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社长,是这样的,结婚是大事,两家老人原本看好的日子是后天。所以,你看我就先把杨凤接回去,过些日子,她再过来上班。”刘老三给姚社长散了一根烟,被拒绝了。
被拒绝后的刘老三脸上的笑容不变,他低头哈腰地说,“本来应该给您发喜糖的,但我还没来得及买糖,等回来的时候再给您补上。”
刘老三一身蓝布衣服倒是没有打补丁,但是干净的布料掩饰不住身上的猥琐。
杨凤站在刘老三身后,肩上还是那个工作时背的包,头微微低着,像个小媳妇。
姚社长虽不喜杨凤的工作态度,但她是万盛公社的干事,他还是要略微过问一下的。
姚社长摆摆手表示不用发喜糖了,他对着杨凤说话:“请一个月假回家结婚,这也是你的意思?”
杨凤点点头:“是的,社长,结婚是大事情。去年就说好的,因为忙着工作,所以就把这事给耽误下来了。现在要是再不回去,说不过去。”
杨凤心里想的是,她已经把那把火点上了,现在也燃起来,接下来万盛公社的肥猪养殖计划就要全部泡汤了。正好借着刘老三过来她先离开是最安全的事,人不在,怪不到她头上。
至于刘老三打人的事?杨凤有信心,回去她就能给收拾好他。
她回去过个好年,等这边万盛公社的猪死光了,年后她就能去县里了。想到以后越来越光明的前途,她脸上放光。
马天友听说杨凤走了,微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跑去车棚,自行车果然不在。
算了,就当做好事了吧!
马天友苦涩地想:总算摆脱那女人了。太恐怖了,居然还想自己离婚娶她。也不照照镜子,除了年轻还有啥子?不像自己的老婆,给自己生了三个孩子,把家里的老人也照顾的巴适得很!
刘老三的嘴角就没合上过,漂亮的婆娘终于和自己回家了,又得了婆娘丰厚的嫁妆,本以为他从房间里翻出来的钱二十多块钱就很多了,没想到还有一辆自行车。
有了钱,谁还在乎绿帽子的事情?如果带一顶绿帽就有一辆自行车的话,他想多带几顶!
于悦觉得还是女主厉害,铁口铜牙,说杨凤不能留在位置上就是不能。
在众人各怀心事的眼神中,刘老三扶着自行车,带着杨凤离开了。
接下来,于悦很自在,因为冬至要到了。虽然没有羊肉吃,但还有其他好吃的啊!
方外婆做的豆花儿就很好吃!
于悦拿出了十斤豆子给她,请她一起做成豆花,一大家人吃个够。又在镇上买了不少猪蹄,交给妈妈炖着吃。钓鱼能手陈家提了三条大鲤鱼换黄豆,又为家里添了个肉菜。
大米饭还管够!
方玉珍责怪女儿大手大脚,吃了这顿不管下一顿。
于悦开心地说:“妈,我这不是吃上公家饭了吗?还不得请大家吃饭,好好庆祝庆祝,让大家为我高兴!”
“高兴归高兴,可你也别这样铺张浪费啊!”
“妈,你看小勇今年是不是又长高了一些?”
方玉珍没停下刮鱼鳞的动作,向耍着木棍儿的儿子看过去:“是呢,小勇今年长高了不少!”
“妈,吃得好了个儿才能长得高!”于悦说完,背着背篓跑出去,她要采集一些配菜回来。
方玉珍转头看女儿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幺妹今年好像也长高了。”
今年的伙食大半是女儿操办的,的确如方老太太所说,幺妹是家里的大功臣。
幺妹也不小了,该相看了,等晚上和孩子他爸商量商量。
于家的房子修好了,一大家子吃饭时,方玉珍就邀人到家中了。前后门一关,一家子在大堂屋里吃饭,外人也就看不到桌上摆的事啥了。
所以外婆家的磨盘又搬到了于家。
人多,大桌子坐满了人,再加个小桌。
没有酒,气氛照样浓烈,大家吃得热火朝天。
“对了,幺妹,我听说其他村死了几头猪?还有人说可能得猪瘟了,是不是?”雷秀群有些焦急,娘家也养了猪,怕。
张若男的娘家亲戚也托人来问过,她跟着问:“幺妹,你天天去公社,他们说的猪瘟是不是真的啊?”
方玉珍听了,心里更是忐忑不安,自家可是又六头猪啊,如果出问题,这么多天的辛苦和投入进去的粮食可就打水漂了。
紧张。
于悦稳住不露声色的说:“这个事情,赵婵娟同志和咱村的曹立春同志最清楚了。赵婵娟同志就在这里,你们问她。”
大家齐齐看向赵婵娟。
眼里满是疑问。
赵婵娟放下筷子,说:“只要把猪圈看好,不让陌生人靠近,就没事。现在我们是怀疑有人在投毒,不过正在调查中,不用害怕。”
“投毒?!”方玉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调查出来是谁了吗?”
“还在调查中。”赵婵娟说。其实是调查出来了,现在已经报案了,想来公安局的人正在前去逮人的路上。
吃完饭,男人们提着锄头出去劳动开荒。在农村,勤快的人家一天到晚可没有闲的时候,多做一点,到嘴的粮食就多一点。
女人们则帮忙收拾碗筷、厨房,还有喂猪。
张若男看到那么多香喷喷的豆渣倒在锅里,和着猪草做猪食,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了。要知道,前一阵子她回去的时候,看着她妈将豆渣拌上干辣椒和盐,当下饭菜。
于家这也太浪费了!
方老太太人精一样的,瞄一眼张若男贪婪的眼神就知道这个三媳妇在想什么?
“明天开始,你们吃了晚饭就到你大姑子家来。”
张若男立马放下筷子不认人:“做什么?妈,大姑子今天招待我们吃一顿,就想我们天天来给她喂猪啊?我不干!”
“瞧瞧,就你那双眼睛,比针眼还小,生怕就吃一点亏了。你不来就算了,人家又不求你来。”方老太太不惯着儿媳妇,人老了,就要活得舒心自在,她不委屈自己。
转头和大儿媳妇说话:“那,秀群,你过来吧!你小姑子说了,每天过来帮她做豆腐干,一天她给一斤豆子。”
“妈——”张若男立马放下手中的碗,走向方老太太,“刚我给你开玩笑的。姑子家的事,我咋会不帮呢?就算是没有这一斤豆子,我也要过来帮忙啊!”
方老太太拍开她的手:“那一会儿我就给玉珍说,说她三弟妹不要豆子,白干活!”
“妈——”张若男拉长着声音说:“妈,我不要豆子,嫂子不也不好意思要。嫂子回娘家的时候空着手,就不好看了。”
三儿媳妇心眼最对,方老太太讽刺:
“呦喂,给你豆子还委屈你了哦!”
有豆子拿,被婆婆嘲讽几句又怎么啦?张若男脸皮厚,她不在乎,她腆着脸问:
“妈,幺妹家哪里来的这么多豆子?又是送给社员的,咱们又隔三岔五的吃豆花儿,居然还没有用完。还要做豆腐?”
“你还晓得吃了幺妹他们那么多豆腐?那你嘴巴还不严实一点!再东问西问,以后没得吃了!”说这话的时候,方老太太的表情是严肃的。
婆婆马着脸的时候,张若男也怕,当然,她更怕以后占不了便宜了,她讨好地向方老太太一笑: