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穿越三国之汉魏风骨 > 第84章 蓬庐小庭院

第84章 蓬庐小庭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他见了她,仍努力挤出个微笑。

“明日父亲就该到许了,二哥再不能替你瞒着众人,这段时间,没事尽量不要出城去玩。”

“是,谢谢子桓哥。”

“来看看二哥写的新诗吗?前几天听小卫他们说,子嘤跟他们聊天,总夸我乐府填词填的好。什么‘便娟婉约’,什么‘才秀藻朗,如玉之莹’,真有意思。”

“《陌上桑》?”崔缨接过曹丕递过的墨绢。

曹丕的字,清秀圆润,写的乐府词,更是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笮。

虎豹嗥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

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棘、索、落、陌、笮、客……”崔缨狐疑,“诶?这几个韵脚,好耳熟——”

曹丕笑:“是了,跟妹妹上回填的《永遇乐》,是同个韵部。”

崔缨开心道:“去年写着玩儿的词,就二哥还记得呢!哎呀,还是二哥写的好,我那首堆砌辞藻,自己看了都不好意思。”

“无妨,多磨炼写下去就好!改明儿,我让乐坊的人按这《陌上桑》的曲排个舞,请你来看,到时候,二哥有的是时间,亲自教妹妹写词。”

崔缨有些感动,连连笑着说好。

说完曹丕便牵马出去,预备跟夏侯尚和曹真去散心。

崔缨心乱如麻,紧张得心跳不止,但还是站着叫住了他:

“子桓哥——”

“嗯?”

“谢谢你。”崔缨心虚不已。

“自家人,何必如此客气。”曹丕弯弯嘴角,即刻牵马走远了。

一夜未眠。

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崔缨的思绪,无异于直接跟杨夙断了联系,她真不知道,后面该如何是好。

现今杨夙伤势已大愈,十几个小兵应该近不了身,崔缨就怕曹操回许重查诏狱失火事件,查得杨夙存活的踪迹。

次日一大早,崔缨就被全府上下的骚动声吵醒,撑着疲惫的眼皮翻下床,连忙洗漱换衣,跟着众人前往北城门口安静等候。

约摸巳时三刻,曹操大军已从远处扬起阵阵风尘。

近前,曹操乘着高马,神采奕奕,马前还抱着小曹冲,身后跟着曹植曹彰几个公子,还有卞夫人的车驾,以及崔琰等司空府属臣。

迎接队伍整齐排列,齐声跪拜。

曹操点点头,策马前驱,自顾跟曹冲说笑。

“冲儿,咱们到家了喽。阿翁跟你一样,快五年没回来了……”

崔缨起身作揖,恭敬退守一旁,余眼瞥见曹植看了她一眼,她默然不应,面无表情,低眉垂手,与曹丕站在一处。

到底,还是跟他再见面了。

车队辚辚,很快便拥进城内去。

曹操南下来许以后,许都城防卫明显森严得多。

曹操早得了诏狱失火的消息,但仍在探察后大怒,在府中摔盏,以监城失职,狠狠训斥了曹丕一顿,数落了他几个时辰。曹丕耷拉着脑袋,伏跪在地上,不敢出声。

崔缨在门外听得心惊肉跳,内疚不已。

一连三日,她都去廷尉书阁帮忙处理公务。

在曹操眼皮底下,根本没有机会出城。

“阿姊,一年多不见,你变化好大啊,怎么精神如此不济……”曹节欲言又止。

“哪里哪里,阿姊明明更高了,只是晒黑不少,阿姊现在,武功肯定比以前厉害多了。”秦淳连忙打圆场笑道。

崔缨的胞弟崔铖等人,留在邺城没来,但淳儿与节儿一并来了许都,连同昔日随侍的女婢,她们见崔缨每日惆怅,话说的也少,猜她是为郭嘉的事,便不敢多言。

皎皎被曹节秦淳两人照顾得很好,可她们不知道,这一年崔缨过得并不好。

许久不混在闺阁里,早出晚归,崔缨同一众亲友们也渐渐地生疏起来。而跟曹植更是暗中赌气似的,从见面开始,便不曾说过一句话。

崔缨心想,应是上回易水边不辞而别,他还记恨在心罢。

不知不觉,又过去数日。

崔缨越发坐立难安,根本不知城外情况如何,对许久未见的皎皎也提不起兴趣,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太多忧惧的秘密藏在心间。

这日,思蕙端漆盘进来,见她满面愁容,摸着皎皎的绒毛发愣,便笑着从柜中首饰盒里抽出两样东西。

“姑娘,你瞧,我把什么给你带来了——”

崔缨眼前一亮,又惊又喜。

“你看,这不是姑娘你当年最珍爱的青簪和玉佩吗?”

当年,曹植在刘桢面前给予她负面评价后,崔缨就把他送的青莲玉簪和组玉佩都卸下了。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让思思带到她面前。

玉簪插在枣树上会掉,下雨时玉组佩会被池水冲出。

可她的心思,不管她怎么藏,也藏不住啊。

“最珍爱?”猝不及防间眼泪就掉下来了,崔缨接过青簪,颤声道,“我以前……当真很喜欢吗?”

“对啊,姑娘以前每日必戴这支发簪,还有这玉佩,奴婢都记得呢。”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一阵酸涩慨然,眼泪收毕。

“谢谢你,思思,”崔缨将它们随手往妆台一扔,轻飘飘道,“那都是年少的玩意儿,可我已经长大成人了,以后都用不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