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穿越三国之汉魏风骨 > 第137章 西园文学会(1)

第137章 西园文学会(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是戏服,姑姑!”小曹叡眼珠子骨碌碌地转,用手指比划着眼妆,他凑近崔缨耳畔道,“是四叔告诉我的,今日有跟叡儿一样高的‘小人儿’上台表演呢。”

“是巴蜀来的俳优侏儒么?”崔缨赤足走下地板,披衣沐脸,走到哪儿小曹叡就跟到哪儿。她将双手浸在瓷盆里揉搓,温柔笑道:“倒像是你四叔能干出的事儿。”

小曹叡乖巧听话地为崔缨提来靴子,他踮起脚尖,扒拉妆台,也要挤着往铜镜前照,努嘴哼声的神气模样,令崔缨一时有些恍惚,想起少年时,另一个天天清晨唤她“崔姊姊”的小男孩来。

料想曹操见到自己孙儿时,也应有相似错觉罢?那么给孙儿的怜爱之意,可会匀给其父些许?

“该出门啦——”

小曹叡拽着崔缨直往门外跑,不给她瞎想的时间。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铜雀园里一派盎然绿意。

叡儿在前头吹着竹哨跳着走,崔缨在后头端手蹑步走,虽是满目青葱,她仍是谨慎快步。许久未着男装,况又是户外,想着又有外宾,她很不自在。

没走多久,就远远望见清溪木梁上,有两个倩丽的背影。走近后,但见紫粉两色罗裙的少女,正是曹姝和曹贞,她们褰裳踯躅,往来渠梁两端,目光徘徊,似在寻找什么。

“二位妹妹,如何停留在这里?”崔缨上前问道。

曹姝见了崔缨,扶着一旁面露忧郁的曹贞道:“阿姊,是贞儿的画作丢了。”

“掉河里了吗?”

“兴许是的。适才我们抱着画轴途经这里时,倚着栏杆歇了会儿,恰巧踢到碎石坠河,听见咕咚的响声,再放地上清点时,便发现少了一帙。”

“那是幅什么样的画,很重要?”

“是《七女复仇图》,”曹贞抹泪答道,“是花了三日之工,要在宴会献给阿翁的,子建哥哥还替我在上面题了赋呢。那样湍急的河流,许是早冲到下游去了,纵使寻回,墨画也当毁污尽了……”小姑娘说着便呜呜地哭出声来。

崔缨知道,曹贞是曹冲的亲姐姐,在环夫人的教养下,一直很淑雅懂事,极重孝道。于是拿出帕子替她拭泪,安慰她道:

“贞儿画艺了绝,在相府是出了名的,好作不怕打磨,换个角度想想看,一切也许都是最好的安排,冥冥中是有神明觉得啊,咱们贞儿还可以画得更好呢!这才替妹妹保管了那幅次作。”

“真是这样么……”曹贞噙着泪,“那阿翁的宴礼怎么办?”

“不打紧,我陪妹妹去大夫人那里,贞儿平日不是画了许多给夫人贺寿么?可借一幅来用,母亲向来慈爱,会替你保密的。”

曹贞破涕为笑,羞怯地点点头,在长袖里拢着崔缨的手,握得很紧很紧。

这边卞夫人庭院处,曹操姬妾们晨安毕,已陆续返回,卞夫人正同甄妤和曹颖母女说话间,忽见崔缨一行人领着小曹叡过来。

卞夫人顿时拉下脸,拍案斥道:“缨儿,你怎可将叡儿打扮成这种模样,还不叫外人看了笑话!”

崔缨正要解释,甄妤忙道:“母亲息怒,那是颖儿的新衣,叡儿穿着玩的,妾身这便带他去换了。”

看着甄妤得体行止,卞夫人愠气渐消,转而又将目光落在崔缨的男装上,仍旧不喜道:“二十来岁的姑娘,这样不守规矩,成何体统。”

崔缨本心下黯然,想起昨日曹植的面庞,便释然恢复笑意,不紧不慢地答道:“回夫人,稍后宴席,子嘤将奉中郎将之令,侍笔云屏左右,录记今日文士诗赋文章。这身装束,不为一时,乃当多年。”

卞夫人紧握案角:“莫非你要永不婚嫁,只做尽这男人的活计么?”

不待崔缨回应,门外又一阵熙攘人影,“铛铛铛”闯进几个少年童子。原是曹植领着几个曹氏兄弟过来了。

“母亲!母亲!”稚声嫩语瞬间淹没了整间堂屋。

卞夫人改容欢颐,揽手将曹植招来,为他掸净风尘,笑着嗔怪道:

“今日有外客要来,又不尽是你侯府的人,怎又褪了外衫,实在无礼,快去里间换新衣罢。”

曹植只顾着和曹节谈话,同崔缨眉目传笑,冲着曹姝曹贞作揖,一口一个“妹妹好”“妹妹早”,泥鳅似的从卞夫人身侧挣脱开,接过侍婢递来的绿衣裳,往里间溜去。

“哈哈,母亲莫催,孩儿很快便走。”

“唉,总是如此儿戏。”卞夫人露出又气又爱又无奈的神色。

崔缨瞄准时机正要为曹贞画作的事说话,却听屋外又有仆婢来报:

“荀公子到。”

说毕,就有一书生装束的青年,翩翩扬袖,揖拜堂下。

因是荀彧长子的缘故,又与曹植亲善,荀恽,就像是曹家的远房表亲,以异姓公子身份进出相府,素来无所拘束。

远见着那儒雅青年逆着晨光,姿仪修美,登堂入室。满屋的女眷莫不窃声低语,曹节更是翘首以望,想从他身后望见郭奕的身影。但郭奕本曹丕伴读,自与曹丕走得近些,故而愿想落了空。

曹植早闻声而出,还未及束紧腰带,踏着玄靴便蹑步快跑而出。

“奉倩兄!来的正好,我正要去寻你!”

荀恽谦和地礼揖卞夫人毕,从袖中取出一卷画轴,赞不绝口道:

“子建,此等鸿作,何故今日才现于众人前?真了不得啊!”

曹植狐疑,崔缨眼疾手快,微一伸臂,便将画轴捞了过来。展开一看,果见是曹贞画迹,帛上赫然画着一座汉式榫卯木桥,三匹玄色的车驾和七个赭红色衣裳的持剑女侠。

原来,曹贞的画作,当时只是掉在了桥下的兰泽丛里,但被落石声和水流声掩盖了。荀恽后脚步至,在桥上停留了良久,寻芳赏景,他观察仔细,在发现画作后,不顾泽隰潮湿,独自涉水去取,摊开后发现,果真是一幅好画。见有曹植字迹的题赋,荀恽便以为是曹植的手笔。

冥冥中是神明作媒吧。

从淑雅端庄的曹贞到翩翩如玉的荀氏公子,崔缨暗笑,给了曹植一个眼神,暗示他先别说话。崔缨卷画上前,笑眯眯地问荀恽道:

“奉倩兄,此画,你可是尽览了?”

“自然。”

“那我问你,这画究竟好在何处,担得此‘鸿作’大名呢?”

荀恽一揖,侃侃而谈画技之道:

“夫画者,存乎德鉴也。留先贤行貌,启后人哲思。或似《周颂》《大韶》庄容,礼乐并具;或似《小雅》《流水》轻和,温婉可人。子建公子所作《七女复仇图》,典出渭河旧事,暗合我朝素来忠孝之义。画工了了,堪登大雅之堂,其线条浓淡得中,衣袂、发冠、鞋履、舆马、刀剑因势象形,情态分明,若当日场景再现。子建公子所赋,又妙合音律,字字珠玑,诵来如鸣佩环。善哉!此一画,真乃赋、画、书、礼、乐五者俱全之奇画也——”

卞夫人听了,也好奇地命崔缨呈上画作来瞧,看罢,卞夫人只笑道:

“恽儿,不愧是荀尚书长子,小女一幅拙作,竟也令你说出这般多些的门道。年纪轻轻,见识不凡,难怪丞相常跟我夸赞你和奕儿。”

荀恽一惊,又有喜色上眉梢,犹如听到无比稀罕事儿,他一脸迷惑地看向曹植。

曹植朗笑着,一个快步蹿到崔缨等人身侧,优雅微躬,对着曹贞摆着手势介绍道:

“此画非我所作,而是出自贞儿之手。”

崔缨也跟着调侃道:“奉倩兄,适才听君所言,汝当拜曹家妹子为师啊。”

荀恽与曹贞二人对视,皆通红了脸。

曹贞手握画卷,拈帕轻笑,满是失而复得的喜悦。更是向荀恽投去感激的目光,她恭敬作了揖礼,以示感谢。荀恽这时,也才将目光在曹贞脸上移去,意识到神态失礼后,忙不迭的回敬作揖。

荀恽主动上前,彬彬请教曹贞画作技艺,后者也不再拘泥于往日羞怯,只落落大方地与他对答,头上朱钗玉坠摇曳,不失淑雅风仪。

一对璧人,才貌相当,皆对书画有着莫大兴趣,聊着聊着便忘却时间,氛围无比和洽欢乐。

卞夫人在台上,同样笑眼眯眯,和曹节私语,谈及婚嫁之事,曹节也羞红了脸,躲到崔缨身后去了。崔缨和曹植相视一笑,曹植小声说道:“我的书法,是德祖点拨过的。看来今后,要请奉倩教我作画了。”

“子建,你怎的忽有了作画兴致呢?”

“因为我也想在洛水河丢个画卷,说不定,哪天某个崔氏的姑娘就捡着了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