力竭了,只好大声呼喊:“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