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点小插曲,大家都觉得有冰的中午确实舒服,只是可惜午睡起来时冰差不多就全化了,时间太短总觉得有点不划算。
“怎么不划算,这水也凉快,呆会我拿来拖地,下午等你们下班也没这么热了。”孙梅又说,“这段时间丽丽就别去托儿所了,那里也热的很,不如在家里凉快。”
“好耶~”马丽丽开心起跳。
“别太闹,姥姥可抓不住你。”徐明惠嘱咐了几句就抓紧时间上班去了。
虽然花了钱,可是大家的幸福感显著提升,就连马丽丽玩起来也觉得有劲多了。
夏天晚上天黑的晚,晚上才吃了饭就有小朋友开始在楼下挨个喊人。
“朱莉莉下来呀。”
“马丽丽,快下来。”
“郝伟,下来玩。”
总之附近楼的小朋友一个都不能少,什么年龄段的都有,人多才好玩呢。
家长们也没有三四岁小孩就单独跑下楼去玩不安全的想法,这就是在电厂上班的好处了。周围住着的都是相互认识的人,有时候来了个不认识的,便有许多双眼睛都盯着呢。
一群小孩在楼前空地玩,有打羽毛球的,跳皮筋的,追追打打的,捉迷藏的,甚至还有拿装卫生纸的长条塑料袋套苍蝇的。
今天马丽丽没有在楼下玩,钟庆阳喊她去他家。
钟庆阳家住在医务所后面的小山上,在后面就是他家的菜地,山壁上长了不少小浆果,最近正是成熟的时候。钟庆阳叫上马丽丽一起去摘果子吃,马丽丽欣然同意,吃了晚饭便一溜烟的跑去钟庆阳家玩。
摘了果子吃,又在菜地附近玩了一会儿,钟庆阳的妈妈把他们叫回去洗手洗脸洗脚,两个小朋友玩了一会儿积木又看了一会小人书,眼瞅着九点多了,马丽丽这才告辞。
外头天都黑了,不过隔十几米就有路灯,灯罩下,许多甲虫和飞蛾都在用力的撞击昏黄的灯泡,真身演绎什么叫“飞蛾扑火”。
路灯下的水泥地上也有不少小虫,马丽丽蹲下来挑了一个腿脚完整的金龟子,捏在手上,一边哼歌,一边摇摇摆摆的向家走去。
“马丽丽?”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叫唤。
马丽丽回过头,原来是妈妈下了晚自习。
徐明惠下了单车,刚才他她还以为自己认错了人,没想到这个大晚上一个人走在路上的小鬼头,还真是自己的女儿。
“马丽丽,你刚才去哪了?”徐明惠好奇的问。
“啊,我去同学家玩了。”马丽丽扔掉金龟子,扒住妈妈的裤腿,“我要坐单车。”
徐明惠慧撑着单车好让马丽丽爬上后座,心里却觉得好笑,明明是还在托儿所的三四岁的小屁孩,嘴里却一口一个同学的,真是可爱的很。
回到家,徐明惠把这件事说给丈夫听,马天华想到那个场景,心里也忍不住同意妻子的说法,自己的女儿确实是有趣又可爱。
“爸!”
这天下午,送走看病的人后正在喝水的马天华听到声音伸头一看,自己女儿挎着一个布包正站在看诊室门口呢,他有些惊喜:“丽丽,你怎么来了?是来接我下班那?”
马丽丽跟同室的几个医生护士都打了一遍招呼后溜到马天华身边,“爸,我们去游泳啊?”
啊?这么急?
马天华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钟,“去不了,还没下班呢。”
马丽丽也扭头看了一眼,“这不是快了吗?还有十分钟。”
见旁边的同事看过来,马天华感觉有点尴尬,他把女儿撸到自己靠墙这边,跟她说道理:“再等十分钟,下班我们还要回家一下子呢。”
马丽丽:“还回家干嘛,我们直接去啊。”
马天华:“那我也得休息一会,换个衣服,拿上毛巾吧?”
马丽丽拉开包:“我都带了,你游泳用的裤衩还有毛巾,还有我的毛巾,你现在休息十分钟下班,不正好就去了吗?我还带了票,游完正好买根冰棍吃。”
马天华:“……”这安排得明明白白啊。
道理说不过,马天华只好按安排行事,下了班他脱下白大褂跟着马丽丽去码头。
码头就在冰厂后面,以前建电站时用来运输物质的,这里做了一个长长的大概两米宽的石头台阶,每二十阶就有一个平台,一直向下到河底,两旁还有五十公分的水泥挡水台。
现在码头是电厂人游泳的地方,一下班这里就跟赶集似的,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也没有更衣室,来游泳的人都在家里换好衣服,男的也没啥游泳裤,就是穿个不会被水冲跑的裤衩,来了就把背心或是短袖一脱就能直接下水,女的也会在家里换好泳衣,到这里把外衣脱了就行。
回去的时候大家都是湿漉漉的随便用毛巾擦一擦,就穿着外衣回家冲洗,但也有那么几位不讲究,带着香皂来游泳,带着一身泡泡跳进水里,这就算洗澡了。
因为人太多了,所以马丽丽才会这么迫不及待的要老爸赶紧走,不然一会儿浅水区到处都是小朋友,可怎么游泳呀?
就算这样,他们来到码头时这里已经有不少人了,大多数都是爸爸带着孩子。
“啊!快走快走。”马丽丽连蹦带跳的跑到河边,把自己带的包放在挡水台上,又把鞋子脱在台阶上,这里已经放了好一排毛巾鞋子了,再多点只能往上放了。
一般青春期和小女孩都不会穿泳衣,主要是没小孩泳衣卖的,大人也觉得没必要花这个钱,所以大家就是穿着裤子或是裙子下水。也有一些更小的,像马丽丽这样三四岁四五岁的,也跟男孩一样穿着短裤游泳的,但不多。
今天马丽丽特地穿了一条旧裙子,她简单扭了扭手脚直接就跳下了水。
“你给我慢点,马丽丽!”马天华急急的脱了衣服赶过来,一下河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嘶。”好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