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玩了三天,终于要回家了。
徐明惠买了去沪市的火车票,等找到大老dia家的时候已经是吃过晚饭的时候了。
大老dia马如生夫妇和大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屋子地段很好,离外滩就隔了几条街,但是弄堂很破旧,也很潮湿,六口人住在一楼小小的两室一厅里有些拥挤,不过见到亲戚大家都挺热情,也很好奇。
简单对付了两口晚饭,徐明惠拿出公公写的信,里面还有冬天时照的全家福相片。
马如生很久没有接到过弟弟的消息了,他在一边看信,妻子王雅茹就握着徐明惠的手问家里头的情况,马丽丽仗着自己是小孩子到处溜达。
其实也没啥可溜达的,这么小一房子,除了房间就只有厨房,卫生间是没有卫生间的,就是用便盆这个亚子。
厨房里除了锅碗瓢盆,竟然还养了一只龟和一只鳖,一只大乌龟在厨房狭小的地面慢慢踱着步,见有人进来立刻趴在地上不动不动,而甲鱼则养在一个水缸里。
大堂姐马梦研走了过来,难得见到外地来的亲戚,她对这个妹妹还是挺好奇的。
“你可以站在它身上,没事。”马梦研开口对马丽丽说。
“啊,哦。”马丽丽有点拘谨,这个堂姐她完全没有印象,原来她们小时候还见过呢。
马丽丽看了看趴在地上的乌龟,有点不确定要怎么站上去,一旁的马梦研伸出手来,扶着她踩了上去。乌龟似乎早就习惯小主人们这么跟它玩了,感觉到背上的重量,原本趴在地上的乌龟竟然慢慢伸出头和四肢站了起来,还慢慢的向前爬。
“哇!哇!”马丽丽新奇的叫起来,这个有意思哎,“好厉害哎,这乌龟有名字吗?”
马梦研也开心起来,“它叫大龟,那是小龟。”她指了指缸里。
小龟也不小,不过问题是那是只王八吧?
“那,那是甲鱼吧?”
马梦研不以为然的说,“啊,那个啊,是甲鱼,不过它的名字叫小龟。”
“哦,这样啊。”
马梦研又神秘兮兮的告诉堂妹,“是老dia啦,他说以前他小时候的家里就养了一只大乌龟和甲鱼,所以我们现在也养了。”
有道是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老dia家以前还挺讲究。
马丽丽慢慢的跳起来,马梦研又熟练的站了上去,两句话的功夫两个女孩算是有些熟悉了,马梦研问道:“哎我还不知道你叫啥呢,你是我们哪家的亲戚啊?”
马丽丽:“我叫马丽丽,我老dia是你老dia的弟弟,我要叫你老dia大老dia,你应该是我隔房的堂姐,我要叫你爸爸堂叔。”
马梦研已经被绕晕了,马丽丽就伸手给她比划,“你看我两个手,就是两兄弟,一个是你老dia,一个是我老dia,然后这个就是我爸,这个就是你爸……明白了不?”再比划下去手指可不分岔了。
马梦研已经明白了,“好复杂呀。”
马丽丽叹了口气,“等我们以后有小孩,那就差不多是远亲了呀。”
只听厨房门口有人噗呲笑了出来,两小姑娘回头,原来是婶婶李丽华,她笑道:“哎呦,侬两个还是小姑娘就讲什么小孩,你们自己都还是小孩子呢。”她又对马丽丽说:“侬个小姑娘脑子好灵醒的哦,这个亲戚关系关系你还绕得蛮清楚的唻,侬晓得叫我什么吧?”说话间带着本地人特有的吴侬软语词汇,还好马丽丽听的懂。
“我要叫婶婶吧?”
“哎呦,对啦。”
李丽华对突然上门来的这个丈夫家的亲戚没什么恶感,反正就住一个晚上,能麻烦到哪去?更何况还是个知礼的,没空着手上门,虽然只是两盒在首都买的糕点蜜饯,但礼轻情谊重,比那谁和那谁来,真是好多了。
家里地方实在小,马天清夫妇带着孩子只能临时在客厅搭了个床,房间让给客人住了一晚。
第二天吃了早饭,徐明惠就告辞了,她撒了个小谎说火车是十点半,早点去还能逛逛,其实火车是中午两点多,但留久了不太合适。
三人出来后先慢步去外滩瞧了瞧,一大早上下班的人挺多,路上都是骑着自行车的人。走了两条街就是外滩,这里也有不少游人。有历史感的建筑下,都还开着店呢,也没有经过翻新和修复,看起来旧旧的样子。河面上飘着的轻雾还没有完全散去,来去的公交车却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错过了上班高峰期之后,徐明惠才带着妹妹和女儿去了城隍庙,为了省钱,她提议走着去,可把徐明红和马丽丽累得够呛,才到城隍庙两人肚子都咕咕叫起来,早上吃的早饭全消化了。在两人强烈的要求和反抗下,徐明惠只好在附近找了家早餐店吃了两笼包子又喝了豆浆吃了油条,一套补餐下来可比车票贵多了。
徐明惠:……亏了!
打卡了城隍庙,吃了小吃,买了兰花豆,又在附近逛了逛,找了家店吃了午饭又准备了干粮和零食,徐明惠终于心满意足的带着两人去了火车站。
沪市有一趟车直达八一市,这回没有再路过什么地方了。
回来后马丽丽可就开始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