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徐明红这小忐忑样,马丽丽暗想,咱俩身上又没钱,行李也不值钱,小偷都不来偷咱俩,慌个啥劲?除非现在就靠站有个人贩子能突然抱着我跳下车去,但我也不是死的啊。
正天马行空呢,对面靠窗坐着的大嫂子见这一个半拉大姑娘带着一小姑娘坐着无聊,就用带口音的普通话搭起话来。
大嫂子:“你们俩这是去哪啊?”
徐明红:“我们回老家去。”
大嫂子:“啊?那你们老家是哪啊?”
徐明红:“鲁省淄市。”
见自家小姨如此实诚,马丽丽赶紧插话:“阿姨,你是要去哪啊?”
“哎呀,我要去亳州,你听过没有?”
“啊,是不是那个曹操他老家?”
“你还知道曹操,小朋友厉害咧。”
这天儿不就聊起来了?有来有回的马丽丽就知道大嫂子是亳州人,在粤省打工,这回回家一是办事,二是想把孩子接去过暑假长长见识。
“哇,阿姨,你好厉害啊,新时代打工人哎。”马丽丽惊讶,原来这么早就有人下粤省打工了啊?
不过想想也是,八十年代都快过去了,马上都九十年代了呢,那时候打工的浪潮可是巨浪。
“最近几年去粤省的人越来越多,那边应该很乱吧?”坐在马丽丽徐明红旁边的男人问,他看样子像是什么单位去出差的,衣着整齐,还戴着眼镜。
“嗨,可不是,不过也要看地方。像我是给人做保姆,附近就挺安全的。要说也是我主家好,愿意我接儿子去。不过要是在那工厂做工的可就不敢了,工厂边都乱的很,不安全。”大嫂子主家条件好像真的挺不错的。
听到大嫂子说自己是去做保姆的,眼镜男顿时就没了聊天兴致。
大嫂子是个挺想的开的,感觉眼镜男似乎瞧不上她,她也不理会他。
徐明红倒不觉得做保姆有啥不对,她还挺好奇啥家庭能请得起一个保姆啊?
大嫂子也知道了马丽丽她们是从章省上的车,毕竟那会儿大家都睡着了。
“哎呀那你们上车的时候人挺多,我在粤省上车人多的,应该过了湘省鄂省人就少了,等你们往南回的时候人也多。”大嫂子说,她这话还挺有理的。
“哎你说说粤省的事呗,那边真这么好赚钱?”旁边一个站着的年青人对大嫂子说,不知道是有想法还是纯好奇。
大嫂子显然是个爱聊天的人,有人捧场,她立刻就来了兴致,说的都是南边的新鲜事,附近的人都听的一愣一愣的。
过了一个多小时徐明惠才遛达回来,她一回来就坐下感叹:“哎呀,累死我了。”
累死了还遛达这么久,她把前后都走了个遍,“后面有两节还挺空,应该是人还没上车,前边走两节就是餐车了,哎呦那头一节人才多,全是等卧铺票的。”
在电脑联网卖票系统出现之前,火车站的票都是“计划经济”。
比如这趟车走完全程一共卖一千张车票,票都是提前分好的,可能起始站分到有八百张票,沿途站分到两百张。别担心卖不完,最后上车人数都是超标。
卧铺票更是紧俏货,一千张可能只有一百张,能买到就不错了,都得有关系。
不能及时更新信息,火车上中途就会出现空卧铺位,这时候列车长就有权把空卧铺再卖给火车上的人,甚至补票的车厢还有一个专门的补票台,为了等卧铺,会有很多人在补票台附近排队。
餐车在八号车厢,补票车厢是七号,补票台周围不少人就坐在地板上跟着火车摇摆……其实也没徐明惠说的这么多人,毕竟舍得花钱买卧铺的人并没有那么多。
徐明惠回来了,就轮到徐明红和马丽丽去遛达了。她们先去手拉手去上了厕所,不是想一起闻味,主要是厕所着实让人有点害怕。
铁地板中间一个大坑,就感觉马丽丽这身板不小心能下去那种,往坑下望就是飞速后退的铁轨。每次到站列车员都要把厕所锁上,一是怕乘客把屎尿拉人家站台,更重要的是怕有人能从厕所钻上车来。
每一个离谱的规定后面往往都有一个更离谱的事实。
马丽丽和徐明红向着后面车厢一路过去,车上就是人间百态。
有的车厢人还真挺少,有的又挺多,却也没人想换个地方。
乘客坐着有打牌打麻将的,有喝酒侃大山的,几个小孩闹来闹去的,吃东西的,还有唱歌唱戏的拉胡琴的,甚至还有直接在火车上做生意卖东西的,总之热闹非常,难怪徐明惠逛了这么久。
有一家子,两个大人三个小孩没坐票更没卧铺票,就直接在车厢头门口那一小块地方铺几张报纸躺下,自有一方小空间,列车员也是不管的,就是要开门的时候挺不方便。
还有推着小车来回的列车员,“啤酒香烟烤鱼片儿,白酒烧鸡饼干,有热水让一让,让一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