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穿越三国之汉魏风骨 > 第2章 初识魏世子

第2章 初识魏世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是一张精制的青冀幽三州地形图,河间国、渤海国、清河国、平原郡等郡国都可寻见。南皮地处渤海国,城北密林处有个红圈,沿着漳河南下,便是清河郡。看来,她很快就能回家了。

“你果然识字。”帐门口传来一声笑。

回身看去,只见曹丕一身便服,正提着食盒上前,崔缨顿时有些紧张,于是低下头,后退数步,局促地将双手摆在身后,不知如何安放。

“冀州不日将平,你看那偌大的幽州,亦将是我们曹家的囊中之物,袁氏兄弟,又算得了什么呢。”曹丕得意洋洋地站在白布前,野心勃勃。

第二次见到曹丕,崔缨仍是害怕,但她好像想起了什么,不由自主地嘀咕道:“姓曹的都那么拽吗,先平定三郡乌丸叛乱再说吧……”

“什么?”曹丕仿佛听到了什么。

崔缨摇摇头,仍旧不敢抬头看他的眼睛。

曹丕凑上前,怪笑着追问:“唇色苍白至此,竟如此怕生吗?”

这是她不知哪来的勇气,眼不眨心不跳,只挑眉反问他:

“我为什么要怕你?”

那是一双如夜空般深邃而望不见底的眼眸,像紫钻石一样锐利,也像星海一样神秘。眼睛是心灵之窗,可崔缨猜不出,他曹丕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确实不怕,昨儿个可是敢挥刀砍人呢。”曹丕轻笑着,在案前坐下,打开食盒,里头正是飘香四溢的肉汤和胡饼。“饿了吧,快坐下来,我给你带了些吃食。”

崔缨愣愣地坐下,并不敢动筷。漂泊多年,九年不识肉滋味;圈禁月余,两日未进水米。此时此刻,她最需要的,并非什么绫罗绸缎,也不是金钱地位,而是一盅热乎乎的肉汤,一碗多馅的胡饼,仅此而已。

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

她明白,这一切都是崔琰侄女的名号带给她的,若没有这层身份,她什么都不是。

“谢谢,谢谢你……”

“先莫要急着感动,你倒是说说,谢我什么?”

“多谢丕世子救命之恩。”

曹丕怀疑自己听错了,却面露欢笑:“你刚刚……叫我什么?”

“曹将军……多谢你昨日救我。”

曹丕环抱双臂,保持微笑:“我可不是什么将军,他们都叫我二公子,若论辈分,你唤我阿兄也行。”

“不敢。”崔缨面露怯色。

“有何不可?我家中也有几个姊妹,与你年纪相仿的。”曹丕眼珠一转,抚着下颔看得崔缨浑身不自在,只听他话里藏话问道:“小妹妹,知道为什么听你说是清河崔氏就帮你么?”

还不是因为曹操想招揽河北大儒崔琰,你曹丕能立功了么。崔缨心里虽这样想,却努力把自己表现得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她摇了摇头,问:“公子怎么认识家叔的?”

曹丕哂笑,再抛问:“你既是崔家失散多年的女儿,怎会出现在袁家,还跟袁谭的女儿如此相似?”

“我是被袁家抓进去的。”

“巧合的事多了,也就成了怪事,”曹丕站起,走到小崔缨身后,俯身柔声道,“就怕妹妹只是个袁家细作啊,又或者,身上还流着袁家的血呢。”

崔缨仓皇,连忙起身对曹丕鞠躬,笨拙地模仿着这个时代的揖礼:“缨儿自幼被人牙卖到荆州,没入奴籍,所幸开蒙较早,在崔府时就学了不少学问,至今没忘。我是凭着孩提时的记忆来到清河平原一带的,结果碰上袁军,就被他们带到这里来了,可能也是长相的缘故吧……但我真的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您要是不相信我的身份的话,等回清河县,我阿翁阿母一定能认出我来的!”

曹丕见她言语真诚,半信半疑。

“曹公子,是遇见您我才捡回性命,请公子受民女一拜,救命之恩,崔缨今生今世都将铭记于心!”

曹丕暗自低语“我要你终生感激有何用”,继而将她从席上扶起。

“快起来吧。不必多礼,只要姑娘身份无虚,以后你我兄妹相称都可以。”

他将筷子放到她手心,补充道:“你且请安心留在军营里,我父亲已经知道你的事。不消几日,姑娘便可同家人团聚。”

心情起伏多次,久久不能平复,崔缨仍生怯地坐下,默默啃食漆盘上的胡饼。

看她快吃完时,曹丕突然问道:“你说你叫‘崔缨’?可是‘鸟鸣嘤嘤’的‘嘤’?”

没来由借用一句《诗经》里的话,想必是想试探自己的学识。小崔缨咬下一口胡饼,眨巴眼,思量片刻,目光落在曹丕案几的竹简残片上。

“公子稍等,我这便写给你看。”

于是她口中叼着半张胡饼,跪坐在案前,开始磨墨。曹丕双臂环抱,饶有兴致地在一旁看着。只见她信手抓来案上的竹片,飞快提笔,蘸墨在竹片正面写下“崔缨”二字,多年未曾用笔,手抖的不行,但她仍诚挚地双手递在曹丕面前。

“我叫崔缨,不是袁莺,也不是鸣嘤,是班定远‘投笔请缨’的缨’。”

“你还知道班固?”曹丕笑着接过,却露出迷惑的表情,崔缨这才发觉,自己仓促下竟写成了行楷,还是简体字!

她立即换了另一竹片,正襟危坐,一笔一画地写出繁体隶书的“崔缨”。没想到,曹丕还是很诧异,这次直接伸手夺过两块竹简,观摩起她写的字。

“好——好一个班定远投笔!我没想到,你不过小小年纪,搦翰竟如此熟练,真难得啊!姑娘此字,足以自证身份也。”

崔缨微微一笑。

在古代,只有贵族阶层的女子,才有条件习礼教而通文墨。

二十多年现代教育,打破了崔缨与他们这些贵族的阶级隔膜。

曹丕兴奋地来回走动:“我这就把竹片给父亲看去,他素来喜爱书艺,见此四字,定然会十分欢喜!”还没等她反应过来,曹丕已经带着两块竹片出了营帐。

“哎——”

但愿此次逞能,不要惹来祸事才好。崔缨暗暗保佑,见门口没人,便也撩开门帘,偷偷观察四处。

天气晴明,映入眼帘的,是林立的营帐、气势赳赳的巡逻兵、寒气逼人的金柝与铁衣。遥遥传来营中兵士们的歌声,崔缨听得不是很真切,什么“艾而张罗”,什么“雀以高飞奈雀何”。

她迈出帐门,走下木阶,俯身从泥地里拈起一株绿植,放在阳光下,细细把玩。好在已是初春,伸手接取阳光,已有淡淡的暖意,她情不自禁地闭上了眼,悠悠然,享受起这份劫后重生的喜悦。

是的,她叫崔缨,是清河崔氏,也是历史上那个会被曹操赐死的曹植发妻崔氏。

当年她从出生起,就知道了这个注定被赐死的结局。所以才会逃离崔府,所以才会被拐卖,才会逃荒成乞丐。可命运兜兜转转还是直接把她送到了曹家人手里,这一生,她到底能否扭转自己的命运?

或许,这场荒诞的历史大戏,才刚刚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