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人凑了一笔钱,然后由徐明惠和徐东来轮流到粤市去照顾徐正义。
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毕竟是亲爹,然而还是让徐东来的老婆刘敏不满了。
马丽丽在和马天华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听到这位大舅母正在食堂门口与人大放厥词:“……出了一千块呢,把我们家底都掏空了,还要我们家东来请假去伺候老头子,一点进帐都没有,这是要逼死我们家呢……”旁边八卦的女人连连点头。
马丽丽心想,大舅母年轻的时候嘴可真臭啊,完全没有后来欠他们家十几万的时候那么和蔼可亲,难怪姥姥姥爷当初这么反对这门婚事。
这话被她一说倒好像老徐家做的不地道似的,让大舅舅出钱又出力,但哪家不是呢,我妈不也请假去了吗?要是你爹生病你也站食堂门口这么说我才服你。
正在跟刘敏敏八卦的女人看见了马丽丽,捅了捅刘敏敏,“别说了,你侄女看着呢,小孩可会学说话。”
刘敏瞥了马丽丽一眼,故意道:“我说的又没错,马丽丽,你说大舅母说的错没错。”
马丽丽假装想了想,点点头,刘敏得意的撇了一下嘴,马丽丽说话了:“那大舅母你还有一千块钱吗?不给你爸爸你也要伺候他呢,不然你是不是要再死一次呀?哎呀,徐航(刘敏的儿子,目前一岁)也没有一千块钱呢,他以后还得伺候你,不然就得死,唉,要命。”马丽丽假装不理解的皱起脸。
跟刘敏八卦的女人眼神顿时乱瞟,憋笑不敢看,刘敏愣了一下,气得七窍生烟,她正要破口大骂,马丽丽抢先张口,“我妈不让我跟不认识的人说话,你不是我大舅母,我没在姥姥家见过你。”说话扭身跑去找老爸了,只留刘敏在骂街,马丽丽只当没听到。
旁人过来过往的听到刘敏骂人,有明理的的撇撇嘴,“不让人照顾亲爹还有理了”,有的上前劝,“小孩子又不懂,她怎么惹你了?”还有觉得她连三岁小侄女都骂太刻薄,“跟婆家关系这么差,难怪人家小孩都不知道你是谁”。
刘敏气个半死,心道,她都知道我儿子叫徐航还说不认识我?
不过不管她怎么说,大部分厂里的人都知道了刘敏不但不让老公去伺候亲爸还把气撒在马丽丽身上的事。
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倒向了徐家,刘敏老爸刘文海知道后差点没气死,他火速叫来大女儿把她臭骂一顿,他可不想再跟徐家结仇了。
当初最早的时候刘家和徐家还是上下楼的邻居,小时候刘敏就爱缠着徐东来,那时候刘文海还是很看好徐家这个亲家的。
别看徐正义现在到老也只是个组长,他可是电厂元老中的元老,电厂还没影的时候就和地质队爬山头定位置。八辈贫农,当年“十年”的时候他是负责看管木仓杆子子蛋的小头目,之后电厂就没出过火并事件,光看“十年”过去后他不但啥事没有,后来在子弟学校当了几年团支部书记又转回厂内组当组长就知道能耐了,人家还是高级职工呢。
刘文海也知道自己大女儿从小就是个“厉害婆”,不过徐东来虽然个子高模样俊,但从小就是个腼腆性子,他俩这样不也搭的挺好的嘛。
谁能想到徐家对这桩婚事如此反对,是,刘敏是使了点小心机才跟徐东来结婚的,刘文海也只当不知道,但如果徐东来不同意也没人能逼他吧?
刘家还觉得这事儿自己是占理的,可是万万没想到刘敏结婚后才几天跟婆婆大吵一架,差点没把孙梅心脏病气发作,徐家火速决定用大房子换小房子干脆离大儿子和刘家远远的。
结亲变成了结仇就够糟心了,之后的事却更糟心。
刘敏原本做的好好的办公室临时文员突然被抽调到招待所去当服务员,活都不算累,但工资少了四分之一。
还有刘文海的小儿子刘洋,刚从技校毕业分回来,原本都说好了给电工高师傅做学徒,可是高师傅突然亲自拿着拜师礼上门道歉说自己感觉精力有限不适合带徒弟。
刘洋在学校成绩不好,没有师傅就没办法进车间,刘文海只好赶紧的到处找关系,可是几个车间师傅都用各种理由拒绝了他,最后不知怎么回事一来二去的,刘洋回来之后竟然被分去烧锅炉。
这可是个重体力活,刘洋才干了几天就受不了,可就算刘文海又搭上去不少人情礼物,刘洋还是在一年后才转到运行车间去做值班员,虽然要值夜班,但总比烧锅炉强。
要说徐家没在这后头推波助澜刘文海是不信的,可他没法对谁说,要是让大女儿知道了,她肯定又是几场大闹,最后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要是儿子再心生怨恨,这个家就要不得安宁了。
最后刘文海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决定大女儿要再搞出什么事也再不偏向她。
所以这次刘敏骂街的事一出,刘文海立马把她叫回来臭骂一顿,甚至又咬牙凑了五百块钱让女婿带去给徐正义,叫他好好补补身子。
刘家的示好,徐正义默默的接下了,真是,早干嘛去了?现在才想拉关系,当初干嘛不把儿子女儿教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