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订婚书嘛,大不了重新写一个!
眼见订婚书被撕掉,柳倾雪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赵家母佯装气愤,沈三娘叹口气别过脸,场面安静下来。
沈三娘忖度着,让柳倾雪自己开口求赵家母重新签婚书,她帮衬着说情,等赵家母作主定下女方不要聘礼和让男方家接过山路工程的事,再一并写到婚书上。
可两人背着身子杵在那里等了半天,也不见柳倾雪的动静。
沈三娘忍不住回头一看,柳倾雪在那边竟自顾自品起茶来了,还边喝边赞。
“不错、不错,好茶,好茶!”
沈三娘“哎呀”一声,过去拉住柳倾雪的手,“柳家妹子,你可长点心吧,赵家的婚事要是吹了,谁帮你修山路啊?”
“与、你、何、干。”
柳倾雪粉唇轻启,冷冷回怼。
“这......”沈三娘愣了愣,不知作何回答,讪讪缩回手,退到后边和赵家母站在一起。
赵家母也十分诧异,她们都感觉到了,一股冷冷的气息正环绕在柳倾雪周身。
两个自作聪明的女人还不知道这个娇娇弱弱的壳子下的灵魂早就换了一副。
身为现代女性,尤其是一名资深社畜,见多识广,能帮原主这么痛快地怼一怼这些不怀好意的人,柳倾雪心中畅快得很!她嘴角勾起,看也不看她们,对偏房方向朗声道:“来人,送客。”
趴偏门边等了半晌的张妈、李工、小梨,立刻默契地跑出来,不由分说将赵、沈二人“请”了出去。
无论赵家母和沈三娘在门口如何拍叫,李工只管将门锁牢。
*
柳倾雪跟柳宅内的几个人表达了不想招婿继承祖业,而要自己主持修路的想法。
三人均十分赞成,张妈还告诉柳倾雪说柳家祖上就是夫妻店起家的,李工也说他知道不少柳师傅平时的筑石经验,说不定在柳倾雪修路的时候可以用上。
柳倾雪有点意外。本以为说服他们需要些功夫,没想到这么快就接受了。
小梨对柳倾雪说:“姑娘,你昏睡的时候,有次赵家的儿子来,问赵家母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
“过去的事就别说了!”张妈赶紧打断小女儿,让她去整理房间。
赵家母入住柳家的时候,赵青时不时就来这里跟赵家母拿花销,顺便问问柳倾雪什么时候咽气,他好接手去打造官山路,扬名天下。
都不用小梨说,柳倾雪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否则哪有女方病重,他作为未婚夫根本不见任何动静的?
倒是张妈的人品让柳倾雪在心里默默点了个赞。
沈三娘赵家母给张妈无端泼了那么多脏水,被柳倾雪安排在偏房等着的张妈听得一清二楚,可见到她这个东家她却一句不辩白,还担心小女儿说的话惹东家伤心,这气度真不像一个从没有读过书的内宅妇女能有的。
能把这样气度的人留在家里做工许多年,柳石匠的为人处事也差不了。大概他的那些帮工们也都是极好相处的吧。
柳倾雪踏实了不少,有这么多有能力有人品的下属,即便从没有修过路,她也不用怕。
她本身就是石雕手艺工出身,因母亲病故欠了好多钱,父亲重组家庭后柳倾雪独自承担起还债的重任,没有继续读书深造,而是进入职业学校学了石雕专业技术,半工半读,并早早踏入社会到工厂做工,她不仅了解各种雕塑技术,其中某些技术还很精湛。这不,最近刚还完债,才松了一口气的柳倾雪打算干完剩下半年的合同,就离开这家总是用加班加点加工作量的方式来压榨打工人的工厂,没想到就累趴过去穿越到了这里。
天下石匠都是一家,柳倾雪决心一定要帮原主一家完成心愿。
*
李工在灶房烧火,张妈熬了营养粥,准备拌几个可口的小菜。
李工:“咱们东家姑娘怎么好像一下子变了个人似的呢?原来可没见姑娘有自己修路的意思。”张妈闻言眼泪又流出来,“没爹没娘的孩子都是这么一夜长大的,可惜柳东家看不见了……”
李工没再接话,默默填了把柴。
张妈做好饭菜,布置好饭桌,柳倾雪让他们和自己一桌吃。
“我爹也不在了,一个人吃饭太冷清。”柳倾雪让他们跟自己同桌吃饭,三人推辞不过,同柳倾雪一起坐了。
柳倾雪和小梨吃了不少,张妈渐渐高兴起来,李工说好明天带柳倾雪去工地。
饭后,柳倾雪歇了一会儿,让小梨拿来纸笔,涂涂画画之后,交给李工。
“这是我绘制的一些雕石头的器具,你帮我找个铁匠打出来。”
柳倾雪详细嘱咐了打造器具的一些要求,李工记好后带着图纸出门。
张妈正收拾饭菜,有人扣门。柳倾雪以为李工忘了什么东西,却不想是工地那边托人带回来了口信。
张妈和李工的大儿子李大力正在工地当学徒,据他所知,刚才工地的工人聚在一起,商量着打算散伙。
原因就是柳家父女二人的事,柳家如今是这副光景,新东家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听说工地的工程款官府也没有给,帮工们如果得不到工钱,岂不是白干一场?
送走了帮着送口信的邻人,张妈焦急跟柳倾雪说道:“大力特意让人来告诉咱们,说帮工们恐怕明天就要停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