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陆清竹实在忙得不可开交,一边在着人寻找李姑娘的下落,一边记挂着关云琅离京之事。关云琅的上任之地可以经过兖州,便想着回乡一趟再去赴任,来京多时难免归乡心切,此番入仕之后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怕是聚少离多,早日出发也能多在家呆几日。
陆清竹听闻也忙赶着准备一些京都好物让云琅帮忙捎给祖父。
京都青云门外──
“清竹,就送到这儿吧。”
“此去务必小心,有什么事情记得及时写信与我,若是遇到了难事我在京中也方便行事。”
“嗯!我知道你的意思。放心。”
两人相识多年,陆清竹自认对他还有些许了解的,这人表面看起来大大咧咧善于交际,好像四海之内皆能兄弟,但内里却是细腻倔强的性子。陆清竹就怕他有时过于逞强,凡事都憋在心里,觉得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就不去麻烦别人,生怕多欠人情。
可是如今已然为官,恰恰是最需要人情的,尤其是他还接手了这样一个‘烂摊子’。
关云琅:“好啦!京都城中,天子脚下,权贵者数不胜数,这里也不比昌黎县安逸到哪去,你也要万分小心,照顾好自己。”
再多的话这两天也都说的差不多了,如今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关云琅手持任书,翻身上马,任风吹起他的衣摆,少年坐于马上,转头定定地看向北方。
那里有他的家乡,也承载着他的理想。
昌黎县在京都以北一千多公里外,关云琅的仕途从那里开始。
少顷,转头对陆清竹肆意一笑,“走了!”
马鞭后甩,随着一声驾,他的身影慢慢向远方走去,马尾高高的飞扬着,看起来潇洒又畅快。
此后经年,这一幕总是在陆清竹的脑海中不断盘旋挥之不去……
送别关云琅后陆清竹便着力于追查李姑娘的踪迹,但还是一无所获。
他让人找了赵洪江口中的交易地,那人行事过于隐蔽,并未得到什么有用线索。
按赵洪江所言,若每次仅交易三到六人,那稍微易容遮掩一番也确实可以蒙混过关。
看来还是得靠大理寺先追查出那位‘王老爷’的身份了。
──
暗室幽暗,整个房间里仅留着几盏昏暗暗的小灯,一个男人背对着坐在宽大高位之上,除了声音,不见其他。
“京兆府的那帮人可查到了那村妇的消息?”
“回、回大人,还未曾有消息……”
一男人垂首屈身,头颅过分的低垂着,像是不敢直视那上位之人的面容。
“一帮废物!两天时间,若是还找不到……黄泉路上,人多热闹。”
“是。”男人小心地擦着头上的汗,战战兢兢,“只是秋阳县那边,需不需要给他们点教训?”
“暂时放过他们,眼下出手容易打草惊蛇。”
“是!”
“这批货到哪了?”那人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