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会在公关部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是澄清医院进行灰色交易等谣传,二是回应谈昕跳楼真相。
会场内,谈昕与顾辞坐在台上,一人一支话筒。
台下的折叠椅摆放成整齐的棋盘格,42家媒体记者按事先排好做到自家媒体指定的位置。
伊始,由顾辞出面,澄清一系列天马行空的谣传。
她坐在轮椅上,从容地一边看着台下的记者,一边有条不紊地澄清谣言。
“最近,我院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各位媒体朋友很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网上也众说纷纭,现在,我在这里统一澄清......”
从谈昕的方向,恰好能看到她的侧颜。
她发现,顾辞的鼻梁非常好看。并非是少数民族那种高高耸立的立体感,而是隆起玉峰的弧度,不高不低,线条流畅,将侧脸的角度撑得立体又不觉着突兀。
谈昕想,用食指的指腹在鼻梁上滑动,从山根到鼻尖,再从鼻尖到山根,指腹跟鼻梁的肌理滑动摩擦起来该是什么触感?
想到这里,心尖就痒痒的,偷偷用食指挠了一下。
还是痒。
顾辞说了什么,她一个字没听。只知道佳颜在前,应当及时品鉴。
第一个环节结束,主持人顺理成章把流程往后走:
“相信听了顾总的解释,各位媒体朋友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是提问环节,我们一共有6个问题的机会,请大家把控好时间。”
记者最擅长在提问环节煽风点火,趁顾辞在风口浪尖的时候加大力度,制造噱头,便有潮水般无休无止的流量。
角落的一个男记者率先站了起来,接过工作人员手里的话筒。
“顾总,据我所知,贵医院一直主推骨科。但你们的治愈率一直很低,业内不少人士都说,您一位伤残人士,如果治不好自己的腿,那么,你们医院的骨科是不能相信的。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么?”
不得不说这人用心之险恶。不但把医院的治愈率推到风口浪尖,还把顾辞的残疾扯了进来。如此一来,双重话题,双重流量。
谈昕听得直心疼——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伤残搬到台面上来讲,更何况顾辞心性孤高。
正担心着,顾辞上半身微微前倾,凑近话筒,回应道:
“宏康医院的骨科平均治愈率高出国内三甲医院5%,这个数据可以在每年的医学报上查询。此外,我院的骨瘤科室非常出名,不少国外的病人不远万里到我院进行治疗。这一点,您身为记者,应该也听说过。”
先摆数据,再摆案例,两方面力证骨科的专业性。
同时,避开伤残的话题。
那记者当然知道宏康的骨科水平一流,但他问话的目的不是得到一个数据,而是让顾辞本人亲自讲述自己的伤残,撕开伤疤。
“顾总,我觉得您在避重就轻,关于你自己伤残治疗的事情,你还没解释。”
顾辞面冷如冰:
“一个记者只提一个问题。你的第一个问题,我已经回答了。”
那人还想说什么,谈昕护妻心切,连忙凑近话筒,说:
“你是一个专业的记者,请你注意自己的提问素质。”
提问素质。
真着急的时候,谈昕嘴里会蹦出一些自己都想不到的词汇。
并且,听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
对方看她开口,肉眼可见地愉悦起来——比起油盐不进的顾辞,这个刚跳过楼脑子不大正常的人看起来更好拿捏。
“谈小姐,我知道你。你几天前跳楼大喊‘退钱’,我们都相信,你在宏康遭受了非常不公的待遇。今天所有媒体都在,你有什么委屈,尽管告诉我们。我们会如实帮你报道出去。”
谈昕盯着他:“真的?”
对方自信点头:“当然。我用我的记者证向你保证,从现在开始,你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帮你报道。任何权力、任何势力,都不会阻挡这篇报道问世。”
“好。”
谈昕要的就是这句话,指向后排的镜头:
“这些镜头可以推近点么?给我特写。”
不许把她身娇体弱的老婆拍进去,否则网上那些人又要用放大镜去审视。
于是,六架摄影机同时推近,从左到右、从头到脚把谈昕拍了进去。
全网直播。
“我今天来这里,是澄清几点:
一、我跳楼并不是殉情或者受人逼迫,就是单纯在天台失足,不小心掉下去的。
二、关于那句‘退钱’,并不是所谓的‘跟顾辞有经济纠纷’,而是原生家庭导致的。具体原因是我的私事,我不想说,但跟顾辞没关系。这件事她也是被牵连进来的,是受害人。
三、顾辞人很好。我这次在宏康进行心脏手术治疗,她在得知我后续手术费没凑够之后,主动帮我免除了手术费用。
所以,请各位媒体和网友,停止你们的无端揣测。顾辞是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她不仅很有能力,很漂亮,还很有爱心。她创办这家医院,是为了帮助更多的病人。请大家不要用险恶的居心去曲解她。”
一番话行云流水,不愧前一晚打草稿背了十几遍。
说完觉得不够,重新凑近,补充道:
“还有,刚刚网上传的我摔倒的照片。确实有这件事,但不是顾辞推的我,是我自己摔倒的。她只是刚好在旁边而已。虽然她已经见惯风言风语,不会生气,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可以随便用恶意去揣测她。”
谈昕是真动心了,说的话也有些上头。
等她反应过来时,那记者双手攥着话筒站在原地,呆若木鸡。
不仅他,台下一众记者和工作人员都瞠目结舌——
一个跳楼的精神不正常的人,怎么这么能说?
红色+10
蓝色+5
黑色+10
一个个头上冒出的情绪跟股市大盘似的噌噌变动,看得人眼睛疼。
谈昕这才意识到自己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