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可置信,她竟然敢对自己说出这种话。
再次拿起桌上的酒杯,他灌下一大口。
在酒精的刺激下钟明诀调整好情绪。
“你凭什么觉得我在害怕?”
“那您为什么会带我来吃这顿晚餐呢?”高海臻摆弄着桌上的餐具,“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您在向我示好?”
钟明诀交叠的手指一紧。
没有否认,就是承认。
“不过很抱歉,钟先生,恕我无法接受您的示好。”
“你对钟临琛就这么自信?”
“不是我对小钟先生自信,而是在您身上,我看不到一点诚意。”高海臻道。
“我的司机是您授意的吧?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上您的车,然后不顾我的意愿强行把我带到这里来。”
“钟先生,谈判不是这样谈的。”她站起身,“在您没学会尊重之前,我和您无话可说。”
说罢,高海臻便拿上包朝门口走去。
“高海臻。”
钟明诀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她停下了脚步。
“不要不识抬举。”
渐渐远去的脚步声,代替了她的回答。
来到一楼便利店,高海臻买了一只打火机。
空气是湿润的。
她打了两次火,才将烟点燃。
烟雾从嘴中吐出,融进了蒙蒙雨雾。
高海臻站在街边,冷冽的风吹得鼻尖泛红。
终于,一辆计程车停在了她面前。
捻灭手中的烟,她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您去哪儿?”
高海臻原本想报家里的地址,但话拐了个弯,说了另外一个地方。
车开了二十分钟,在一条小巷子外停下。
她付了钱,走进巷子。
巷子两边住有人家,日晒风吹的墙瓦却丝毫不见京都的繁华。
高海臻熟稔地绕过巷子的路,积过水的路面让穿着高跟鞋的身体有些吃力。
绕了好一会,她停在一家面馆前。
上万块的高跟鞋也因为这段路鞋底严重磨损。
她抬头看向招牌,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
杨奶奶面馆。
掀开发黄的布帘,高海臻走进了店内。
店内面积很小,约十来平左右。
摆放着老式桌子和塑料凳,桌子上的油腻反射出刺眼的白灯。
见店里没有人,高海臻喊了一声。
不多会,一个头发半白的老人从后面的房间露出了脑袋。
看见来人,她眼睛微亮,“你怎么来了?”
“来吃饭。”
“进来进来,外边冷。”
外边冷,房间里也不热。
只有地上一个电暖气,提供唯一的热源。
“你要来也不早说,我刚把东西收拾起来。”
“那没事,我待会回去吃也是一样的。”
杨奶奶拍拍她的膝盖,“来都来了还回去吃啥啊。你坐会,我去给你擀面,正好店里还剩了一些猪肉。”
见奶奶这么忙前忙后的,高海臻突然有些后悔刚才没在餐桌上吃两口。
毕竟是大几千的饭,不尝两口也确实可惜了。
不过,她也的确好久没吃杨奶奶做的面。
小小的电视里正放着不知名的电视剧,高海臻坐到小太阳前。
暖烘烘的光,烫热了她的脸。
也放松了她的思维。
她看了看周围,逼仄的房间里没有多余的空间。
所有的东西都旧旧的,泛着黄。
唯有架子上有一抹白,是书页开封不久的白。
她觉得有些诧异,想要看看那两本书是什么,
可还没来得及站起身,屋外就传来了杨奶奶的声音。
“快吃吧,特地给你打了两个你喜欢吃的溏心蛋。”
高海臻接过碗,碗里是满满的肉丝以及两个蛋。
“谢谢奶奶。”
杨奶奶坐到她身边,“外边都快零下了,你这衣服这么薄不得冻坏了。”
高海臻取下眼镜,放到一边。
拿起筷子,戳破了溏心。
“您放心吧,这衣服很保暖的,冻不着。”
“你就是嘴硬,不冷的话怎么一进来就占着我的电暖气。”杨奶奶扯了扯她的大衣,“这里面加点绒还差不多,这么薄薄一点能有多暖和。”
高海臻吃了一大口面,口感很筋道。
这么多年她几乎吃遍了京都的珍馐美味,可她最爱的还是这碗猪肉面。
“那改天您帮我改改,怎么往里加点绒合适。”
“你脱下来我看看。”
见她把自己的话当真,高海臻忙说不用。
然而杨奶奶却坚持,她拗不过只好脱下了大衣。
拿到大衣的一瞬间,杨奶奶蹙起了眉头。
“你又抽烟了?”
高海臻手一顿,埋头吃面不敢做声。
“跟你说了多少次,抽烟不好,怎么就不听呢,下次再抽烟我可不让你来了听到没。”
“听到了听到了,下次我把自己收拾干净了再过来,免得惹您嫌弃。”
“你这丫头,我是这个意思么,”杨奶奶替她把衣服平整好,“我看你是吃惯了好的,瞧不上我这老太婆的手艺了,才这么久不来了。”
“哪有,我是最近太忙了。”
“这个忙那个也忙,也不知道一天天都在忙啥。”
吃下最后一口面,高海臻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
“当然是忙着当小偷呢。”
杨奶奶表情先是一怔,随后抬起手给了她脑袋一下。
“你这孩子,净说些浑话。”
高海臻哭丧着脸,“说了您又不信。”
“那你说说看,你忙着偷什么东西在?”
“偷一个大富豪的家产。”
杨奶奶无奈地笑,
“连我店里以前那大黄狗都怕得要死,你能有这么大胆子?”
高海臻将碗筷收拾好,“您看您不信也就算了,还嘲笑我。”
“相信相信,”杨奶奶拿过她手里的碗筷,“等你偷到了,记得给我买个大房子,我这辈子都还没住过大房子呢。”
“好,到时候一定给您买个200平的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