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穿越三国之汉魏风骨 > 第15章 风刀霜剑日(2)

第15章 风刀霜剑日(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崔缨将信连同皎皎一同揣入怀里,只望着天边山头出来的小月,发起了呆。

曹丕,南皮城后园里的月亮,一定很美吧?车舆轮转,夏夜的风一定很凉快。放心,不要“乐往哀来,怅然伤怀”。在不远的将来,你们还会拥有,更大更美的文学精神乐园。

你们的故事,我都知道。

入秋后,叔母亲手给小崔缨缝制了不少衣裳,都是她喜欢的素净的颜色。另外,曹操的鞶囊带给她灵感,让她自制出了二十一世纪的白色斜挎布囊。

正值果实成熟之季,前庭棠梨树上,已结了许多棠梨子,崔缨便带着弟弟们,拿着箩筐去采摘。

用棠梨子做成的果酒,曹丕一定会很喜欢!

九月,乌丸叛乱已平,曹操下《整齐风俗令》,整顿恶意诽谤、颠倒黑白之民俗。一时间,冀州各郡县风气皆为之一振。

崔缨明白,此封令书下达,可谓是冀州真正平定的标志了。

看来,曹军很快就要返还邺城。

果不其然,九月底曹丕就有书信送来,叮嘱她做好准备,收拾好行囊,三日后大军将至清河。

那日放下书信,崔缨一个人在堂前阶上坐了良久。和崔府亲人同居大半年,崔缨早知道有告别的一天。只是现在,对她的胞弟铖儿如何开得了口呢?数月相处下来,她已经无法割舍这段骨肉之情。

前日崔铖还同她说:“阿姊,冬天快到啦!你能带大家一起去雪地里捕雀儿吗?”

她那时没有回答,今天却必须回答了。

单独寻铖儿谈话时,他正在□□玩弄着弓箭,崔缨一微笑招手,他就摇摇摆摆地过来了。“铖儿,上回,不是有个长得高高的大哥哥么,你还记得他吗?三日后,他就会来接阿姊走了。”

铖儿仿佛听见了世界上最奇怪的话。

“为什么阿姊要跟他走?”

崔缨一时语塞,竟回答不出,只好搪塞道:“他以后是你阿姊的兄长了,你以后也可以唤他‘阿兄’,你明白么?”

“铖儿不明白!”铖儿脸上开始浮现怒色,“阿姊不是跟铖儿同姓么?为什么你要管别人家的公子唤阿兄?凭什么你唤他一句‘阿兄’,就要跟他走呢?”

“……”

孩童天真无邪的质问,往往最为致命。

崔缨吞吞吐吐地说道:“阿姊只是先走一步,很快,叔父也会带你们去邺城的。”

“阿婶早同铖儿说过啦!”崔铖愤愤地说着,眼睛红了起来,“铖儿都知道呢!阿姊是认了别人的阿翁作阿翁,以后都和别家的小孩儿要好,不要铖儿了!”

说罢,铖儿挣脱了她的手,赌气藏进了自己的房间。

崔缨留在原地,怅然若失。

一连三日,铖儿都躲着不见,还偷偷将崔缨酿制了许久的棠梨酒藏起。任她在屋外怎么呼唤,就是不出来。

三日后,当曹丕的轻骑先至府外,崔缨匆忙跟叔母告了别,从后院往前堂走去。铖儿这时,才抱着棠梨酒壶,追出前庭,泪流满面地拉着她的衣裙,求她别走。

崔缨摸着铖儿的头发,和他紧紧相拥,哽咽道: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铖儿,你一定好好牢记这几句话,男儿有泪不轻弹,阿姊不许你再哭!”

可下一刻,她自己反倒抑制不住悲伤,双手捂着脸,簌簌地流下泪来。

铖儿却擦干了泪,将棠梨酒壶塞进她的挎囊里,说:

“‘梨’原来谐音‘离’,早知道,铖儿就不让阿姊给我们摘棠梨了……”

童言无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既有这种象征,那她送给曹丕,是否不妥?

“什么‘罹’啊‘罹’的?缨妹在给令弟念《兔爰篇》么?”

恰巧这时,曹丕从门外走进来,见她姐弟二人面带泣痕,并不以为意,反倒觉得好笑。小崔铖一看见曹丕,就怒气冲冲地扑上去,抓起他的手就咬。

“铖儿!不可无礼!”崔缨连忙上前,试图将他拉开。

“坏人!你抢走了我阿姊,把我阿姊还我!!”

崔铖耍起小性子,朝曹丕作势踹了两脚,被曹丕轻易闪过。

曹丕轻蔑地笑道:“小狼崽子,小小年纪,都学会咬人了?等你长大了,那还了得!”

“等我长大了,我就从军,打败你!”小崔铖咬牙切齿道。

“好啊,本公子等着呢。”

“呸!”

“铖儿!”崔缨喝道,“不可这样对阿兄说话。”

“他才不是我阿兄呢!”崔铖挡在他阿姊面前,不让曹丕靠近,仿佛他很危险似的。

“我警告你,以后你不许欺负我阿姊!”

曹丕向崔缨投来奇怪的眼神,崔缨满是尴尬,只好连连道歉:“二哥,我这弟弟年纪小,说话不知轻重,希望你海量,饶过他这一次。”

“呵,谁会跟一个小孩子计较呢?你这弟弟,是该管教管教了。”

曹丕抱臂浅笑:“时候不早了,走吧。”

于是就此分别府中众人,崔缨再多依依不舍,只能含泪而去。一出府门,就遥遥望见曹操大军,浩浩荡荡地入了清河城。县令、衙役及百姓皆伏叩于泥道两侧,高呼“万岁”。

当崔缨穿着一身朴素的罗裙,跪在曹操面前时,他忽然笑了。

曹操满面春风,双手扶轼,正闲坐于华盖之下。

“数月未见,缨儿健朗了不少,气色也较先前红润了。只是这一身陋衣,实在难与公府之女相配也。乱世虽重俭以齐家,然今朝带缨儿归邺,犹须衣绣矣。”

曹操挥手示意,命人捧上一套絮袄襦裙,还有一件赤红色的白狐绒里鹤氅裘。

崔缨听到“衣绣”二字,就浑身哆嗦。

“何故脸色发白?”曹操怪道。

崔缨慌忙摇头,打起精神来,行再拜礼谢曹操,直起身,颤抖着双手接过那身绣衣。

她一回头,呆呆地望着檐下那块破旧的牌匾。

天空骤降飞雪,一阵瑟风吹来,吹乱了崔府门前一地的棠梨落叶。

绯红的颜色,像胭脂,更像鲜血。

像极了当初袁府门前的一摊鲜血!

在曹丕的搀扶下,崔缨很快登上了马车,因不忍见府门口痴痴站立人儿,只得放下帷幔。

昔我往矣,绿枝生叶;今我复去,雨雪霏霏。

别了,崔府;别了,翁母;别了,过往。

(本卷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