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婶问了一会儿没得到什么结果,这才想起来也许是长山终于受到了赵家的照顾,这些帮工看着眼气也有可能,便找了个在赵家母院子里见过的看着眼熟的小厮单独细问。
“喂,你过来一下,我们家长山现在是不是跟着少爷做事?”
小厮正忙着,被刘婶不管不顾拉过来本就很不满,况刘婶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连句叨扰都没说,好像根本不把小厮放在眼里。
要知道,在赵家人面前,小厮时时点头哈腰是受惯了指使,忽然来个帮工老娘,这么自以为长辈似的不管不问缠着他问这问那,既看不起对方又烦得要命。
小厮翻着眼睛看刘婶,这老妈子以为自己是谁?在家里当谁的奶奶当惯了,出来也把自己当奶奶?
见刘婶看不出别人脸色,又问了他一遍,小厮没好气地答应道:“是啊,怎么了?”
话语生硬中透着一股蛮横,刘婶听见小厮这种口气,也有些诧异,她想起之前在柳家工地,随便找个帮工问点什么,帮工都是客客气气地回答,怎么赵家的小厮完全不一样?
刘婶转念一想忽然又释然了,店大自然店里的伙计也跟着神气一些,柳家没有赵家气势大,从小厮身上都能看出一二来。照刘婶的想法,她倒是宁愿长山将来说话也这么有底气,别像柳家那群说起话来连声音都不大的帮工,看着就像受气的。
“你不是跟着赵家母的吗,怎么也来看店?”刘婶见那小厮和长山差不多大的年纪,便生出些见到孩子的慈爱感,换了个问法,打算先套套近乎。
不想小厮听见这句,比刚才表现的更冷漠,反问刘婶:“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刘婶一怔,忙又笑道:“我看你年纪和我们家长山差不多……”
没等她说完,小厮已经走开了,刘婶尴尬之余赶紧追过去,在小厮后面问道:“我就想问问长山现在跟着少爷怎么样了?”
半天过去,小厮才慢悠悠答应道:“好,好得很!”
刘婶心里惦记,还想问更多,奈何小厮根本不在搭理她,其他店里的伙计知道刘婶不是来买东西的客人,看见她凑过来就先躲开,刘婶无法,只得放下长山的衣裳让帮工转交就从商铺走出来。
刘婶回村之前肯定要去见见周婶,她等在山路入口的岔路上,不多时就看见周婶从远处走过来。
两人打过招呼,刘婶问周婶最近小河的情况,周婶说柳家准备大集呢,小河跟着忙了几天,大集当天不用去县城,还留在工地干活。
刘婶对周婶说了长山现在跟着赵家少爷做事,周婶立刻高兴道:“那可算是遂了你的心愿,我就说事情不可能一直不见好,只是嫂子你太心急,这下可好放心了。”
刘婶自然也是这么想的,但她回想起赵家小厮的神情,总有些猜疑,问周婶道:“跟着东家身边,一般都做些什么啊?怎么能忙得见都见不到。”
周婶道:“那可不是嘛,我们东家姑娘身边也有几位,听说是家宅一直跟着老东家的帮工家里的孩子,叫大力,还有几个走得比较近的叫什么方子,庄大哥的,都是跟着东家姑娘一起在柳家宅子里的,跟着那李帮工吃住都一起。”
刘婶跟周婶谈了一会儿,渐渐宽下心,能跟着赵家少爷身边做事,肯定吃住也是能更好一些,想到这里,她对周婶说道:“要不然你也给小河打点打点,看看小河能不能也到柳家内宅去住着帮工,起码比住在山里好啊!”
周婶道:“才不是呢,连那些柳宅内宅的帮工看见都说,现在工棚里的住处是越来越好了。”周婶给刘婶讲了讲,刘婶却不以为然,再好能有赵家家里头好?她就是这个性子,一向喜欢好过别人,这回听见长山跟着赵青做事,总算是在周婶面前扳回一局,因此多说了许多话,摆出像以前那种身处更高位办事更周全的姿态,劝着周婶也为小河的将来铺垫铺垫打算打算。
周婶却说:“我可没有那份闲钱去给小河送礼托人什么的,一切都看孩子自己打算,学什么做什么,都是他自己的事,我可管不了那么多!”周婶带孩子一向大大咧咧,这么多年还这样,刘婶深知劝她不住,便打住了这个话题,谈论起要和周婶一起去县城参加庙会大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