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十九退休,他们硬要我拯救天下 > 第17章 榆次往事4

第17章 榆次往事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何德何能啊。”曹长卿叹气。

眼前的天空不再流火,时间飞速流逝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也慢慢生长出草木,接着又有新的人来这里定居,开垦荒地,搭建房屋,蓄养牲畜。

“这场战争杀死了不计其数的妖、神、人,女娲娘娘看到神主的世界战争频发,于是带领众神隐退。当然,也有一部分留在了人间,却也不再搅弄风云。还有一部分,是妖。妖会攻击人类,于是女娲留下了神的血脉,保护人类免于妖乱与天灾。但神遗隐居在人群中间,这些你都知道吧?”老头问到。

“知道。我还听说,太华的高层几乎都是神遗。”曹长卿说道。

老头呵呵笑道:“这个嘛,你既然要回人间,就得你自己去看了。”

-----

曹长卿醒来时已是七天之后。

泰逢还在屋子面前煎药,一个少年进进出出不知在忙什么,还有个白发老头坐在摇椅上眯眼看着书。

“呦,醒了。”白发老头是最先发现曹长卿醒来的。

泰逢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坐到他床边缘:“阿河,有没有哪里疼?”

曹长卿看了看老师紧皱的眉头,摇摇头:“饿了。”

听这么一句,泰逢才放下心来,握紧了他的手心,庆幸孩子捡回一条命:“你等着,我去拿饭来。”

“毒气已经肃清啦,不过可能有后遗症,日后有事就来找我。”老头放了医书,从躺椅上下来。

泰逢已经把吃的拿了进来,等曹长卿吃完,他才开口道:“启帝已经昭告天下,你身患顽疾,已经死了。”

“我也懒得再打打杀杀了,曹长卿的人生到这里,其实没什么不足。只是日后换个什么名字呢。”曹长卿笑笑,望向房间陈设,目光散开又聚拢,落在白发老头身后的字上:“长阶无尽,世事常廉。”

曹长卿忽然笑了,这一股子硬装释怀的文人气,很像那一句“一别音容朽,心老白马瘦,不如恩怨休。”

少昊与颛顼的故事,说到底是理想如攀登天长阶无尽,世事难圆。

“圆泽者,珠也;廉隅者,璣也。您隐居在此,也会有遗憾的事么?”曹长卿笑问白发老头。

老头在一边分装药草,发现曹长卿说的是自己,才抬头,淡淡道:“这世上的事儿,哪能圆满呢?谁能无恨啊。”

这“恨”字奇妙得很,最早是“遗憾”的意思,后来延展成“仇恨、怨恨”。

当初颛顼一怒之下,再也不参加榆次祭礼,直到太华长老英招三请才出。这样以来,又与少昊见面。

那天不知谁说了什么,两人原本要缓和的关系又紧张起来。据说少昊摔了酒杯,怒了许久,却看着颛顼无言,许久才说出一句:“我早该知道的!你果然恨我啊!”

颛顼也站了起来,道:“是你先恨我的啊!”

两个大男人昔日打拼的一片天地分崩离析,随便一个说书人都记得他们当初的那片天地是何等波澜壮阔,仿佛王朝天启,谁知多年后两个“帝王”见面,却都是怨妇腔。

少昊隐于太华长老会,那么隐于山林这位老头,显然是颛顼。

这么多年过去,面对一个后生随便一句,居然还念着当年那个“恨”字。

曹长卿轻声道:“我前阵子在云中,听说太华都流传着一句歌:‘一别音容朽,心老白马瘦,不如恩怨休。’”

颛顼看向后生的眼中闪过一丝意义不明的笑,却还是忽视了这一句,道:“你不如关心关心你改个什么名字。”

“长廉。”曹长卿淡然一笑,“日后,就叫长廉好了。”

“长廉。”颛顼念着,“你要回长安复仇么?”

曹长卿,哦不,长廉淡然笑道:“总觉得凶手不会在原地找我,我去江湖找找他。”

【历史】

太华合盟之始,大君岱极与东方大夏,北方无启,南方阳燧签止战书,此后百年如有不义之战,则三方讨之。

至此,长达二十年的战乱落下帷幕。

太华史书编纂时,他召来史官,亲自向他们描述少年时的所见所闻。

“云中接近不周山,被凶神诅咒,作物不生,唯独盛产金玉,但是在太华最不缺的就是金玉。

那时太华三支的人忙着争权夺利,云中、摇光这样的小地方,自少昊五十七年大寒之后,更是饿殍遍野。光是稷城,每年饿死的人就是成百上千。许多人背井离乡,前往富庶的东夏。

东夏大军兵临城下之时,我的父亲已死了三月。稷城长老们商量了许久,决定投降。作为上一任稷城城主的儿子,我接过了城主的位置,登上城墙。

我站在城墙上。往前看,不远处的渭城烽烟未熄;往后看,稷城老弱倚杖而行。那时的稷城绝没有与城外大军拼死一搏的能力。

卫起见城墙上是个小孩,便大声喝道:“哪来的小孩!让你们城主出来见我!”

我鼓起勇气,镇声回他:“我就是城主。”

他便笑,拿下这样一座城,无异于探囊取物。

那个冬天雪很厚,也许明年能有很好的收成。但稷城如今已是他人囊中之物,我只能硬着头皮与他谈判。说是谈判,不如说是祈求:“听闻卫大将军仁义之师,能否答应我三件事。”

卫将军像逗小孩般应我:“你说!”

“一不可杀老弱,二不可毁牧场,三不可绝丹水。”

他大笑道:“可以!那你要给我些什么呢?我回他:“稷城金玉,尽数奉上!”

于是他答应了,我便开了城门。”

此事于东夏史书亦有记载。

是日大雪,稷城城主脱去上衣,赤足而出。卫青进了城才发现,房屋已破败,城内尽老弱,震撼之至,命军人帮着修了破败的屋子,他们离开时,稷城妇孺以金玉相送。此后卫家仁义之师名满天下。

“出了城门我才发现,大将军卫起左侧的人是名震一时的少年将军曹长卿。卫起看我年幼,问我年岁,我说15。他侧头对曹长卿说:“比你还小三岁。”曹长卿固执地说自己19了。”

“后来曹长卿就死了。”史官打断了他:“曹长卿是名震一时的天才,东夏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已经够多了。大君,我们讨论的是您年少的事。”

岱极点点头,继续道:“那时大雪严寒,我赤肩光足站在雪地里,曹长卿许是看我可怜,便解下他的狐裘披在我身上。实际上他里面也是单衣,并不够暖和。”

史官点点头,这都是史书上有记载的东西,大君亲自把他们召来,居然只多了“曹长卿解衣暖大君”这么一件事。

岱极还没说完:“云中后来做了商道,颇为繁华。如今云中能成为太华的金玉之地,与当初东夏的统治密不可分。但我生长的云中,并没有那么繁华,流民作恶,野犬扑人。我年少立志,要给云中百姓一个富庶的天地。但那时我心中多怨恨,即便志向在此,却也觉得上位者丑恶,应除恶务尽。直到曹长卿那狐裘披在我身上,才有了如今的大君。”

岱极离开云中的那年,曹长卿死在了东夏。两位名震天下的少年英雄,就这样在历史上完成交接。

岱极在长安三年,苦习兵书,于少昊六十三年,也就是东夏岁和二十一年逃离长安城。又三年,岱极回到长安,寻得旧友,从此开始了如今天下盛赞的故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