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图书馆,马丽丽十分好奇的上下打量。
马丽丽从来没来过县图书馆,不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小明小时候经常去的少年宫,我花了x十年才走到。”
换成图书馆也差不多。
管理员看起来是个快要退休的大爷,就是那种电影里这个年代非常典型的大爷,身上穿着蓝布工作服,头上戴着蓝布帽子,脸上挂着一副黑框眼镜,走起路来也慢悠悠的。
“一楼是少儿阅览室,小孩看的书,啊,还有报纸、杂志、期刊都有,厕所在顶头那个房间,茶水间在这,不过你自己带了水,哦,我就在这,你要是有什么够不着的书就叫我一声,有什么别的事也可以叫我。”
整栋楼静悄悄的,好像除了马丽丽俩人就没别人了,马丽丽十分好奇的问:“今天人好少啊,是因为大家都在上班吗?”
“哦,不是哦。图书馆星期一休息,本来今天是关门的。”
这就尴尬了,原来咱还是走了后门来的。
大爷倒不在意,在图书馆平时上班跟放假也没啥区别,在哪呆着不是呆着?
“爷爷,二楼是干嘛的呀?”
“二楼啊?二楼是大人看书的地方,你要是想去我就把门打开。”
“那麻烦您开一下门吧。”
“好。”
两人便顺着楼梯去二楼。
“爷爷要是我想借一本书带回去看,要怎么登记呀?”
“那得有借书证,马天林不是有吗,你可以用他的。一般来说呢,普通的白皮借书证一次能借一本书,最多借一个星期,超过一个星期就得付钱了。要是红皮的借书证一次就能借两本书,两个星期之内还就行。”
“还有两种借书证?”
“那是,这借书证都得付押金,白皮的十块,红皮的二十,一般人办的都是白色的多。哎,好,行了。”管理员大爷把二楼门打开,“你要借书的话,待会拿下来给我登记就行。”
“好的,谢谢爷爷。”
“甭客气。”
二楼阅览室一进门就是三张阅读用的长桌长凳,另一边是排列整齐的书架,书架上贴着字母方便找书。
马丽丽每个书架都扫了一遍,有很多电厂图书馆和子弟学校图书馆没有的书,确实丰富多了。啊,不过答应了奶奶,马丽丽就先去看小说。
小说小说小说XXX,有了,哇偶,小说好多啊,而且年代感好重。
呃,好多跟风武侠小说啊,作者名字听都没听过,也不知道是哪里的,不过没事,人家只是这个笔名不出名,不代表写的差嘛,听说很多作者马甲多,说不定其中有披着马甲的名作者。还有不少言情小说,大多都是湾湾的作家,有一整套的琼瑶、席娟、梁凤仪,还有三毛呢。
要选合适借的小说却不容易,首先不能太长,马丽丽觉得自己最多住一两个星期,太长奶奶会看不完,最好就一两本完结而且一本不能太厚,当然也不能太烂,不能太严肃得是通俗小说,不能太沉重,悲剧不得行但喜剧也很少,总之就是好看不费脑的。
马丽丽觉得那些跟风的武侠小说其实就不错,梁凤仪和李碧华的她也喜欢,就不知道奶奶喜不喜欢,先回去问问。.
马丽丽选了一本作者她听过但书名没听过的武侠,一共两册,先借第一册,拿着下楼。
“爷爷,我要借这本。”
“这么快就选好了?”
管理员大爷看了看书名,“这是你看的吗?”
“不是,我给我奶奶借的,不知道她会不会看呢。”
“哈哈,哎,不喜欢明天就来换一本呗。”
管理员大爷抽出夹在书里的卡片,在横栏里写上马天林的名字和借书日期,马丽丽注意到他写的日期是明天的。
“行了,呆会我去把卡片拿上去……你还上二楼看书吗?哎算了,我先不锁门,你去不去都没关系哈。”
“谢谢爷爷。”
在休息的时候还麻烦人家挺不好意思的,马丽丽就没去二楼,直接进了一楼的阅览室。
一楼阅览室靠窗摆了一排四人方桌,还有两条没有配凳子的阅读桌,就是那种中间高两边低的斜面,侧面看是个三角形的桌子,桌子最上头钉着许多钉子,每个钉子两边各挂着两本杂志。这是因为每种杂志都不可能定太多本,万一想看的杂志被人借走了,还能在这里看。
马丽丽又是先看了一圈,挂在阅读桌上最破烂的大概就是各种少儿杂志,不过大多数马丽丽学校的图书馆也有订,什么《中国少年儿童》《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东方少年》《少年科学画报》,有不少马丽丽还投过稿呢:D
但是翻得最多的还是各种时尚服装杂志和影视杂志,什么《大众电影》《电影故事》《上海时装》,才这个月的新书,就已经摸得起了毛边,书角也卷起来了。甚至还有一本《號外》,如果马丽丽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香港杂志吧?
厉害了。
这些书因为需要印彩页,大多数纸张印刷都还算不错的了。
而那些纯文字的杂志印刷质量就差多了,纸张大多更薄,还微微泛黄,大多电厂图书馆也有,《武林》《知音》《半月谈》《今古传奇》……
各种杂志有大有小有厚有薄,马丽丽每一本都翻了翻目录,对这些杂志的主要方向有一些明了,马丽丽带了纸和笔,看到合适的通俗杂志,她还会翻到杂志社的名字和地址记下来。
突然,马丽丽看到一本杂志,这名儿……《南城通俗小说》,好耳熟,不对,应该是眼熟,书没见过,但这名字总觉得在哪见过。
于是马丽丽翻开目录,仔细看了一下。
马丽丽:……
哈?
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